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8 次下载
- 2.4《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4 次下载
- 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3 次下载
- 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3 次下载
-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4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展开理解“藏粮于地”的含义。
分析提出“藏粮于地”战略的原因
剖析历史和现实中“藏粮于地”的案例
提出当地“藏粮于地”的可行方案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如何理解藏粮于地“,如何才能做到”藏粮于地“?
目录一、“藏粮于地”的含义二、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背景三、如何“藏粮于地”
资料1 “藏粮于地”的含义
“藏粮于地”强调的是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广义上看,它有三层含义。一是确保具有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面积。这些具有生产能力的耕地可以暂时不种但不可以减少。二是同等面积的耕地要生产更多的粮食,也就是保护和提升耕地的质量,不能使耕地生产能力减退或受到破坏。三是在粮食生产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让退化的耕地休养生息,从而保障和提升耕地的生产力;一旦出现粮食紧缺的状况,这些耕地可很快恢复粮食生产,满足国内粮食需求。
1.“藏粮于地”与“藏粮于仓”的粮食储备强调的重点有何差别?一是储备对象不同。“藏粮于仓”强调耕地实际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藏粮于地”强调耕地所具备的粮食生产能力。二是投入环节不同。“藏粮于地”与“藏粮于仓”均需要投入,“藏粮于仓”的投入在粮食生产、仓储建设和仓储维护环节,“藏粮于地”的投入主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环节。三是附加效益不同。“藏粮于仓”的粮食储备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库存压力和仓储财政负担,并产生大量陈化粮,造成粮食浪费,“藏粮于地”重点在于耕地生产能力的维持,可以在粮食供给充足的年份改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经济收益,也可以通过休耕、轮作等方式缓解生态压力,在粮食短缺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恢复粮食生产。2.从决定粮食总产量的因素来看,在已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藏粮于地”的关键是什么?“藏粮于地”的关键是提升耕地质量。三步:一是粮食产量是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乘积,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意味着耕地面积是基本确定的,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二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耕地质量因素和农业生产投入因素;三是“藏粮于地”不是实际的粮食生产,不需要农业机械、化肥等生产投入,只与耕地资源有关。因此,提升耕地质量是“藏粮于地”的关键。
资料2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背景
“藏粮于地”基于以下认识:一是粮食供应充足,可以有富余的耕地用来休养生息;二是耕地质量降低的问题突出,确实需要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藏粮于仓、以丰补歉”的政策略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总体上未出现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 然而,在过去数十年中,为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沿循高投入、高产出模式。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的同时,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含量偏低,耕地生产力下降等退化问题。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使耕地从质量不高的“亚健康”状态中得到恢复,对于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又面临粮食产量、粮食库存量和粮食进口量“三量齐增”的局面。国内粮食库存增加导致仓储补贴负担较重;粮食生产成本高于进口成本,使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充足的时机,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1.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有哪些有利条件?一是在粮食生产供应方面,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已做到供应自给并略有盈余。二是我国农业生产稳定性上升,粮食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对粮食产量的年际波动,在农业科技和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强化支撑下,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增强。三是在粮食市场供应方面,国内外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进口粮价甚至低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国内粮食流通渠道通畅。四是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状况良好,具有充足的经济实力购买粮食。2.“藏粮于地”对解决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之间的矛盾有什么作用?藏粮于地”将粮食安全建立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上。在粮食供给充足时,通过轮作、间作、休耕等方式,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修复退化耕地、水土流失耕地、被污染耕地,实现养地补肥的效果;在粮食短缺时,调整种植结构,恢复粮食生产,由于耕地质量得到补肥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得以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和耕地质量由矛盾关系,转变为相互增益关系。3. 如何理解“藏粮于地”对解决粮食储备成本与粮食稳定供给之间矛盾的意义?从“藏粮于地”和“藏粮于仓”的共同点和区别入手,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藏粮于地”和“藏粮于仓”的共同点是“藏粮”,都具有保障粮食稳定供给的功能。二是“藏粮于仓”所藏的粮食是现实生产出来的,不仅有生产成本,而且维持储备也是有成本的;而“藏粮于地”所藏的是粮食生产能力,没有仓储成本。
资料3 如何“藏粮于地”
“藏粮于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优质耕地。耕地在我国始终是十分紧缺的资源,在耕地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藏粮于地”可以借鉴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智慧。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就是通过施肥和精耕细作,使土壤越种越肥,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施肥,使物质得到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此外,我国古代还采取修筑梯田、基塘生产、新修水利工程、作物轮作等措施改进和维护耕地质量。 在现代,提升耕地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农田环境污染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国各地针对各自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因地施策。 吉林省颁布黑土地保护条例,规定对质量严重退化,或者污染严重的黑土地实行轮耕秀跟或者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同时采取土壤工程技术等污染防治措施,推进连片治理。 辽宁铁岭县对6000多公顷农田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玉米大豆轮作等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措施。3年后项目区耕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所增加。 黄淮海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十分严重。这里的人们采取引淡淋盐、井灌井排、营造防护林等综合治理措施,调节和控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使耕地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江苏张家港善港村农民以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今他们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在农作物收割后的田地田里种上红花草,苕子等绿肥作物,待其长大后将其翻压在土中,以增加土地肥力。 甘肃玉门六墩乡昌河村原是一个土壤盐碱化严重的“简窝子”,经过多年的改良,可以种庄稼了。尤其是经过拉沙换土和麦草翻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增加。
前提是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优质耕地。耕地在我国始终是十分紧缺的资源,在耕地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藏粮于地”措施遴选问题:
一:从耕地的数量看,可重点关注耕地是否充足,是否存在耕地被占用问题,是否存在耕地撂荒问题。二:从耕地质量问题来看,在耕地存在问题的地区可重点关注如何减轻耕地污染程度,在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可研究水土保持的问题,而在耕地肥力低的地区可探讨提高肥力的途径。三:从耕地的利用方式看,在耕地充足的商品粮产区可探讨如何休耕问题,而在耕地短缺的地区可探讨如何在耕种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或是否有其他途径使部分耕地休耕。
现代农业技术:恢复土壤肥力因使用化肥不当而减弱,可采取休耕或轮作、套作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取,要在建立防护隔离带阻控污染源的同时,采取施用石灰、翻耕、种植绿肥作物等农艺措施,以及生物移除、土壤重金属钝化等措施,修复污染耕地。
传统农业实践:保持土壤肥力的施用人工肥、减少土壤侵蚀的梯田、防洪和增加灌溉的水利工程、低湿地区改进耕地状况及物质循环利用的基塘农业。
1.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对“藏粮于地”有什么借鉴意义?一是对耕地利用与保护关系的认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系统所体现的是主动适应自然而非盲目对抗自然或消极应对自然,追求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因地制宜采取耕地质量提升措施。每个措施都针对具体的耕地质量问题,是因地制宜的。三是与现代农业生产相比,有哪些方面被继承下来了,并仍在发挥作用:有哪些方面被放弃了,应该重新受到重视。2.在现代耕地质量提升的案列中,选择两个案列,说明当地耕地质量提升方式与自然环境及耕地资源特点的关系(针对自己所在的区域提出“藏粮于地”的具体建议)。我国不同地区,耕地问题的表现有差异,“藏粮于地”措施也应有差异,这是此问题研究应坚持的思想——因地制宜,因此,学生需要立足于当地情况进行该问题的研究。所建议的具体“藏粮于地”措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本地“藏粮于地”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辨识;有利与不利分析;措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具体保障措施。最后交流展示成果,即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的语言、规范的图表、合理的逻辑关系表达个人或小组论证的成果,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质询和点评,对各自的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对如何“藏粮于地”达成开放而有方向性的共识。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我国耕地数量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级行政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3.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垦草原 ②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改善耕地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图,完成4~5题。4.有关该地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Ⅰ类型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并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沙源地B.Ⅱ类型侵蚀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加剧了水污染现象C.Ⅲ类型侵蚀区以冰川侵蚀为主,导致植被破坏严重D.乙地区因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洪涝灾害频繁5.有关晋、陕、内蒙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区发挥光照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B.河套平原地区灌溉水源充足,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C.内蒙古地区大力植树造林,建立木材生产、加工基地D.依靠煤、铁、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和重化工业基地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指出,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区域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哪些?草地退化、荒漠化。(2)试分析乙区域相对于丙区域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人为原因。地表植被破坏(滥砍滥伐、过度樵采等);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陡坡开荒、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扩大耕地面积等)。(3)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c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地形:地处丘陵、山地。气候: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人口稠密,过度开垦。(4)土地退化将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生产力?科学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改善农田环境;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农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增施有机肥。
教习网(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智学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1.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是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老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3.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课件、教案、学案、试卷等内容,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高中人教版 (2019)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说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典例突破,强化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备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究导引,材料研究,典题演练,强化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如何“藏粮于地”完整版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析思路,“藏粮于地”的含义,如何“藏粮于地”,CONTENT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