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组,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学说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
    D.英国科学家虎克(R.Hke)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答案】C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正确;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B正确;
    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未说明新细胞都可以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C错误;
    D、英国科学家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D正确。
    故选C。
    【点睛】
    2.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细菌)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C.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答案】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A、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都是细胞生物,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
    B、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有核膜和核仁,而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核仁,B正确;
    C、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正确;
    D、螺旋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藻是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3.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是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 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 ④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
    【答案】B
    【详解】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属于个体水平,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群落,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是种群,④池塘是生态系统,选B。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B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
    分析乙图: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
    【详解】A、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因此a的放大倍数比b大,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小,A错误;
    B、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个儿越大,a物镜放大倍数最大,故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B正确;
    C、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b的放大倍数比c大,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C错误;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乙图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重点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明确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的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图中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选出正确答案。
    5.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或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离细胞器时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B.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时,用到了荧光标记法
    【答案】B
    【分析】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开;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详解】A、由于细胞器的重量不同,运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A正确;
    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实验中用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6.如图是某细胞在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该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A.呼吸酶B.抗体和胰岛素C.性激素D.胆固醇
    【答案】B
    【分析】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要求考生识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根据柱形图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情况准确判断出图示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再判断各选项是否是分泌蛋白即可正确答题
    【详解】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内,所以呼吸酶存在于细胞中,A错误。
    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都是分泌蛋白,B正确。
    性激素是分泌物,但和胆固醇都是脂质物质,C、D错误。
    【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示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面积变化.
    7.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上镶嵌了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D.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答案】D
    【分析】脂溶性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且优先通过细胞膜,原因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的原因是由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磷脂),即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故选D。
    8.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细胞长2~5 cm,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部分,细胞核在基部。如图所示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证实伞藻的遗传物质均位于细胞核中
    B.伞藻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C.控制伞藻“帽"形态的基因应位于细胞核中
    D.伞藻的细胞核上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强弱无关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将菊花形帽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和伞形帽的伞藻中,该过程中细胞核来自于菊花形伞藻,细胞质来自于伞形伞藻,结果重组伞藻长出了菊花形帽,说明伞藻帽的形状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详解】该实验只能说明伞藻帽的形状是受细胞核控制的,不能证明伞藻的遗传物质均位于细胞核中,A错误;伞藻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伞藻“帽"形态的基因应位于细胞核中,C正确;伞藻的细胞核上核孔数目与细胞代谢强弱有关,一般核孔数越多,代谢越旺盛,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弄清楚实验过程以及重组伞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来源,并根据实验结果预测实验结论。
    9.下列是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图解,水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
    A.B.C.
    D.
    【答案】C
    【分析】A图所示是自由扩散,B图所示是协助扩散,C图所示是主动运输,D图所示是是胞吞。
    【详解】水稻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由ATP水解提供)。
    故选C。
    10.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
    【答案】B
    【分析】胡萝卜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K+和NO3-的,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能量是由有氧呼吸作用提供的,与氧浓度密切相关,一定范围内氧浓度的大小就代表了能量的多少。
    【详解】分析题图,A 、 B 两点氧浓度不同,吸收量也不同,由于吸收的是同一种离子,所以影响吸收的因素是能量; B 、 C 两点氧浓度相同,但由于是两种不同离子,所以载体数量是决定其吸收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能量、载体数量。
    故选B。
    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
    B.酶既能作为催化剂,也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
    C.酶具有催化活性并且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D.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答案】B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酶的作用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错误;
    B、 酶可以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当酶被水解时,是反应的底物,B正确;
    C、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只有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错误;
    D、酶作为有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其本身的性质不变,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2.下列过程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的是(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
    C.线粒体中[H]与O2结合D.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答案】B
    【分析】阅读题干信息,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与ATP的水解相联系”即为需要消耗能量,接着梳理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消化、气体交换等相关知识,进行答题.
    【详解】气体进出肺泡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消耗能量,与ATP的水解无联系,A错误;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与ATP的水解相联系,B正确;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与ATP的合成相联系,C错误;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不需要消耗能量,与ATP的水解无联系,D错误.
    【点睛】本题设计较为巧妙,需在理解ATP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分析,明确哪些过程需要能量,哪些过程不需要能量.
    13.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反应物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不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H]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常用的能源物质都是葡萄糖,A项错误。无氧呼吸也有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项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的释放,C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产生丙酮酸和[H],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
    B.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C.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需要有ADP的参与
    D.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B
    【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后者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但需要利用光反应阶段形成的NADPH和ATP,A正确;
    B、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可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红光照射时,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B错误;
    C、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要有ADP和Pi及ATP合成酶的参与,C正确;
    D、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可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光能可以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
    故选B。
    15.将a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CO2的空气中,将b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a、b两组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依次是
    A.葡萄糖和二氧化碳B.三碳化合物和水
    C.五碳化合物和水D.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答案】B
    【分析】本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追踪光合作用反应和呼吸作用反应中氧元素的去路。
    【详解】C18O2作为反应物进入暗反应阶段,首先参与CO2的固定反应,与1分子的C5化合物反应生成C3,因此,第一组最先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为C3化合物;而18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与前两个阶段反应产生的24[H]反应,生成12分子的H218O,因此,第二组最先出现含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为水。
    故选B。
    【点睛】识记有氧呼吸分步反应式和光合作用具体反应式是解答此类元素追踪问题及物质含量变化问题的关键。
    16.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长短一定不相同B.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D.染色质的高度螺旋化发生在分裂间期
    【答案】B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的考查,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由细胞周期概念可知,细胞周期具有方向性。
    【详解】不同生物的细胞周期长短一般不相同,A错误;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B正确;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生物体中不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不处于细胞周期中,C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错误。
    17.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加倍
    B.图中的b和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图中的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b表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表示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
    【详解】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不变,A错误;
    B、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且复制后DNA数目加倍,B正确;
    C、 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C正确;
    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遗传物质DNA的数量加倍,D正确。
    故选A。
    18.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还可能会发生
    A.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板上
    C.核膜、核仁重建D.形成纺锤体
    【答案】D
    【分析】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推断,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才会存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所以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都没有细胞板出现,B错误;核膜、核仁重建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C错误;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D正确。
    【点睛】注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19.科学家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可分化并发育出多种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如控制细胞呼吸酶合成的基因
    B.在不发生变异的情况下,b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C.富含脂肪的细胞被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
    D.图中b过程形成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比较,其全能性和分化能力降低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a是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b是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但细胞种类增多。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产生的不同种类的细胞所含的RNA种类不同。
    【详解】A、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如控制细胞呼吸酶合成的基因,A正确;
    B、核酸包括DNA和RNA,在不发生变异情况下,b过程中细胞内DNA的种类不变,但是会通过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B错误;
    C、富含脂肪的细胞被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C正确;
    D、图中b过程形成的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比较,其全能性和分化能力降低,D正确。
    故选B。
    2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年个体中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B.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C.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核体积增大,代谢速率加快
    【答案】C
    【分析】细胞衰老的特点:水分减少,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多种酶活性下降;细胞内色素积累;呼吸速率减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老年个体中的细胞部分处于衰老状态,A错误;B.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B错误;C. 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C正确;D. 细胞核体积增大,代谢速率减慢,D错误。故选C。
    21.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
    A.4个着丝点B.4条染色单体
    C.4条核苷酸单链D.4条染色体
    【答案】B
    【分析】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的四条姐妹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一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即两个着丝点,A错误;
    B、一个四分体包含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
    C、一个四分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4个双链DNA分子,8条核苷酸单链,C错误;
    D、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四分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考生要识记一个四分体是指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染色单体,并且每条染色单体上均含有1个DNA分子。
    22.如图所示,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组成分析A、B、C、D中可能与甲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B.C.D.
    【答案】C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精细胞的两条染色体都是白色,所以C选项细胞可能与图示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23.与精子相比,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特点有
    ①出现联会现象 ②出现四分体 ③产生极体 ④不经历较复杂的变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分析】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依次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①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都会出现联会现象,①错误;②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都会出现四分体,②错误;③精子形成过程不产生极体,卵细胞形成过程产生极体,③正确;④精子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变形环节,④正确;故选D。
    24.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
    A.精细胞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详解】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没有断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前期,所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正确。
    故选D。
    25.如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进行DNA的复制
    B.BC段有染色单体存在
    C.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D.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
    【答案】C
    【分析】分析曲线图: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其形成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其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之后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A、AB段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A正确;
    B、BC段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说明这一阶段存在染色单体,B正确;
    C、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D正确。
    故选C。
    26.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B
    【分析】豌豆严格进行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在花未开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故野生豌豆都是纯种。进行杂交试验时,去掉未成熟的雄蕊阻止其自花传粉,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详解】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A错误;
    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可以防止自花传粉,保证实验的准确性,B正确;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C错误;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不能阻止自花传粉,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D错误。
    故选B。
    【点睛】
    27.让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豌豆,且两者的比例大约为3∶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性状分离B.诱发突变C.基因突变D.自然突变
    【答案】A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代同时呈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让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豌豆,且两者的比例大约为3:1,这种F1只有1种性状,F2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故选A。
    28.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4对基因独立遗传,均为完全显性与隐性)其后代中( )
    A.27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B.81种基因型,16种表现型
    C.16种基因型,81种表现型D.81种基因型,24种表现型
    【答案】B
    【详解】4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这对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基因型种类数为3×3×3×3=81种;4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与隐性,则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种类数为2×2×2×2=16种;所以B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9.苜蓿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褐色(y)显性,圆粒(R)对肾粒(r)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要使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组合是( )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答案】D
    【分析】将两对相对性状按分离定律分别计算出所求比例,再相乘。要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即(1:1)×(1:1),每对相对性状的子代表现型比例都为1:1。
    【详解】A、YyRr×YyRr→9Y_R_:3Y_rr:3yyR_:1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A错误;
    B、Yyrr×yyrr→1Yyrr:1yyrr,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B错误;
    C、Yyrr×Yyrr→1YYrr:2Yyrr:1yyrr,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C错误;
    D、YyRr×yyrr→1YyRr:1Yyrr:1yyRr:1yyrr,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D正确。
    故选D。
    30.狗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D)对长毛(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交配。共生出23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A.BbDd 和BbDd
    B.bbDd 和bbDd
    C.bbDD 和bbDD
    D.bbDD 和bbD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狗的黑毛(B)对白毛(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已知狗的黑毛(B)对白毛(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根据题意亲本是两只白色短毛狗,所以它们的基因组成必定有bbD_.又后代中有短毛(D_)狗,也有长毛狗(dd),说明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亲本都是杂合体Dd,所以两只白色短毛的亲代狗的基因型都是bbDd。
    故选B。
    31.判断一株红花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自交B.与杂合体红花杂交
    C.测交D.与纯合体红花杂交
    【答案】A
    【分析】鉴别方法:
    (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鉴别一株红花豌豆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但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故选A。
    32.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46+XYB.44+XYC.22+XD.22+Y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及男女性染色体组成,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故男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44+XY,
    故选B。
    33.下列关于萨顿、摩尔根所用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摩尔根使用的方法分别为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
    C.摩尔根首先假设果蝇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运用测交的方法进行验证
    D.摩尔根使用类比推理法确定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答案】D
    【分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萨顿、摩尔根使用的方法分别为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A正确;
    B、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B正确;
    C、摩尔根首先假设果蝇白眼基因的位置,然后运用测交的方法进行验证,C正确;
    D、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34.如图是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 )
    A.Ⅱ号染色体
    B.Ⅲ号染色体
    C.Ⅳ号染色体
    D.X染色体
    【答案】D
    【分析】图中为雄性果蝇染色体组成,共有8条染色体。
    【详解】A、Ⅱ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白眼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A错误;
    B、Ⅲ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白眼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B错误;
    C、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白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C错误;
    D、X染色体为性染色体,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D。
    35.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正常,儿子一定正常
    B.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C.母亲正常,儿子和女儿正常
    D.女儿色盲,母亲一定色盲
    【答案】B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类疾病的特点是:(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详解】A、儿子的X染色体来至母亲,因此父亲正常,不能判断儿子一定色盲,A错误;
    B、女儿的一条X染色体来至父亲,因此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B正确;
    C、双亲均正常,当母亲是携带者时,儿子有可能色盲,C错误;
    D、女儿的一条X染色体来至父亲,一条由母亲提供,故女儿色盲,母亲不一定色盲,可能是色盲携带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以色盲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伴性遗传病的特点,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结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准确判断各选项。
    36.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为DN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合成子代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
    【详解】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在宿主细胞中增殖.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核苷酸和氨基酸都来自细菌,因此选C。
    【点睛】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37.某双链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已知腺嘌呤(A)的数目是20个,则鸟嘌呤(G)的数目是
    A.20个B.40个C.60个D.80个
    【答案】D
    【分析】根据双链DNA中碱基互补配对,即A-T,G-C,则A=T,C=G。
    【详解】根据双链DNA中碱基互补配对,则A=T,G=C。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含有腺嘌呤(A)20个,T=20个,则C=G=(200-40)/2=80个。故选D。
    【点睛】关键:双链DNA的四种碱基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38.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完全解旋后进行复制
    B.子代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有6个
    C.培养液中DNA的复制原料有四种
    D.复制过程需要酶,不需要能量
    【答案】C
    【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详解】A、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A错误;
    B、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只有2个,B错误;
    C、DNA复制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C正确;
    D、复制过程中需要酶和能量,D错误。
    故选C。
    39.下列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猫叫综合征B.21三体综合征
    C.白化病D.青少年型糖尿病
    【答案】A
    【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猫叫综合征起因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片段的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A正确;
    B、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所致,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B错误;
    C、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
    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与染色体变异无关, D错误。
    故选A。
    4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C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A正确;
    B、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其中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突变的可遗传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有利于生物进化,生物入侵可能会与当地物种有竞争、捕食等关系,对当地物种来说就是环境改变了,于是进化速率和方向可能会改变,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组
    41.如图为某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后构建的相关生理过程流程图,字母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b是________,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若用18O标记物质d(18O2),那么在③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l8O的物质是_________。
    (3)过程①表示________阶段,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答案】(1) ATP A—P~P~P
    (2)H2O和CO2
    (3) 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叶绿体基粒薄膜上
    【分析】某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后构建的相关生理过程流程图,其中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③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④表示ATP的水解;a是水、b是ATP、c是含碳有机物、d是氧气、e是ADP和pi。
    【详解】(1)图中b表示ATP,其结构简式是A—P~P~P,是光能转化而来的活跃的化学能储存的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能量将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2)若用18O标记物质d氧气,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18O会出现在水中;含18O的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二氧化碳中会出现18O。
    (3)过程①表示光反应,其发生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或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或叶绿体基粒薄膜上。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及相互关系和识图能力。
    三、实验题
    42.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__区细胞。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区细胞。
    【答案】(1) b分生 B→A→D→C 线粒体
    (2)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
    (3)成熟区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区,c是伸长区,d是成熟区;图乙中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末期,D处于后期。
    【详解】(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应选择b(分生区)细胞,这些细胞呈正方形,分裂旺盛;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及位置特点,图乙中细胞A、B、C、D分别代表中期(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前期(染色体在细胞中散乱分布)、末期(细胞已经到两极)和后期(着丝点分裂,每一极都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图乙中有丝分裂的正确顺序为B→A→D→C;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但含有线粒体,故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2)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处理根尖时,制作装片时细胞经解离已经死亡,故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分裂过程。
    (3)观察质壁分离时,应选择具有中央大液泡的细胞,故可选择d成熟区的细胞。
    四、综合题
    43.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图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________的一部分,它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左图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若左图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 )
    A.166和55B.166和20C.333和111D.333和21
    【答案】(1) RNA 细胞核 核糖核苷酸
    (2)翻译
    (3)D
    【分析】图可知,①为DNA,②为tRNA,③为氨基酸,④为mRNA,⑤为肽链,⑥为核糖体。
    【详解】(1)据图分析,图甲中方框内含有碱基U,所以所示结构是RNA的一部分,RNA主要在细胞核中经转录形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图乙中以④mRNA为模板合成⑤多肽的过程称为翻译。
    (3)m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若图乙的①DNA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最多有碱基1000个,密码子最多为333个,所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最多为333个,种类最多不超过21种。故选D。
    44.如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⑥二个新品种的过程,Ⅰ—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

    (1)图中Ⅰ→Ⅱ获得④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
    (2)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中Ⅳ过程的处理对象为________,Ⅴ过程获得的农作物为________倍体。
    (4)在微生物育种方面,人们利用________育种,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青霉菌。
    【答案】 基因重组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品种为纯合子 单倍体幼苗 四(多) 诱变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育种方法。要求学生熟知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优点、缺点及实例。
    (1)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2)图中Ⅰ→Ⅲ→Ⅳ获得④称为单倍体育种,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品种为纯合子
    (3)图中Ⅰ→Ⅴ获得④称为多倍体育种,Ⅳ、Ⅴ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中Ⅳ过程的处理对象为单倍体幼苗,因为Ab为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没有种子。Ⅴ过程获得的农作物为多倍体。
    (4)青霉素产量很高的青霉菌,来自于诱变育种。

    相关试卷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选修)(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选修)(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高一3月学情分析考试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高一3月学情分析考试生物试题(必修)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编精校卷】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必修)(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组,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