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河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批考古发掘成果展示了河北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A.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B.错金博山炉C.邢窑双鱼瓶D.铜鎏金长信宫灯2.某药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反应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3.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有关炼铁的记载:“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下列关于炼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礁”应是由煤制得的焦炭C.文中的“矿”指的是炼铁原料 D.炼铁得到的产品铁碳合金不易生锈4.我国古代用炉甘石炼锌,主要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极性分子B.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C.基态原子能级上电子数为D.晶体为离子晶体5.中学几种常用的仪器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仪器①不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B.仪器②可以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仪器③可以用来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D.仪器④在使用时应该从a口进水6.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X B.的电子式为C.X的单质能溶于强碱溶液 D.基态Y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7.202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点击化学(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学合成)和生物正交化学”的三位科学家。点击化学的概念对化学合成领域有很大的贡献。点击化学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循环中是中间产物之一B.上述循环中只断裂和形成极性键C.该过程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铜改变了反应历程,但不改变总反应的焓变8.是一种活性催化剂,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一种制备的方法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解”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加快溶解B.“合成”中加入氨水过量,会生成酸式盐C.“系列操作”需要酒精灯、蒸馏烧瓶等仪器D.采用“重结晶”可提纯产品9.氧化亚铜是一种纳米材料。工业制备原理之一:。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和发生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平衡后,再充入少量,平衡转化率降低C.平衡后,增大质量,平衡向右移动D.建立平衡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至二者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相R位于同主族,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药物G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Z>R>W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R>Z>YC.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D.由Z、R、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一种化学键11.我国科学家首次探索的碱性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溶液的浓度增大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充电时,铜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D.充电时,当阴极质量净增时,理论上转移电子12.常温下,分别取相等的盐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至,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溶液加水稀释时的变化B.溶液中:C.加水稀释对应的溶液,水电离出的增大D.常温下,该溶液中的电离度为40%13.是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放电过程会产生如图所示的立方晶胞,晶胞参数为,设l号原子坐标参数为,3号原子坐标参数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面心的所围成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B.B.的配位数为8C.2号原子坐标参数为D.该晶胞的密度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7分。14.(14分)是中学常用的试剂,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应用。(l)利用制备无水氯化铁的方法如图。①c制备无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②b中加入足量,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探究催化分解,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30%双氧水加入试剂恒温/℃收集等体积所用时间/sⅠ10.0蒸馏水25Ⅱ10.0溶液25Ⅲ10.0溶液25实验结果:。实验______(填序号)可以探究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由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测定样品纯度。已知:(无色,稳定),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取样品配成溶液,准确量取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步骤2: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用力振荡,再加入溶液(过量)使完全沉淀;步骤3:向其中加入硝基苯,用力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步骤4:加入3滴溶液,用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常温下,,。①滴定终点的颜色是__________。硝基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②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则测得的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5.(14分)某研究院课题组设计合成了负极材料,简易流程如下(部分反应物、产物和条件省略):已知:常温下,。请回答下列问题:(l)实验室用固体配制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2)气体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形,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3)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操作l。①利用该装置完成操作l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答一条)。②洗涤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4)操作3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5)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6)已知:常温下,离子浓度时认为离子已沉淀完全。完全沉淀时最低__________。16.(14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汽车的驱动能源也经历着由化石燃料到纯电动再到氢能源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裂化可得到轻质汽油和,已知:① ② ③ 则的__________。(2)燃料燃烧时存在燃烧不充分、尾气残留等问题,所以排气管会加装三元催化剂,催化反应的主要反应为 ,图1为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和的选择性的变化情况。该反应最佳的催化剂与温度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3)现有四个容器,初始压强均为,温度为T℃时进行的反应为,得到的部分数据(始表示初始物质的量、平表示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单位均为)如下表:编号容器类型初始体积始平始平始平始平甲恒温恒容2 2 0100.5乙恒容绝热2 2 0 0 丙恒温恒压2 2 0 0 丁恒温恒容2x5 0 0 ①__________。②平衡时甲、乙、丙容器中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甲、丙两个容器中:甲______(填“>”、“<”或“=”)丙。③在T℃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若平衡后再向甲容器中充入和,则甲容器中平衡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17.(15分)K是某药物的活性成分,K的结构简式为,K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2)C→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1个K分子含______个手性碳原子。(3)设计E→G、J→K的目的是__________。(4)已知:I和J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J→K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在C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既能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的结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6)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是制备阿司匹林的中间体。以邻甲基苯酚和为原料经三步制备水杨酸,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自选)。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C 【解析】邢窑双鱼瓶为唐代邢窑烧制的瓷器,主要由硅酸盐制成,C项符合题意。2.A 【解析】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酯基、碳碳双键,共4种官能团,A项错误;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项正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加聚反应,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分子中有多个饱和碳原子,不可能都共平面,D项正确。3.D【解析】炼铁涉及的主要反应有(1),(2),(3)。在反应(2)中碳既被氧化,又被还原,A项正确;煤在燃烧中提供能源,B项正确;炼铁的主要矿石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C项正确;炼铁得到的产品铁碳合金,遇潮湿空气易生锈,D项错误。4.B【解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故为极性分子,A项正确;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分子,转移电子,B项错误;1个基态原子最外层能级上电子数为2,C项正确;由和构成,其晶体为离子晶体,D项正确。5.C【解析】圆底烧瓶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A项正确;容量瓶常用于配制指定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项正确;苯和硝基苯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C项错误;使用直形冷凝管时进出水原则是下进上出,D项正确。6.C【解析】核反应方程式中质量数守恒,X的质量数,推测其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质子数比金属原子X的大2,两者应位于同一周期,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故,解得。综上分析知X为,Y为P。原子半径:,A项错误;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A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项正确;基态Y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项错误。7.B【解析】观察循环图,开始参与反应,最终生成,是催化剂,在中间生成,最终消失,它是中间产物,A项正确;图示转化中,断裂炔烃的碳碳三键中的1个键,断裂了中氮氮三键中的1个键,断裂了非极性键,B项错误;该过程总反应的实质是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C项正确;铜是点击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仅改变反应历程,D项正确。8.D【解析】氢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锰溶于水后部分水解生成氢氧化锰,加入盐酸,可抑制锰离子水解,A项错误;加入氨水,中和盐酸,氨水较多,会生成碱式盐,B项错误;依题意,磷酸锰铵晶体易溶于水,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分离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不需要蒸馏烧瓶,C项错误;采用重结晶方法可以提纯磷酸锰铵结晶水合物,D项正确。9.D【解析】气体由转化为,气体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压强始终不变,A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再充入,相当于加压,平衡不移动,即的平衡转化率不变,B项错误;氧化铜为固体,增大固体质量,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开始投入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起始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二者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10.AC【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X为氢元素,Y为碳元素,Z为氧元素,W为钠元素,R为硫元素。、、中最稳定,B项错误;、含离子键和共价键,D项错误。11.A【解析】观察图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总反应为,溶液的浓度降低,A项错误,B项正确;充电时,铜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C项正确;充电时,阴极上生成锌,,理论上转移电子,D项正确。12.BC【解析】溶液稀释100倍,增加2,曲线代表强酸稀释时的变化,代表弱酸稀释时的变化,A项错误;a、b点溶液相等,则相等,B项正确;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升高,则溶液中减小,增大,而水电离出的等于水电离出的,C项正确;,当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浓度较大时,不能近似计算,则,%%,如果近似计算,的电离度为40%,D项错误。13.BD【解析】由晶胞结构可知,位于面心的硒离子围成的空间结构为正八面体,A项正确;由晶胞结构可知的配位数为4,B项错误;2号原子在三维坐标轴的投影均为晶胞边长的,C项正确;每个晶胞中含的个数为,均在晶胞内,故该晶胞的密度为,D项错误。14.(1)①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抑制水解(2分)②(2分)(2)Ⅰ、Ⅱ(2分);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加快分解(2分)(3)①血红色(1分);防止转化成,使测得的结果偏低(2分)②%(2分);偏高(1分)【解析】(l)①在氯化氢气氛中加热氯化铁晶体,可以抑制氯化铁水解。②亚硫酰氯吸收水生成和。(2)由实验Ⅰ、Ⅱ可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氯化铁催化双氧水分解;由实验Ⅱ、Ⅲ可得出温度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3)①硝酸铁溶液呈浅黄色,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血红色。根据溶度积可知,氯化银易转化成硫氰化银。硝基苯的作用是防止氯化银转化成硫氰化银。如果氯化银部分转化成硫氰化银,消耗溶液体积偏大,测得的氯化铁质量分数偏小。②依题意,,氯化铁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5.(1)将一定质量的溶于浓盐酸中,加蒸馏水稀释至指定体积(2分)(2)正四面体(1分);(1分)(3)①过滤较快(或得到的固体较干燥等合理答案,2分)②向布氏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固体,待液体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2分)(4)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5)(2分)(6)1.25(2分)【解析】(1)四氯化锡易水解,配制溶液时需考虑防水解,即先在浓盐酸中溶解,后加水稀释。(3)①抽滤实际是减压过滤,在减压条件下,过滤较快,待到的固体较干燥。(5)碳酸锰分解生成一氧化锰和二氧化碳。(6)根据溶度积计算:。16.(1)(2分)(2)、250℃(1分);相同温度下,该催化剂效果最好,如果温度低于250℃,则催化效果会受到影响,如果温度高于250℃,则催化效果增加得不明显,且成本过高(2分)(3)①2.5(2分)②丙>甲>乙(2分);<(1分)③1.25(2分);不(2分)【解析】(3)①丁容器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与甲容器中的反应物起始浓度相等,则甲、丁容器的平衡为等效平衡,平衡后丁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为甲容器中的物质的量的2.5倍,故。②丙容器为恒压,平衡时比甲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大,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故丙容器中的转化率大于甲容器中的转化率,平衡时,乙容器中的温度比甲容器中的温度高,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故甲容器中的转化率大于乙容器中的转化率。丙容器为恒压,平衡时比甲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大,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故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大,逆反应速率比甲容器中的逆反应速率大。③根据题中信息,由甲容器中的数据列三段式:起始物质的量 2 2 0 0转化物质的量 1 1 1 0.5平衡物质的量 1 1 1 0.5根据同温同体积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代入数据解得,故平衡时、、、的分压分别为、、、,则T℃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若平衡后再向甲容器中充入和,此时压强为,、、、的分压分别为、、、,,则甲容器中平衡不移动。17.(1)(2分)(2)取代反应(1分);1(2分)(3)保护酚羟基(2分)(4)(2分)(5)13(2分);(1分)(6)(3分)【解析】(2)C→E中,溴和苯环上的氢结合生成溴化氢,发生取代反应。(3)E→G将酚羟基转化成醚键,J→K将醚键转化成酚羟基,此设计是为了保护酚羟基。(4)I和J互为同分异构体,再结合K的结构简式,可知I→J是碳碳双键和酚羟基的加成反应,形成六元环;J→K是苯环上醚键与氯化氢反应,恢复酚羟基,化学方程式如下:。(5)同分异构体含有酚羟基、甲酸酯基,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是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有3种同分异构体;第二种情况是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有10种同分异构体,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3种。核磁共振氢谱上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6)先保护羟基,后氧化甲基,最后恢复羟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七调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1_23-24化学上学期高三七调新教材版答案pdf、23-24化学上学期高三七调新教材版正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实涉及的化学反应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向100 m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