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两大分类方式3.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必然推理与或然推理
有一只火鸡很喜欢归纳,当它发现主人第一次给它喂食是上午9点钟时,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继续细心观察。火鸡留意主人每一次给它喂食的时间,包括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的天气下,想在主人给它喂食的时间上找出一些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火鸡发现:无论什么天气,主人都会准时在上午9点钟给它喂食。于是,火鸡果断地做出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当它做出这个结论后不久,圣诞节来临了,它怎么也没有想到,主人在圣诞节这天上午9点钟,把它杀了。
2.归纳推理的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我们摩擦冻僵的双手,手变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敲击铁块,铁块的温度会升高。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
微型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长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所以,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
麻雀是卵生的。燕子是卵生的。大雁是卵生的。老鹰是卵生的。麻雀、燕子、大雁、老鹰都是鸟。所以,所有的鸟都是卵生的。
(1)完全归纳推理:①含义:归纳推理的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的归纳推理。②特征: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是一种必然推理。
太平洋里蕴藏有石油,大西洋里蕴藏有石油,印度洋里蕴藏有石油,北冰洋里蕴藏有石油,所以,地球上的全部大洋里都蕴藏有石油。
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S1 是(或不是)P S2 是(或不是)P 是(或不是)P (S1,S2……Sn 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1)完全归纳推理:③局限性:a.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b.而且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这就要用到不完全归纳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①依据:凭借思维的能动性,只考察认识对象的部分情况。②含义: 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不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③特点: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个大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着个小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着成熟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着未熟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着一仁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着多仁的花生仁有花生衣包着……(观察到的花生仁都是有花生衣包着)所以,花生仁都有花生衣包着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S1 是(或不是)P S2 是(或不是)P 是(或不是)P (S1,S2……Sn 是S类的部分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分类: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2.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2)不完全归纳推理:④局限性:由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的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⑤提高可靠度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上述两个推理分别属于什么推理模式?怎样保证它们的真实可靠程度?
1.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2)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体育老师对全班40名同学逐一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每位同学都顺利通过,得出结论:这个班级的学生体育达标。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的要求: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因果联系:(1)含义: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2)特征: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客观性)(3)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1.含义: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求同法(契合法)——异中求同
某医院向疾控中心报告:当日许多病人均因呕吐、腹泻、胸闷、发烧等症状(a)来院急诊。经询问,这些患者的年龄、体质、病史、单位、住址等诸多情况各异(异),但发病前都在同一饭店赴宴(唯一相同的情况A)(同),疾控中心推断:患者可能是在某饭店食物中毒。
求同法逻辑模型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对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1.含义: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求异法(差异法)——同中求异
有人把一定数量的白薯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先用温水浸过,另一部分则不经过这道程序。结果用温水浸种的那块白薯地的产量比未经过浸种的产量要高。由于其他条件都相同,此人由此得出结论:用温水浸白薯种是白薯增产的原因。
求异法逻辑模型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对1. ABC a2. -BC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1.含义: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有一天某校发生了近百名学生腹泻的情况,经调査发现,发生腹泻的学生中午都在食堂一楼用餐,同时发现一楼的消毒柜坏了;在其他地方用餐的学生都没发生腹泻,其他地方的消毒柜都正常使用。所以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是发生腹泻的原因。
求同求异并用法逻辑模型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1. A、B、C、D a2. A、E、F、D a……Ⅰ. -B、C、F -Ⅱ. -E、F、D -……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注意求异法与求同求异并用法的区别1.求异法是已经确定有且只有一个因素不同;2.求同求异并用法是已知有一个因素不同,但不能确定其他因素是不是也会不同。
1.含义:被考查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注意: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不超出共变限度(如果超出限度,共变就会消失或向相反方向共变)。
对一个物体加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不断升高(A),物体的体积会不断膨胀(a)。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物体受热与物体体积膨胀有因果联系。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了体温计、气压表等。
共变法逻辑模型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对象 1. A1、B 、C、D a1 2. A2、B 、C、D a2 3. A3、B 、C、D a3……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1.含义: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19世纪上半叶,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4个地方发生偏斜现象。当时已知3个地方的偏斜是分别受三颗行星吸引所致,于是推测第4处的偏斜也是受某颗行星吸引所致。后来,天文学家终于在1864年9月23日发现了这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剩余法逻辑模型已知复合现象A、B、C、D是复合现象a、b、c、d的原因: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D是d的原因,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
总结:归纳推理得到的规律不一定正确,还需要由演绎推理来验证。所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归纳、演绎、再归纳、再演绎的螺旋上升过程,使理论愈加完善、发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推理的类型,复习旧知,一归纳推理的含义,二归纳推理的方法,共变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推理及其方法,归纳推理的含义,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类型,不完全归纳的类型,个别性情况,一般性结论,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优点局限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