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专用教学设计(教案)
- 《猫》同课异构创新学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猫》公开课创新学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狼》同课异构创新学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狼》公开课创新学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动物笑谈》优质课创新学习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第五单元18 狼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第五单元18 狼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狼》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
2.初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教学重点】
1.初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教学难点】
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有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蒲松龄笔下的屠户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户是否会像东郭先生一样“仁慈”呢? 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文言故事,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意图:由狼有关的古代故事,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关于他的族别学术界有汉、蒙古、回、女真等说。蒲松龄的父亲蒲槃,读书未遂功名,转而弃儒经商。蒲松龄童年随父读书,青年时热衷于科举。19岁时,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考中秀才。但从此以后,科场不利,始终未得一第。43岁时补廪膳生。51岁时到济南参加乡试,不料第二场抱病退场,结果落第而归。从此,他绝迹科场,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76岁时依窗危坐而逝。
蒲松龄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文学常识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
《聊斋志异》大约在蒲松龄20岁时写起,至40岁初具规模。以后逐步修改、增补,直到晚年,方告完稿。《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有三:一是改编民间的传说和故事,二是编写亲友提供的材料,三是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而编撰。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是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揭露封建官吏的罪恶,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它“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指出了《聊斋志异》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继唐代传奇小说之后,中国文言小说的又一高峰。
3.诗文朗读
(1)听情境课文,注意标注断句和读音。
(2)朗读检测
①自由朗读全文。
②请一到两位同学范读,其他同学从字音、断句等方面进行评价。
重点字音参考: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shǎo)时
重要断句:
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可使用情境课文跟读版)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基本资料,有助理解课文;情境朗诵帮助学生想象画面;读准字音和节奏,为精读课文打下基础。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课文主要写了屠户和狼斗智斗勇的经过,请你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说一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2.探究方法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关键字词。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文意。
(3)试着疏通每句的意思,把握故事大意,梳理出屠户与狼的交锋对抗。
3.成果展示
预设:
疏通文意: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交锋:
课文中间的三段写了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两狼。
设计意图: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梳理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一
过渡: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
1.探究任务
《狼》这个故事“异”在何处呢?请同学通过合作学习,分别从“狼”和“屠户”的角度来讲述故事,讲述中注意呈现屠户和狼的心理活动。
2.探究过程
(1)全班分为两大组,各选一个角度,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根据视角和故事内容,先列出复述提纲,想象场景。
(3)小组成员在组内复述故事,成员互相点评,帮助完善,推举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
小贴士:
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兵分两路——顷刻两毙
屠户:屠惧狼——屠大窘——屠暴起——屠方悟
3.成果展示
预设1:狼的角度(要讲出狼的贪婪与狡猾)
一天傍晚,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屠户,他挑着担子回家, 担子里有我们喜欢吃的肉。我们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很远,他把 骨头全扔给了我们。我们交互吃,继续追赶着。他的骨头已经 扔完了,可骨头并没有什么肉,我们想吃的是他,他才是我们真 正的美餐。
他越走越快,还偶尔回头看看我们,跑到了 一个柴草堆前, 他放下了担子,拿起了刀,对着我们。我们可不会被他吓倒,我们俩还对付不了他吗?我们兵分两路,我在前面假装睡觉欺骗他,我的同伴从柴草堆后面钻过去偷袭。他哪里想得到!嘿嘿嘿!正当我闭眼假睡时,突然一把刀向我劈来,来不及向同伴发出警告,我已死于屠户的刀下。
预设2:屠户的角度。
一天傍晚,我卖完肉挑着担子回家,不知何时,两只狼鬼鬼祟祟地尾随着我走了很远很远,看来,它们是盯上我了。天色已晚,我孤身一人,实在是害怕,干脆把担子里的骨头扔给它们,也许它们吃饱了就走了。可是没想到它们交互吃着、继续不停追着我,看来,我不能有侥幸心理了,万一它们一前一后夹击我,我就完了。慌张中我正好看到了一个柴草堆,我连忙跑过去靠在上面,放下担子,拿起刀,对着狼。它们好像吓怕了,不敢行动了。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我的前面,闭着眼睛好像在睡觉。说时迟,那时快,我突然跳起,劈几刀劈死了它。正要走时,突然想起还有一只呢?我绕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它正在钻洞,打算从后面偷袭我。我又劈几刀杀了它。我才明白原来它们打算兵分两路袭击我。幸好我果断出手,否则就完了。
【同学互评。从故事完整度、角色心理、“异”的表现等角度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从不同视角复述故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疏通了文意,了解了屠户与狼的三次交锋,并从不同的角度复述了故事,从中你感受到屠户和狼的哪些特点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
五、拓展延伸
古今异义
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
场主积薪其中(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 )
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
盖以诱敌( 古义:原来是 今义:覆盖;盖子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一门学科 )
止增笑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
一词多义
止 止有剩骨( 只,仅仅 )
一狼得骨止( 动词,停止 )
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意 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
其 积薪其中(结构助词“的”,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之 久之(无义,语气助词)
亦毙之(代词,指它)
前 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乃 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以 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用作状语,从地道。)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不敢前( 名词做动词,上前 )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做动词,攻击 )
止增笑耳( 动词做名词,笑料 )
省略句:
顾野有麦场( 前面省略主语“屠” )
一狼洞其中( “洞”后面省略介词“于” )
投以骨( “投”后面省略宾语“之” )
乃悟前狼假寐( 前面省略主语“屠” )
倒装句
投以骨( 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 )
设计意图:拓展文言词汇,积累文言知识,夯实文言阅读基础。
六、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根据屠夫与狼的几次交锋的对抗变化,简单撰写朗读脚本,注意揣摩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再现故事中的情景。
2.课后作业
(1)积累、总结本课学到的文言知识。
(2)尝试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的练习,提高审美朗诵能力;积累总结文言知识,夯实文言阅读基础。
【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第一次交锋:投骨(心存侥幸)
屠夫遇狼 第二次交锋:对峙(弛担持刀)
第三次交锋:杀狼(绝处逢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人物事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