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展开
知识点一 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实质盐电离―→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c(H+)≠c(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呈碱性、酸性或中性。3.特点 4.规律
盐的类型实 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强酸强碱盐NaCl、KNO3否 中性pH=7强酸弱碱盐NH4Cl、Cu(NO3)2是NH4+、Cu2+酸性pH<7弱酸强碱盐CH3COONa、Na2CO3是CH3COO-、CO32-碱性pH>75.表示方法——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用“”号连接,产物不标“↑”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如:Cu2++2H2OCu(OH)2+2H+NH4++H2ONH3·H2O+H+(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例如Na2CO3水解:CO32-+H2OHCO3-+OH-。(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例如:FeCl3水解:Fe3++3H2OFe(OH)3+3H+。(4)水解显酸性和碱性的离子存在于同一溶液中,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6.影响因素(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的强弱。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如酸性:CH3COOH>H2CO3决定――→相同浓度的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Na2CO3)>pH(CH3COONa)。(2)外因①温度、浓度条件移动方向水解程度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升高温度右移增大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减小左移增大减小②外加物质:外加物质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取决于该物质的性质。a.外加酸碱外加物质水解程度的影响弱酸阴离子弱碱阳离子酸增大减小碱减小增大b.加能水解的盐
水解规律口诀两强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越浓越难解;加酸抑制阳,加碱抑制阴;同性相抑制,异性相促进。7盐类水解的应用应 用举 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FeCl3溶液显酸性,原因是:Fe3++3H2OFe(OH)3+3H+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H2SO4,防止Cu2+水解判断盐溶液干产物AlCl3溶液蒸干灼烧时的产物为Al2O3胶体的制取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反应:Fe3++3H2O△=====Fe(OH)3(胶体)+3H+物质的提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可加入MgO、镁粉、Mg(OH)2或MgCO3离子共存的判断Al3+与AlO2-、CO32-、HCO3-、S2-、HS-等因相互促进水解而不共存泡沫灭火器原理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发生反应为Al3++3HCO3-===Al(OH)3↓+3CO2↑作净水剂明矾可作净水剂,原理为Al3++3H2OAl(OH)3(胶体)+3H+化肥的使用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
知识点二 沉淀溶解平衡1.含义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中,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建立了溶解平衡状态。2.建立过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3.特征4.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1)表达式对于溶解平衡MmAn(s) mMn+(aq)+nAm-(aq)Ksp=cm(Mn+)·cn(Am-)(2)影响因素:只受温度影响。(3)溶度积规则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c(离子积)与Ksp的关系:5.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2)外因以AgCl(s)Ag+(aq)+Cl-(aq)ΔH>0为例外界条件移动方向平衡后c(Ag+)平衡后c(Cl-)Ksp升高温度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加水稀释正向减小减小不变加入少量AgNO3逆向增大减小不变通入HCl逆向减小增大不变通入H2S正向减小增大不变 沉淀溶解平衡的四个注意要点1.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也同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2.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大,只有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才有可比性。3.复分解反应总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若生成难溶电解质,则向着生成溶度积较小的难溶电解质的方向进行。4.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指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对应的离子浓度可求K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