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本)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 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17403/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1、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2、一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思考:1、大气层自上而下分为几层?各有什么作用?2、我们常说的臭氧层在那一层?它起什么作用?臭氧空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作用: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
臭氧空洞:即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不恰当使用化学制品(氟里昂)有关。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实验一: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二: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占体积1/5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 烧杯、 酒精灯及火柴、水
(2)、选药品的条件:只与氧气反应,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反应不产生气体,生成物是固体。一般是红磷等。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瓶加水,如图做记号。(3)夹胶管。点燃磷后,立即入瓶并把塞紧。观现象。(4)磷灭并冷后,开夹,观现象。
(1)瓶内出现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2)打开弹簧夹,水沿进入集气瓶内,约占容积的1/5。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P O2 P2O5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5)有部分水留在导管内未进入集气瓶等等。
1.烧杯里的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
答: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集气瓶中。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答:木炭、硫燃烧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会弥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铁丝能在纯氧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还可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3、为什么不选用木炭、硫、铁丝、镁等代替红磷?
4、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为什么?
答:不能。若氮气能支持燃烧,红磷会继续燃烧,玻璃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更高 。
保护气、低温环境、液氮冷冻麻醉
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氮气不活泼,食品包装时常充入氮气以防腐;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工业发展,排放有害气体、烟尘等。
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等六项。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变暖、酸雨等。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③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科学研究表明,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这些微粒聚集在一起构成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如铁、铜等;稀有气体,如氦、氖气等;非金属固体单质,如硫、白磷等。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1、离子定义: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粒子。
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带负电的粒子。
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的粒子。
微粒性质:微粒(体积和质量)很小
一滴水中(20滴为1ml)大约有1.67*1021个水微粒。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多年才能数完。每个水微粒的质量大约是3*10-26 kg。
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现象也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吗?
微粒性质:微粒在不断运动
微粒性质:微粒间有一定空隙
拓展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注射器装有空气和装有水时都可挤压,且装有空气时的注射器比装有水时的更易推压。
结论:气体物质微粒间的空隙比液体、固体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容易压缩。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的微粒不同。
微粒性质:构成微粒相同,则物质的性质相同;构成微粒不同,则物质的性质不同。
微粒的性质1、微粒(体积和质量)很小。2、微粒在不断运动。3、微粒间有一定空隙;气体物质微粒间的空隙比液体、固体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容易压缩。4、构成微粒相同,则物质的性质相同;构成微粒不同,则物质的性质不同。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很小;都不停运动;都有间隔;都存在相互作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
氢气、水、酒精都含有氢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都含有碳原子,都是碳元素的原子。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原子与元素的区别?
原子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种原子质量对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05×10-27 kg)的比值
相对原子质量 = —————————————
一个原子的质量(千克)
12 C原子质量(千克)的1/12
(1.6605×10-27千克)
化学式中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O2的式量 = H2O的式量 = Ca(OH)2的式量 =
1×2 + 16 = 18
40 + (16 + 1 )×2 = 74
[讨论交流]计算式量的要点:①“×”和“+”的应用。 同种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不同元素之间应该用“+”相连接;②化学式中如果有括号(即含有多个原子团),不要忘记乘括号外的数字(即先算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③“·”连接的应用“+”相连接。
小结:式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计算下列物质的式量 。N2 的式量=H2SO4的式量= Cu(OH)2的式量= NH4NO3的式量= C6H12O6的式量=
1× 2 + 32 + 16 × 4= 98
64+(16+1)×2 = 98
14+1× 4 + 14 + 16 × 3= 80
12× 6+ 1 ×12 +16 × 6= 180
1、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 )A.风力发电 B.焚烧秸杆 C.处理尾气 D.植树造林
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4、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5、以下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4 化学燃料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4 化学燃料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44化学燃料讲-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一学期试用版同步精品课堂上海专用pptx、可燃冰wmv、氢气的燃烧mp4、炼油厂mp4、煤的综合利用mp4、酸雨的成因和危害as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1 燃烧与灭火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4.1 燃烧与灭火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1燃烧与灭火讲pptx、泡沫灭火器原理wmv、火场逃生12字诀标清版wmv、灭火与防火wmv、燃烧条件的探索mp4、钠在氯气中燃烧as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3 溶液的酸碱性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3 溶液的酸碱性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33溶液的酸碱性讲pptx、测一些溶液的酸碱性wmv、自制酸碱指示剂mp4、酸碱指示剂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