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PPT全套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件pptx、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视频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新湘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清朝晚期,郑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 1906 年,北京卢沟桥经由河南至湖北汉口的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其后,从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前身)与京汉铁路在郑州交会,使郑州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两条铁路不仅繁荣了郑州经济,也改变了郑州城市框架。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省会。随京九、焦柳、宁西、新兖(河南新乡至山东兖州)、太焦等铁路建成,加之郑西、郑徐等高铁通车,郑州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2016年,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1. 在图 4-1 上, 将经过郑州的铁路干线用红笔描出来。2. 说一说,郑州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3. 你周边有这种因交通条件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城镇吗?说一说其发展历程。
1. 在图 4-1 上, 将经过郑州的铁路干线用红笔描出来。
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郑西高铁郑徐高铁等。
2. 说一说,郑州如何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使郑州成为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转运中心;扩大郑州的服务范围;保进郑州的经济发展,提升郑州等级,使郑州由一个小县城成为省会城市,进而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3. 你周边有这种因交通条件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的城镇吗?说一说其发展历程。
石家庄原为河北正定县下属一村庄,1907年正太铁路全线通车,当时的石家庄村东侧,成了京汉、正太两条铁路交汇点,石家庄成为交通枢纽,从而发展为大城市。石家庄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关系。
发展快,应用广,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能耗多,运费较高。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建铁路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费用高。
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运输流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大。
灵活性差,需专门铺设管道,设备投资大,仅单向运输。
交通运输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特定路线空间位移的过程。
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日趋先进,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
现代交通运输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已形成了高速度、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古代北方马匹和马车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
古代南方河湖众多水运发达水陆交通比重大相对运输成本降低
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方式各不相同
交通运输方式变革引起的时空压缩示意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使我们明显感受到“区域变小了,城市靠近了,出行便捷了”。尤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颠覆了传统空间意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深入人心,“地球村”更成为和谐大家庭。
1.截至2017年底,不含港澳台,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470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3.6万千米;铁路营运里程12.7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达2.5万千米。读图,试从交通运输线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原因。
我国东部交通线路里程长,密度大,通达度高;交通线路类型多样,形成网状交通运输格局;西部交通线路里程短、密度小,通达度较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东部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交通线路修建难度低。西部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
2. 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分为多种类型, G 代表高铁列车, Z 代表直达特快列车,D 代表动车组列车, K 代表快速列车, L 代表临时加开列车, Y 代表旅游列车。结合下表,谈一谈你对高速铁路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看法。
北京—广州不同类型列车运行对比
现在人们出行首选高铁,因为高铁比其他类型的列车耗时少、乘坐舒适、价格合理。这源于高铁的运行速度快,输送能力强,案例性能好,能源消耗少,正点率高,乘坐舒适度高。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交通运输会提高沿线地区可达性,加速区域综合发展。区域整体水平的提升,城市的发展壮大,又会促进交通运输建设。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联系。
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
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
除水运外,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例如: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在西方,罗马帝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对欧洲城市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例: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地区交通运输变化,会给地区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由于京杭运河开凿,我国南方与北方经贸联系得以加强,扬州、济宁、聊城等凭借运河得到充分发展。当运河严重淤塞后,这些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随着京沪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运输逐步取代水运,铁路沿线的城市便迅速发展壮大。
阅读材料,以扬州兴衰为例,分析交通运输变化对城镇发展影响。地处江苏省中部的扬州,南临长江,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至今近2500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成为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北宋时,扬州商业进一步繁荣,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元、明两代,随运河的几次整治,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漕运,扬州迅速繁华起来。清代前期,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著名大城市之一。自清代中叶以后,随大运河的淤塞,及社会经济环境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陆路交通发展,京杭运河大规模疏浚,使古城扬州焕发青春。随连(连云港)淮(淮安)扬(扬州)镇(镇江)高速铁路修建,扬州将进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不仅提高了可达性,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即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交通动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
陇海—兰新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贯穿我国东、中、西部 10 个省区,共与 10 多条南北向铁路交会,另有 310 国道与陇海铁路并行, 312 国道与兰新铁路并行。陇海—兰新线将东陇海经济带与中部的中原城市群、西部的关中城市群,以及兰新经济带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铁路干线为纽带的发展轴。发展轴内煤炭、水力、有色金属、农业资源丰富,能源、电力、有色冶金、轻纺、石化、装备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较为发达,已形成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若干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枢,以及徐州、开封、宝鸡、天水等一批工业和旅游城市。陇海—兰新沿线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沿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沿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还不够密切,整体发展程度不及沿海发展轴和长江经济带。
1. 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内容。
大连、烟台、青岛、上海、宁波、南通、福州等
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洛阳、郑州、徐州等
攀枝花、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
能源、电力、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等
主要农业区及综合性工业走廊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日本是个多山岛国,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下游地区。日本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在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主要工业区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 1)指出不同交通方式(高速公路、新干线、航空)随距离增加所占份额的变化。
从东京出发0~400千米内,短距离高速公路所占比重较高,随距离的增加高速公路比重下降,新干线比重上升;400~800千米内,新干线占绝对优势;800千米后,新干线比重下降,航空比重最高。
( 2)从高速公路的长度、密度、连通性等方面比较 1975 年、 1985 年、 2014 年日本高速公路布局的变化。
1975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小,密度小,连通主要城市;1985年,交通线路总长度增加,密度增大,由沿海向内陆发展,连通城市数量增多;2014年高速公路总长度大,密度大,形成网状交通运输。
( 3)日本提出在东京、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冈等主要区域城市之间实现 3小时交通圈,分析新干线在沿线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促进人员流动,加速和扩大了信息、知识、技术传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缩短出行时间;加强区域联系。
( 4)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日本资源能源短缺、国内市场狭小,交通运输发展能加强日本对外联系,缓解资源和市场问题;日本经济对交通依赖度高,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捷,促使产业向太平洋沿岸布局,形成太平洋沿岸经济带;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促进沿岸经济发展,提升运输能力,促进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
交通运输形式多,影响聚落值得说;河流交汇入海口,交通便利成聚落;北方团状南成带,陆路水运定形态;现代交通发展快,铁公沿线展成带;河海沿岸枢纽站,城镇分布连成线;路通城兴规模上,交通布局影响广。
读北京开往福州高速客运列车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题。1.图文信息反映了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 ( )①专业化 ②网络化 ③高速化 ④大型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高速公路运输突出的优点是( )A.耗能少 B.运量大 C.周转速度快 D.成本低
石家庄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人口超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据此回答3~4题。3.石家庄发展成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华北平原 B.矿产资源丰富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工农业基础好4.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B.交通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城市的兴衰C.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看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 D.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城市规模的变化
5.新能源空铁列车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水平的提高 B.市场需求量的增大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人们好奇心的驱使
新能源空铁列车是指以锂电池动力包为动力源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系统。这是一款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这种轨道交通系统无需高铁输变电设备,不会产生废气,顺应了城市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据此完成5~6题。
6.未来在中国城乡、城际之间,新能源空铁列车推广应用可以( )①节约交通用地 ②消除环境污染 ③缓解交通拥堵 ④减少人们出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铁路,该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完工。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川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简述川藏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
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完善铁路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方式,手提肩扛,拓展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布局原则,交通区位分析,极度繁荣,发展停滞,焕发青春,汽车站,火车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史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货物特点,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