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并知道其基本用途。
2.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处理实验室一般意外情况的紧急应变措施。
3.学习并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4.学习并练习酒精灯加热、用滴管取用液体等实验操作。
知识点1 科学实验室
1.认识科学实验室
(1)认识科学实验室
一般情况下,科学实验室中有存放器材的仪器室(实验准备室)和供学生做实验用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
(2)实验室里的设备
①实验室中有大量可用于实验的器材和试剂。
②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实验室的设备和布置等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基本上都有电源插座、急救箱、灭火器和消防桶等。
与安全有关的用具,放置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安全,其次要考虑发生事故时是否易于取用
2.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存放
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等),并按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需要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石棉网是一种使被加热器皿均匀受热的器材。火焰集中在容器的某个地方加热,会使容器受热不均匀,最终使容器炸裂。使用石棉网后,火焰的热量会分散到容器的其他部分,长时间加热容器也不会使容器炸裂
石棉网
幻灯片6
3.常见的实验器材及其用途(含教材第7页活动答案)
思考与讨论 教材第8页
实验室的器材通常根据用途分类摆放。如部分器材可按如下分类。
1.能直接加热的器材: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2.不能直接加热的器材: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3.不能加热的器材: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等。
4.用于测量的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等。
5.用于取药品的器材:药匙、镊子、滴管等。
6.用于夹持或支撑的器材: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等。
7.常用于加热的器材:酒精灯、酒精喷灯等。
典例1 下列仪器中,可以用来加热其他物体的是( )
A.烧杯B.酒精灯C.滴管D.显微镜
B
[解析] 烧杯常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酒精灯常用来加热其他物体,滴管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知识点2 实验室的安全
1.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室规则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是某中学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1)听指示
①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②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③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化学试剂等实验材料,以免发生意外。
(2)记位置
察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3)不能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5)任何物品在使用前先看说明书或产品提示语,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等应在排风柜子里取用,用完后立即封住容器。
(6)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用正确方法处理。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7)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自己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
2.科学实验室规则
3.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实验室内有一些危险品存放于特别指定的地点。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如图所示。
4.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如果在实验室发生了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并保持镇定,也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典例2 下列关于实验室安全守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应牢记在心
B.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C.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可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垃圾、有害或有毒试剂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冲走
D
[解析] 实验结束后,实验产生的固体垃圾、有害或有毒试剂应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带出实验室,更不能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走。
知识点3 常见实验操作重难点
1.滴管的正确使用
特别提醒
使用滴管的四不要
(1)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要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内壁;
(2)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头;
(3)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4)不要用未经洗涤的滴管吸取其他试剂,防止试剂被污染。
加热液体
(1)试管与桌面约成
(2)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4)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约
(5)手握试管夹的长柄部分
2.酒精灯
(1)酒精灯及其使用
(2)酒精灯的火焰
将一根小木棒放在酒精灯焰心位置约3秒钟,然后迅速拿出,观察小木棒的颜色变化,现象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物体在外焰处温度升高最快。
3.放大镜
(1)作用:在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常借助于放大镜。
(2)使用方法:一只手拿放大镜,另一只手拿物体,放在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说明 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自己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典例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D
A.闻气体气味
B.胶头滴管吸取液体
C.用滴管滴加液体
D.熄灭酒精灯
[解析] 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A错误;使用滴管时,应先轻压胶头,排出里面的部分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轻压胶头排出部分空气,B错误;使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口不能伸入试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C错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D正确。
典例4 [台州期末] 请根据实验用途,选择相应的器材(填序号)。
(1) 用于加热的器材是______;
③
(2) 少量液体反应需用______;
②
(3) 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是______。
④
[解析] ①是烧杯,②是试管,③是酒精灯,④是石棉网,⑤是试管夹,⑥是铁架台。
典例5 科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操作规则。
(1) 下列适合贴在存放浓酸、强碱(浓酸、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的药品柜上的图标是_____(选填字母)。
C
A. B.C.D.
(2) 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_____(选填字母)。
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盖
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
B
[解析] 洒出的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子将火盖灭。拨打火警电话119、找老师一起想办法均会延误灭火时机,从而会使火势蔓延。
归纳总结
实验室常见的事故处理
(1)酒精灯不慎被碰倒起火,立即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
(2)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冲洗,若皮肤腐蚀严重,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3)温度计水银球不慎被打破,立即用硫黄粉覆盖水银。
典例6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取用液体 D.加热液体
器材
用途
器材
用途
温度计
测量物体的温度
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微小细节
电流表
测量电流大小
电压表
测量电压大小
秒
测量时间
显微镜
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天平
称量物体的质量
试管架
摆放试管
试管
①盛放少量固体 或液体;
②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烧杯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夹
夹持试管
滴管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酒精灯
加热
分子模型
直观地展示分子的结构
测量液体体积
玻璃棒
①搅拌或转移液体;
②蘸取少量液体
意外事故
正确处理方法
烧伤或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
不能用水泼灭 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
吸入有毒气体
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发生严重火灾
立即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小木棒所处的部位
小木棒的颜色变化
结论
焰心
基本无变化
各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温度最低的是焰心;温度居中的是内焰
内焰
变为浅黑色
外焰
变为焦黑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科学观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科学观察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堂重点展示,讨论与展示一,讨论与展示二,讨论与展示三,讨论与展示四,课堂小结,目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2章 观察生物第4节 常见的动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2章 观察生物第4节 常见的动物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梳理,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5节 科学探究学案: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第5节 科学探究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习题练习,课堂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