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莱西一中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期末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级12月月考
地理试题2022.12
一、单选题
我国的祁连山长有“阴阳脸”(如下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形成祁连山“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C.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D. “阴脸”为阴坡,光照和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2. 导致祁连山“阴阳脸”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祁连山长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阴脸为林木,说明水分条件好,阳脸为草,说明水分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应形成森林,A错误;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林木分布少,阴坡,光照和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林木分布多,B错误,D正确;阴阳脸的形成主要是水分条件差异造成,不是土层厚薄、肥力高低造成,C错误,所以选D。
【2题详解】
祁连山主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导致祁连山“阴阳脸”现象产生主要是因为阴阳坡蒸发量不同,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主导因素是水分,其他因素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影响我国森林水平分布的气候因素:第一,热量。由于纬度因素导致气温的变化,从而导致森林分布的变化。第二,水分因素。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导致水分的不同,这同样影响森林的分布。
读某地成土母质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图示成土母质的来源,分析正确的是( )
A. 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残留的碎屑物
B. 坡积物是风化基岩②风化而成的堆积物
C. 洪积物主要来自风化基岩②的风化
D. 坡积物主要由山洪携带的残积物堆积而成
4. 甲、乙、丙、丁中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残积物下部是风化基岩①,推测残积物是风化基岩①风化后残留的碎屑物质,A正确;坡积物是较高处岩石风化后沿斜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坡脚形成的,BD错;洪积物主要是山洪携带砂粒、泥沙等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C错。故选A。
【4题详解】
丙地地势平坦,洪积物在稳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C错。受地形影响,甲、乙两地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为基岩,缺少成土母质,土壤发育程度最差,甲乙丁相比而言,丁处土壤发育程度最差,D正确,AB错。故选D。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林地土壤的蓄水作用主要取决于毛管孔隙的贮水能力,土壤持水量在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某山海拔350米~951米高度上,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林地类型
孔隙度(%)
有机质含量(%)
饱和持水量(吨公顷)
总孔隙
非毛管孔
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
59
17
45
4.62
503
常绿阔叶林
63
16
47
3.18
648
楠竹林
52
12
40
2.08
312
灌木林
73
17
56
7.79
1833
5. 最不适合作为该山地水土保持林的是( )
A. 针阔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 C. 楠竹林 D. 灌木林
6. 当地灌木林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 根系较浅 B. 枯枝落叶多 C. 地表径流少 D. 岩石风化速度快
【答案】5. C 6.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林地土壤的蓄水作用为材料,涉及森林的作用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5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林地土壤的蓄水作用主要取决于毛管孔隙的贮水能力上,在材料所给的四种林地类型中,楠竹林的毛管孔隙度最低,说明楠竹林的林地土壤蓄水作用最小,产生的地表和地下径流大,这表明水土保持作用最小的是楠竹林,C正确。A、B、D错误。
【6题详解】
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根系越浅,越有利于有机质增加,关联度大;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多,将更多的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关联度大;地表径流少,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弱,使土壤中有机质更长时间保存,关联度大;岩石风化速度快,成土母质增加速度变快,成土母质决定土壤的矿物成分和养分,和有机质关联不大。因为本题要选择与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关联度最小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ABC错。
【点睛】森林的作用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木材、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涵养水源、消除噪音、旅游资源
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区多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丰富②低洼地形多③冻土广布,下渗少④积雪冰川广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2011年的强降水,显著改变了该区域的( )
A. 水系形态 B. 地貌形态 C. 湖水盐度 D. 湖泊数量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降水较少,①错;由图可见,该地区相对低洼的地形多,地表易积水,②对;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阻碍了地表水下渗,③对;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量大,故多湖泊④对。故选B。
【8题详解】
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连接了楚玛尔河,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之一,内流湖变成了外流湖,改变了该区域的水系形态,A正确;由图和材料可知,该次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没有改变地貌形态和湖泊数量,BD错;该区域湖泊被贯通,水体交换量增大,随时间持续,湖水盐度会下降,但短时间内湖泊水量变化较小,水体更新量较小,盐度变化小,C错。故选A。
【点睛】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海洋的遗迹;另一种是内陆河流的终点,由于这些湖泊都处于内陆地区,蒸发量比较大,所以河流带来的矿物质就被浓缩了,所以变成了咸水湖。如果有些湖泊排水不方便,而且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量便愈来愈高,湖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
读我国某河流与某湖泊水位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该河流有互补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 湖泊与河流相通 B. 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C. 湖泊地势低于河流的 D. 湖泊地势高于河流的
10. 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总是同步变化
C.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 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流速,时间点③比①更快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河湖的补给关系来看,从3-9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9-12月份,湖泊水补给河流,说明湖泊与河流相通,且河流没有发源于湖泊,湖泊没有位于河流的源头,故B项错误,A正确。根据补给关系无法判断湖泊与河流的地势高低,故CD项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湖泊储水量最少的时间点是④,A错误。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变化有时同步,有时不同步,B项错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流补给湖泊,C错误。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流速,时间点③比①更快,因为③时河流水位明显高于湖泊水位,①时河湖水位差别较小,D正确。故选D。
【点睛】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水面时,河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我国内蒙古某区域分布着较多湖泊,湖泊面积大小不一。研究表明,近40年来,由于受气候、农业生产、地下原煤开采等人类活动影响,该区域湖泊不断萎缩,下图示意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湖泊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对该湖泊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 河流 B. 海拔 C. 植被 D. 土壤
12. 推测近40年湖泊萎缩较多的区域是( )
A. 伊敏河流域 B. 海拉尔河流域 C. 乌尔逊河流域 D. 克鲁伦河流域
13. 地下原煤开采导致该地区湖泊加速萎缩的主要原因有( )
①植被涵养水源减弱②湖泊渗漏水量增多③地下水源补给减少④湖底泥沙淤积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1. A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区域湖泊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说明其形成与河流关系密切。根据所学可知,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容易形成洼地,河流水位上涨时,洼地积水便可形成湖泊。故选A。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克鲁伦河流域湖泊数量多,但是面积都比较小,且位于西部气候更干燥,因此可推测该河流流域湖泊萎缩较多。故选D。
【13题详解】
随着地下煤炭的开采,湖泊水加速补给地下水,湖泊渗漏水量增多;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源补给减少,②③正确。题中提到地下原煤开采,且草原地区地表植被数量有限,采煤造成的植被减少有限,影响较小,①错误;该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的萎缩大都由湖水减少引起,由于地势平坦,且也没有提到泥沙增多的途径,泥沙淤积增加的可能较小,④错误。故选B。
【点睛】湿润区湖泊萎缩是因为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干旱区湖泊萎缩是因为蒸发旺盛、来水量减小。
北极东北航道是“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于当地时间2013年9月10日停靠在荷兰鹿特丹港,成为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行的第一艘中国商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白令海峡相比,巴伦支海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大气运动 D. 海水运动
15. “永盛”号货轮从大连到鹿特丹航行过程中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
A. 变深 B. 先变深后变浅 C. 变浅 D. 先变浅后变深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白令海峡与巴伦支海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运动差异性小,因而对盐度的影响小,ABC错误;在海洋表层,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蒸发量<降水量,盐度低。巴伦支海海域有暖流经过,海水水温增高,有利于海水蒸发,从而盐度增高;白令海峡海域有寒流经过,海水水温降低,不利于海水蒸发,从而盐度降低,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15题详解】
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货轮从大连航行到白令海峡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增大吃水变浅;货轮从白令海峡航行到鹿特丹,因温度增高引起的减密效应,所以密度减小吃水变深。因此排除ABC,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洋流。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温度、盐度、压力。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6. 由图可知( )
A. a处是北半球寒流 B. b处是南半球暖流
C. c处是北半球暖流 D. d处是南半球寒流
17. 以下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 a海域密度大于d海域密度
C. 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 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18. 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漏油,污染范围会扩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6. C 17. C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根据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判断出是北半球的海区,BD错误;根据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画出洋流流向,a是暖流,c是暖流,A错误,C正确。故选C。
【17题详解】
盐度的影响因素:同一纬度,考虑洋流影响盐度,暖流流经,蒸发量增大,盐度大,寒流流经蒸发量小,盐度小,a与d由于流经的洋流不同,盐度不同,A错误;bc在同一纬度,c处有暖流流经,蒸发强,盐度较高,b处有寒流流经,蒸发弱,盐度较低,C正确;密度的影响因素:不同纬度,主要考虑纬度的影响,纬度低温度高密度小,纬度高温度低密度大。处于同一纬度考虑洋流,暖流流经温度高密度小,寒流流经温度低,密度大。a处有暖流经过,温度高,密度小,d处有寒流经过,密度大,B错误;d纬度低于c,密度d小于c,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甲处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①正确;乙处是寒暖流相背流出的,没有渔场形成,②错误;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轮船在a海域航行并没说顺流或逆流,故无法判断速度是否加快,③错误。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④正确。①④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海水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之间的关系是一致。受暖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暖流的流向一般是由低纬度方向流向高纬度方向;受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寒流的流向一般是由高纬度方向流向低纬度方向。
海水盐度与水温呈正相关,与淡水量呈负相关。盐度距平值为正,表示高于盐度平均值;盐度距平值为负,表示低于盐度平均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季节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上图反映的季节最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 舟山群岛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下列关于舟山渔场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海域深度大,浮游生物众多②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③沿岸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④位于温带地区,冬季底层海水上涌,促进浮游生物生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9. D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海域位于河流入海口,其盐度受河流入海径流量的影响。该海域盐度距平值为正,说明盐度高于平均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冬季降水较少,河流入海径流量较少,因此该海域盐度较高,此时季节为冬季,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题详解】
舟山群岛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大陆架,周边海域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位于河流入海口,有淡水注入,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结合图示信息,沿岸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大,海洋底部营养盐上翻,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位于温带地区,冬季该地盛行离岸风(西北风),海水底部营养盐类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从而形成渔场,②③④正确,①错。故选D。
【点睛】分析某地渔场的形成原因,可以参考以下思路:鱼类集聚,必定食物充足且生长环境较好。①食物充足,则说明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则营养物质丰富,而营养物质来源,可能是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导致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②生存环境较好,可以考虑阳光、水温、生存空间、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或是否过度捕捞等。
图示意日本北海道岛及周边地区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北海道岛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2. 北海道岛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多海雾 B. 多冰山 C. 多火山 D. 多海啸
23. 影响北海道岛降水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地形 B. 大气环流、地形
C. 大气环流、洋流 D. 海陆位置、洋流
【答案】21. C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材料读图可知,北海道岛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结合自然带的相关知识,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亚寒带针叶林对应的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A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九州岛、本州岛中南部及四国岛,B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对应是地中海气候,日本没有地中海气候,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东部海域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见度低,A正确;该区域纬度相对较低,漂浮的冰山较少,海面冰山漂浮对该区域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地震多,海啸频繁,对航行有危害,但地震、海啸、火山活动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不是影响日常航行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北海道岛中间地势高,当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北海道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冬季盛行西北风,北海道西北部沿海降水多,因此影响北海道岛降水的空间差异的原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北海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月,-4~-10℃;8月,18~20℃。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12月至次年3月有积雪,最深达4米。夏季东南岸多海雾,冬季北岸和东岸有流冰。
北部湾海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洋流。图示意北部湾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影响北部湾洋流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海陆轮廓
25. 图中渔业资源较丰富的是( )
①甲地夏季②乙地夏季③甲地冬季④乙地冬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由于北部湾海区较为封闭,在海岸线的约束下,表层海水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整体呈现顺时针流向,冬季受东(偏)北季风影响,整体呈现逆时针流向,所以北部湾海流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亚洲季风环流),C正确。该地的地形和海陆轮廓均都不会有季节性变化,故不是影响北部湾海流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该地区也无其他季节性变化的洋流导致北部湾洋流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A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当一地区盛行离岸风时,会形成上升补偿流,导致底层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渔业资源丰富,读图可知,夏季时,该地盛行西南风,西南风对于甲地来说是离岸风,故甲地夏季渔业资源丰富;同理,冬季时,该地盛行东北风,东北风对于乙地来说是离岸风,故乙地冬季渔业资源丰富,①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在陆域与水域的交界带,风从陆域吹向水域,称为离岸风。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使自海洋来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从而对沿岸起减湿作用。
读世界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与甲洋流性质相同的是( )
A. 乙 B. 丙 C. 丁 D. M
27. 图示洋流( )
A. 甲增温增湿 B. 乙利于形成渔场 C. 丙加速航行 D. 丁利于形成逆温
28. 图中N处的自然带类型为( )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季雨林带 D. 热带荒漠带
【答案】26. A 27. B 28. D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图中乙为本格拉寒流,与甲洋流性相同,A正确;丙和M是南赤道暖流、丁为巴西暖流,BCD错。故选A。
【27题详解】
图中甲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甲降温减湿,A错;乙处受东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利于形成渔场,B正确;顺丙洋流加速航行,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C错;丁为暖流,增温增湿,不利于形成逆温,D错。故选B。
【28题详解】
图中N处位于20°~30°附近的大陆西岸,且受寒流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世界大渔场的成因有两大类,一是寒暖流交汇处,二是有上升补偿流的地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纽芬兰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
读海底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29. 从目前发现的海底矿产来看,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0. d处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
A. 锰结核 B. 热液矿床 C. 石油、煤、天然气 D. 滨海砂矿
【答案】29. A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资源之一,一般位于大陆架处。图中a为大陆架,A正确;b为海岭,c为大陆坡,d为大洋盆地,BC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结合上题和所学知识:d处是大洋洋盆,它是大洋底的主体部分,在洋盆处可发现锰结核,A正确;大洋中脊可发现热液矿床,B错误;大陆架处多石油、天然气,C错误;滨海砂矿广泛分布于沿海国家的滨海地带和大陆架,D错误。故选A。
【点睛】海底及海底以下埋藏着丰富的矿物,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滨海砂矿和锰结核、海底热液矿等深海矿产。其中滨海砂矿广泛分布于沿海国家的滨海地带和大陆架;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地区;海底热液矿分布在大洋中脊地带;锰结核主要分布于大洋底。
锦州湾滩地分为0米以上潮间浅滩和0~5米之间的水下浅滩两种,潮间浅滩以稳定的弱堆积为主,水下浅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自河口至5米等深线,沉积物依次为细沙、粉砂、黏土。因区域内其它港口竞争,锦州港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下图示意锦州湾等深线(0m等深线即低潮位等深线)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1. 造成锦州湾水下浅滩常年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
A. 海水堆积 B. 海水侵蚀 C. 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
32. 制约锦州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深较浅 B. 回淤严重 C. 风浪过大 D. 海冰较厚
33. 发展当地经济,锦州湾潮间浅滩地区最适宜( )
A. 建水产养殖场 B. 建海盐晾晒场
C 围海造陆建新城 D. 建沿海防护林
【答案】31. B 32. A 33. C
【解析】
【分析】
【31题详解】
材料“自锦州湾河口至5米等深线,沉积物依次为细沙、粉砂、黏土”说明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锦州湾不断沉积,沉积物粒径由粗变细。但是材料显示“潮间滩地以稳定的弱堆积为主,水下浅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只有海水侵蚀把河流携带来的堆积的泥沙带走,才能使锦州湾水下浅滩保持常年稳定,因此B正确;海水堆积、流水堆积都会使水下浅滩增大,不能保持稳定,因此AC错误;河流入海口处以流水堆积为主,因此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锦州港西南港口相比)锦州港海水深度较浅(水深仅为2米),结合材料“因区域内其它港口竞争,锦州港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所学知识,海水深度较浅限制了港口发展,因此A正确;锦州港水域属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的水下浅滩,不会回淤严重,B错误;锦州港相比本区域其他港口,有连岛坝,处于湾内,风浪较小,因此C错误;海冰较厚这一点材料没有体现,无法判断,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33题详解】
材料“0m等深线即低潮位等深线”可知,潮间浅滩区海水深度浅,不利于水产养殖,A错误;潮间浅滩区潮涨潮落不利于晒盐,B错误;港区离城市近,用地紧张,水浅利于围海造陆,C正确;当地风浪小,无台风,不用修建防护林,同时,修建沿海防风林是生态活动,不属于经济活动,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沿海防护林体系是由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其他防护林等5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从它的建设内容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是包括海岸基干林带、红树林、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和荒山绿化等,加上滨海湿地的“绿色系统工程”。从它的功能和作用上看,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对于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和维护生态平衡起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杉原产于美国东部高地,因其竞争力强,逐渐入侵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河沿岸。下图示意2011年密苏里河突发洪水对某地红杉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根据红杉的分布及变化可知,红杉( )
A. 喜湿,不耐淹 B. 喜湿,耐淹 C. 喜干,不耐淹 D. 喜干,耐淹
35. 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的地点( )
①流水侵蚀严重②植被覆盖率高③地表物质较细④地势相对较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4. A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红杉入侵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河沿岸说明其喜湿,CD错误;由图可知,2011年密苏里河突发洪水时河心洲中部地势较高处红杉覆盖率显著增加,而覆盖率显著降低处在河心洲周边地势较低处,说明其不耐淹,A正确,B错误。故答案选A。
【35题详解】
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的地点在河心洲周边地势较低处且迎着河流流水来向,受流水侵蚀严重,①④正确。红杉覆盖率显著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较低,②错误。地表物质大小无法判断,③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红杉喜光照,适应性强,能耐干寒气候及土壤瘠薄的环境,能生于森林垂直分布上限地带;在气候温凉、土壤深厚、肥润、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带生长迅速,宜作分布区的造林树种。
短生命植物是生长在干旱荒漠地区,能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来临之前即可完成开花结果等生命周期的一类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短生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
A. 茎上开花 B. 根系较深 C. 叶面宽大 D. 植株矮小
37. 短生命植物生命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 )
A 动物践踏 B. 气温过高 C. 水分缺乏 D. 盐渍侵害
【答案】36. D 37. C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短生命植物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被类型,影响植被的因素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3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短命植物是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来临之前即可完成开花结果等生活周期的一类植物"可知,短命植物生长期内,土壤嫡情较好,为短命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无需像旱生植物那样将根系扎向更深的土层内,即可获得所需要的水分,所以短命植物根系较浅,B错误;环境为短命植物提供的水分和养分有限,生产期短,因此植株矮小。该类植物生长期短,不会茎上开花、叶面宽大的特点,A、C错误;D正确;故选D。
【37题详解】
短命植物的生长在千旱荒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很大,尤其是夏季,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短命植物夏季迅速枯萎是其逃避夏季高温,蒸发旺盛,水分更加缺乏,主要原因,B错误;C正确;导致短命植物枯萎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自然原因,而不是动物践踏,或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土地出现盐碱化,A,D错误;故选C。
【点睛】早春短命植物是在温带气候区,植物利用早春雨水和融化的雪水生长发育,夏季来临之前枯萎,以种子或地下器官进入休眠的植物种群。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 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39. 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
A. 收集大气降水 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 D. 吸收地下水分
40. 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
A. 人工播种 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 D. 冻土增厚
【答案】38. A 39. B 40. C
【解析】
【38题详解】
该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植被类型为苔原,自然带为苔原带,A正确;温带草原带下的典型植被是草本植物占据优势,B错误;冰原带下的植物稀少,以冰雪覆盖为主,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带下的典型植被是高大的针叶林占据优势,D错误。故选A。
【39题详解】
苔原植被在夏季生长、开花,花型呈杯型,应该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光照,B正确,C错误;植物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系,而不是花,A、D错误。故选B。
【40题详解】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热量),而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说明这是热量条件变好所致,即全球气候变暖所致,C正确;生物群落的自然演变,不是人工播种所致,A错误;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降水是逐渐增多的,冻土层是变薄的,BD错误。故选C。
【点睛】植被分布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要受气候(光照、热量、水分、盛行风向)、地形(海拔的影响、坡向的影响、坡度的影响)、土壤(土壤水分、肥力、通透性、热量等)等因素的影响。
二、综合题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澳大利亚2019年某月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大陆内部存在大量自流井,是牲畜主要的饮用水源。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右图为自流井形成示意图。
(1)图1中甲处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乙处植被类型为____。
(2)图1所示季节是____,并分析该季节山火严重的自然原因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自流井是当地牲畜主要饮用水源的原因。
【答案】(1) ①. 大气降水 ②.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 ①. 夏季 ②. 夏季,太阳辐射增强,气温较高,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气候干燥,位于东南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当地林草植被易引发火灾。
(3)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表径流少;东部地下径流补给区降水丰富;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在地形的作用下流向大自流盆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山火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澳大利亚气候类型、植被类型、降水特征及成因、水资源来源、水循环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甲处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以东、南回归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乙处位于澳大利亚东南角、30°S至40°S之间,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类型,对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问2详解】
图1中澳大利亚等压线分布图上气压值较低,判断澳大利亚大陆上气温较高,为当地的夏季。
2019年夏季澳大利亚山火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角度分析。使得当地气温较高的原因主要有:夏季当地太阳辐射强,另外当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都会使得当地气温较高;使得当地降水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当地地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较少。
【小问3详解】
当地牲畜主要饮用水源来自于地下自流井,但当地气候干燥少雨,自流井的水源来源并不来源于当地。根据右图可以看出,自流井的水源来源于含水层,而含水层的水来源于东部大气降水。从水循环角度来分析这一过程就是: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少;东部地区大气降水丰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当地东部含水层东高西低,地下径流自东向西汇入大自流盆地,形成自流井。
42.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示意某黑土优质区。21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作用。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
(2)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森林、草地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初夏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因土壤过度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
【解析】
【分析】题目通过美国中部黑土区的分布、形成及保护等信息,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成因分析能力。
【详解】(1)根据经纬度,图示黑土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西北部,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分析有机质来源、有机质分解等因素。该地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来源广;纬度高,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最终形成肥沃的黑土。
(2)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种植面积扩大,过度开垦导致森林、草地破坏,植被破坏加剧黑土退化。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失去植被保护,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形成黑风暴。初夏汛期时,流水侵蚀作用较强。从而导致黑土侵蚀严重。
(3)滴灌为节水灌溉,有利于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度干燥,抑制沙尘,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滴灌便于控制水量,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冲刷土壤。
【点睛】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高分解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温度低分解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
2023青岛莱西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青岛莱西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