![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1483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1483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1483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148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148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148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测试时间:45分钟)
本节重点 | 通过图片及亲身体验,了解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
本节难点 | 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 选择题
下图中甲和乙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两种民居,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居民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居民的主食是面食 B.乙地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C.乙地居民喜唱秦腔、打腰鼓 D.甲地居民传统运动项目是摔跤
2.关于甲、乙两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 B.乙地夏秋季节易受沙尘暴影响
C.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环境湿润 D.乙地位于北方地区,环境干燥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甲表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种水稻,主食大米。故A项错误。乙表示的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乙地种谷子,主食是小米,故B项错误。乙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居民喜唱秦腔、打腰鼓。故C项正确。浙江属于南方地区属于南方地区,传统运动是游泳、赛龙舟,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第2题,甲表示的是南方地区,夏秋季节容易受到台风的影响,故A正确。乙黄土高原地区冬春季容易受到沙尘影响,故B错误。甲位于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故C正确。乙位于北方地区,环境相对更干燥,故D正确。故选B。
3.东南亚的达雅克人住在长屋里,过着群居生活,那里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炎热干燥 C.冬暖夏凉 D.高温多雨
【答案】3.D
【解析】第3题,东南亚的达雅克人居住在印度尼西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降水多,气候炎热,而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中,有利于通风散热,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原因是高温多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西亚的民居“厚墙加小窗”,其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厚墙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进入的太阳热量 B.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
C.小窗可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D.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答案】4.B
【解析】第4题,西亚地区的民居多以厚墙加小窗为特色,这是由于当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厚墙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以及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与寒冷气候不相符,故选B。
传统建筑蚝壳墙是利用近海生蚝的外壳拌上黄泥、红糖、熟糯米等堆砌而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下图为蚝壳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蚝壳墙可能分布在( )
A.江西省 B.广东省 C.安徽省 D.湖南省
6.建墙时蚝壳以约45°倾角向下排列的主要原因是( )
A.平整美观B.保温隔热C.坚固耐用 D.利于排水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结合材料传统建筑蚝壳墙是利用近海生蚝的外壳拌上黄泥、红糖、熟糯米等堆砌而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传统建筑蚝壳墙多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据题意,故选B。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传统建筑蚝壳墙是利用近海生蚝的外壳拌上黄泥、红糖、熟糯米等堆砌而成,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且蚝壳向下倾斜,这是为了利于排水。依据题意,故选D。
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7-8各题。
甲 乙 丙 丁
7.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乡村景观,且生产方式以捕鱼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有些传统聚落被完整地加以保护,主要是因为这些聚落( )
A.可以成为旅游资源,能带来环境效益 B.能更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记录了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D.留存着古董、文物,价值很高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图甲中放牧有牲畜,属于草原,生产方式以放牧为主,故A选项错误。乙图中高楼林立,属于城市聚落,不属于乡村,故B选项错误。丙图中房屋低矮、稀疏,属于乡村,水域广阔,有很多船只,生产方式应以捕鱼为主,故C选项正确。丁图中地势起伏较大,有层层叠叠的梯田,生产方式应以耕作为主,故D选项错误。故选C。第8题,在人类历史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这些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截至2019年6月,国家先后公布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黄河流域现存673个。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黄河中游古村落主要分布的省份简称是( )
A.豫 B.晋 C.陕 D.冀
10.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特征是( )
A.湿润地区 B.沿河流分布 C.沿铁路分布 D.平原地区
11.黄河下游流域传统村落稀疏的原因是( )
A.经济落后 B.旱灾多发 C.开发较晚 D.洪涝灾害频发
【答案】9.B 10.B 11.D
【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黄河中游古村落分布的省份是山西省,该省区简称晋,豫是河南省简称,陕是陕西省简称,冀是河北省简称,故选B。第10题,从图中分布密度分析,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河流附近,黄河流城主要位干我国半温润、半干早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源较紧张,河谷地区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定居生产,B正确,A错误。古村落多在高原河谷地区,边远地区, C和D错误。故选B。第11题,黄河下游地区为地上河,历史上多次发生决口改道,洪涝灾害多发,对人们的居住生产构成较大的威胁,传统村落分布少,D正确。下游村落分布少与经济水平、开发历史和干旱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斯里兰卡人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20平方千米)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图中的聚落是( )
A.乡村,临近蓄水池分布 B.乡村,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C.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 D.城市,历史文化古迹众多
13.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 )
①调节当地气候 ②扩大土地资源 ③促进航运发展 ④提供灌溉水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A 13.B
【解析】第12题,结合材料并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的聚落规模小,且临近农田与蓄水池分布,是乡村聚落,A正确,CD错误;该乡村聚落临近农田与蓄水池,主要发展的是种植业,B错误;故选A。第13题,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形成相对广阔的水域,能够调节地方小气候,提供灌溉水源,①④符合;蓄水池蓄水会淹没上游土地,可能使土地资源相对减少,②不符合;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对航运影响不大,③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暑,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乡村聚落的特点是( )
A.交通发达 B.高楼林立 C.商场密集 D.农田广布
15.下列符合乡村振兴措施的是( )
A.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B.在自然保护区新建村庄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答案】14.D 15.A
【解析】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乡村聚落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交通发达、高楼林立、商场密集属于城市聚落。依据题意,故选D。第1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村振兴战略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自然保护区新建村庄,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解答题
16.根据提供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乙国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软件业务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所以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资料二:亚洲部分区域图
(1)图中阴影区域的粮食作物是____,该粮食作物分布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
(2)“长江以南地区山清水秀”对应的是甲乙丙三地中的____地;“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对应的是三地中的____地。两地纬度相近,景观差异却很大,试分析原因____。
(3)根据地图资料,分析甲地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阅读资料一,简要说明乙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6.(1)水稻;雨热同期
(2)丙;甲;甲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甲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民居屋顶为平顶;墙体厚,窗小,有利于防暑降温、阻挡风沙;墙体多成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紫外线。
(4)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粮食作物生产区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读图可知,“长江以南地区山清水秀”对应的是甲乙丙三地中的丙地;“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对应的是三地中的甲地;甲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所以,呈现出山清水秀的景观特点。
(3)读图可知,甲地区全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民居屋顶为平顶;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吹来的热风;墙体多成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紫外线。
(4)读资料可知,乙国是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家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17.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北半球年平均温分布图看,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
(2)图中A处气温低于0℃,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图中③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
(4)从南半球降水量分布图看,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_____(重要纬线)附近。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季风气候最典型的是_________。
(6)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位于④地的民居可能是_________。
A. B. C. D.
【答案】17.(1)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地形 (3)1 (4)赤道 (5)② (6)C
【详解】
(1)读“北半球年均温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读图可知,A处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年平均气温低于0°C,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3)陆地最热月出现在北半球7月,③地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温最高在1月份。
(4)从“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年降水量超过2000mm的地区集中在赤道附近。
(5)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位于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6)④地是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这里以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过于湿热,使当地的民居多为高脚屋,底层架空防潮湿和虫蛇等,墙体薄;A是极地地区的冰屋,B是沙漠地区的民居;C是湿热地区的高脚屋;D是高原地区的民居,故选C。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精品习题,文件包含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5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5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