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命题大赛)6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夏令营活动中,你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玉器
2.“夏传子,家天下。”最早建立夏王朝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启
3.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 C.夏朝 D.西周
4.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5.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工程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始皇陵
6.“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秦朝的这个大变动是( )
A.建立行省制 B.建立刺史制 C.建立郡县制 D.建立三省六部制
8.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9.历史上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景象称为“盛世”“治世”。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B.出现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强盛
C.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
D.为西汉进入鼎盛奠定了基础
1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春秋时期的“铁犁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C.春秋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国家更加四分五裂
D.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项羽出现在汉高祖刘邦的微信朋友圈,那么刘邦最可能把项羽备注为( )
A.无能之辈 B.竞争对手 C.知心朋友 D.手下战将
12.以你对《史记》的了解,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最不可能记载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13.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在发明、改进过程中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4.郑吉(西汉将领)灭车师,收服日逐王,威震西域,西域各国纷纷派遣子弟入侍汉朝,以为人质,求汉朝庇佑。汉朝在乌磊城(今新疆轮台县)设立西域都护府,直属中央管辖。上述历史现象发生于( )
A.汉文帝时期(前180年—前157年) B.汉景帝时期(前157年—前141年)
C.汉武帝时期(前141年—前87年) D.汉宣帝时期(前74年—前48年)
15.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诸葛亮治蜀 ④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6.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序》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听到这首歌时会想到下列哪个书法家( )
A.张旭 B.颜真卿 C.王羲之 D.柳公权
17.以下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
①西汉 ②东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
18.三国建立实现了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程,西晋的建立完成了国家统一。西晋的建立者以及该政权完成统一的标志分别是
A.司马炎、西晋灭蜀 B.司马炎、西晋灭吴
C.司马睿、西晋灭蜀 D.司马睿、西晋灭吴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兰亭书法 B.顾恺之画作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2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稳定 D.北方人口南迁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材料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提到的“时期”是哪一时期?为什么说“铁制农具和牛耕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2)据材料二的描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学派代表人物及著作。
(4)材料四提到了“商君”改革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公之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材料四 地方权力到中央权力的集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管是分权还是集权,都是某一时代特定的产物……集权组织机构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及其意义。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应该是材料三图一中的“国”还是“郡”?材料三图二中提到的“汉承(继承)秦制”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和豪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建立了什么制度?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本源)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民族一统)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民族交融)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主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科书
(1)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是谁?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概括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3)请列举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材料中“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
(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当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A
7.C
8.A
9.B
10.C
11.B
12.D
13.A
14.D
15.D
16.C
17.B
18.B
19.C
20.C
21.(1)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利:战争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拓展,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和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弊:春秋战国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受影响
(3)百家争鸣。道家学派老子《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春秋》。墨家墨子《墨子》。法家韩非《韩非子》。兵家孙武《孙子兵法》。
(4)措施: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影响: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2.(1)分封制;郡县制;意义: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秦始皇(嬴政);特点: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3)“国”;中央集权制;刺史制度。
(4)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
23.(1)黄帝和炎帝;特点: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形成。
(2)政治措施:实施推恩令;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匈奴、鲜卑、羯、氐、羌;北魏孝文帝改革。
(4)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相互依存;民族平等,和谐共处;民族交流,友好交往;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七中学(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七中学(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