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专题多套(Word版附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抽解”即缴纳进口税制度,对御街的描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1.(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三中一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恢复了中书省主决策、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主执行的三省旧制;到南宋孝宗时期,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同时宰相一般都兼枢密使。据此可知A.宋朝全面恢复唐朝制度 B.皇帝权力受到严重制约C.三省制逐渐向一省演化 D.政权更替影响制度变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恢复了三省旧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到南宋孝宗时期,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既执掌中书省事务,还兼任尚书省长官,同时宰相一般都兼枢密使,体现出三省制逐渐向一省演化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在继承唐代制度的基础上又有变化,并非全面恢复唐朝制度,排除A项;宋代三省制变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与政权更替无关,是宋朝自身对沿袭的制度进行了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年江苏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一模)下表是宋代实行的地方官员回避制度。这些规定制度名称内容亲族回避制度本族组麻以上亲,及有服外亲、无服外亲,并令回避,其余勿拘。职务回避制度所注拟外官,其五服之内于法许相容隐者,皆不得相为代,有敢妄冒居之者,以私罪论。籍贯回避制度诸注官不注寄居及本贯州;不系寄居及本贯州,而有田产物力处,亦不注。即本贯开封府者,唯不注本县。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增强了官员的责任心 D.弱化了宗法血缘关系【答案】B【解析】宋代地方官员须回避亲族、职务和籍贯等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官在政治、司法和经济等方面权势的膨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回避制度并不能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A项;强制地方官回避亲族、职务和籍贯等,于地方官员责任心的增强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仅地方官员回避制度不能弱化整个社会的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年吉林抚松县第一中学二模)宋朝规定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宫廷向朝廷索取财物,常常受到朝廷有关机构的监督,并且要求按照制度办事。这主要反映出宋代A.皇权受到有效制约 B.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C.相权逐渐走向膨胀 D.土大夫政治的日趋成熟【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皇帝的决定不当,大臣可以拒绝执行,要求按照制度办事,说明宋代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尽量通过制度来减少皇帝个人独断专行带来的危害,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有效”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相权的变化,排除C项;宋代政治制度仍然是以皇权为中心,不能反映士大夫政治的成熟,排除D项。4.(2022年辽宁锦州一模)汉唐时期,对内陆边疆地区主要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接隶属于行省,“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一变化( )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C.强化了元朝君主专制统治 D.推动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元朝对边疆和内陆的管理基本一致,这样能够推动边疆和内陆管理一体化,D项正确;相比于汉唐的册封与朝贡制度,元朝对边疆加强管理,不利于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元朝实行四等民制度,体现了民族歧视,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2022年安徽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模拟预测)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A.促进行政管理方便 B.加强军事上的控制C.便于各地经济交流 D.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以加强军事上的控制,因此选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A选项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6.(2022年河南郑州三模)“抽解”即缴纳进口税制度。《宋会要辑稿》记载:“抽解旧法十五取一,其后十取其一,又其后择其良者谓如犀象十分抽二分……舶户惧买抽买数多,所贩止是粗色杂货。”这表明宋代A.政府政策影响商品交易B.商业经营环境较为宽松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发展D.对外贸易税收系统混乱【答案】A【解析】根据“抽解旧法十五取一,其后十取其一,又其后择其良者谓如犀象十分抽二分……舶户惧买抽买数多,所贩止是粗色杂货。”可得出政府的“抽解”比例不断增加,使商人贩卖的货品成色下降,因此反映出政府政策影响到商品的交易,A项正确;从当时的政策可得出,商业环境较严格,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严格对外贸易,只是收税加重,排除C项;宋代税收有明确的规定,不能体现税收系统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7.(2022年青海西宁二模)某学者统计研究发现,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从北宋初期的8.9万人增长到北宋中期的28.57万人,占同时期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5.4%提升至6.7%。到北宋末期,江南地区的劳动力人口达到32.28万人,占比为6.9%。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A.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逐渐放缓 B.北宋初期,江南地区存在着大量隐匿人口C.北宋中期以后,江南农业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D.北宋末期,江南已成为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北宋中期到北宋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显著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推动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材料说明北宋中期以后,江南农业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北宋中期到北宋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显著增加,看不出“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逐渐放缓”,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北宋初期,江南地区存在着大量隐匿人口”,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江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口情况,而且北宋末期江南地区的人口占比为6.9%,不能说明“北宋末期,江南已成为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8.(2022年河北张家口三模)如图为南宋《咸淳临志京城图》(局部)对御街的描绘。这表明,当时临安A.城市经济功能显著增强 B.民间集市日益活跃C.工商活动摆脱政府监管 D.坊市制度趋向瓦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临安御街工商业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两方而都有很大扩展,城市经济功能得到显著增强,A项正确;民间集市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排除B项;“摆脱政府监管”表述绝对,排除C项;北宋时,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9.(2022年江西省安义中学三模)朝鲜古代哲学家奇大升与同时代的李滉进行了长达8年的 “四七之争”,李滉认为,孟子提出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发于形而上之纯理,而《礼记》中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则直接发于形而下之气,并认为气随理发;而奇大升却认为“四端”是“七情”的部分,“四七”同质、皆发于理。由此可见( )A.奇李发展了孟子的思想 B.朝鲜非常欣赏理学C.理学对朝鲜有较深影响 D.朝鲜思想学术混乱【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孟子提出的‘四端’发于形而上之纯理”“气随理发”“‘四七’同质、皆发于理”,可见二人争论的焦点与理学有关,说明理学对朝鲜有较深影响,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李滉和奇大升对孟子的主张的研究和感悟,并不能说明发展了孔孟思想,排除A项;材料说明理学对朝鲜有较深影响,而不是欣赏,争论是学术的争鸣不是思想学术混乱,排除BD项。故选C项。10.(2022年湖南长沙一中一模)如表为唐到宋各绘画题材两家人数汇总,推动唐宋绘画之变的原因主要是( ) 人物山水花鸟唐朝(上)(618一756年)40167唐朝(下)(757—841年)103415建隆元年—熙宁七年(960—1074年)563143熙宁八年一乾道三年(1075—1167年)429184A.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B.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穷理尽性的精神追求 D.多元一体的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到宋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画家人数显著增加,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描绘山水花鸟是一种格物的表现,从自然万物中寻求道理,C项正确;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不是山水花鸟画,而是以词曲、话本、风俗画为代表,排除B项;政治变革、民族交融与材料无关,排除AD两项。故选C项。 1.(2022年湖南衡阳市一中模拟预测)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 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答案】D【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宋代的财政拮据、君臣离心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初期过度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D项正确;A项描述过于笼统,排除A项;宋代有冗兵问题,因此兵力并不弱小,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费用紧张,而非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年云南曲靖市第二中学三模)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 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C.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 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己因而三司取财不己;中书视民之因,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因,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宋代实行的分权措施导致行政、民政和军政互不统属,效率低下,C项正确;分割相权可以限制相权,但是无法解决宰相擅权的问题,这是封建集权政治导致的结果,排除A项;宋朝初年实行分化事权的做法主要以积极意义为主,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主要从效率的角度上分析分化事权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年江西师大附中三模)茶产于四川,流行于江南。如图是辽代壁画《备茶图》。据图可知A.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 B.契丹族逐步封建化C.经济作物在辽国推广 D.风俗画在西域流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方的茶文化影响到北方辽国的习俗,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契丹族封建生产关系建立的信息,排除B项;辽人饮的茶不一定是本国产的,也可能是从南方购买的,排除C项;辽国主要处于中国东北,不是西域,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年湖南师大附中三模)神册六年(921年),耶律阿保机对大臣道:“凡国家庶务,钜细各殊,若宪度不明,则何以为治?群下亦何由知禁”,于是命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一举措( )A.打破了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B.基于辽境内政治经济不平衡C.反映了儒家成为治国指导思想D.旨在完善辽朝法律制度建设【答案】B【解析】据材料“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可知,契丹建国后,既有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民族,也有从事农耕业的汉人和渤海人,辽朝统治者在考虑自身情况和借鉴中原汉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地缘关系的因俗而治的双轨制,用不同的法律去治理,B项正确;蕃汉分治说明农耕和游牧文明的隔阂仍然存在,排除A项;儒家成为治国指导思想与“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不符,排除C项;这一举措根本目的是巩固辽朝统治,而不是完善辽朝法律制度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年河南商丘三模)《元史》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且“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时人赵天麟则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状况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根据“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行省的权力较大;根据“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知行省要受到中央的节制,没有独立的大权,这种权力的平衡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A项正确;消除了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行省制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故选A项。6.(2022年江西省安义中学二模)隋唐时期官营手工业系统严密,工匠分别从各州县征召或雇佣,加入匠籍,世袭不变,长役无酬。宋代官营手工业一般不再无偿征调民间服役工匠,大都采用一种介于征调和雇募之间的“差雇”制。这一变化表明( )A.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统治政策调整推动社会进步C.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提高 D.手工业经营方式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隋唐加入匠籍”宋代一般不再无偿征调民间服役之匠,大都采用一种介子征调和雇募之间的‘差雇’制可知,宋代对工匠的管理放松,工匠的待遇,身份地位提高,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情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统治政策的调整,且统治者实行的仍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中工匠身份地位的变化,不能说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年河北石家庄三模)北宋仁宗时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C.取士人数增多 D.文官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可得出材料反映出南方人才较北方更多,反映出南方经济实力强于北方,因此教育文化也强于北方 ,反映了当时经济重心的南移,A项正确;北宋政治中心在北方,排除B项;C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D项。故选A项。8.(2022年青海海东市第一中学二模)宋人“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通帖之后,男女双方要拿帖占卜问卦,看这桩婚事是否合天意。若问卦结果为吉,男女不相克,女方“回草帖”,由媒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双方家长都满意即可。这反映出当时A.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C.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D.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婚姻不仅要经过“家长之命、媒妁之言”,还要男女双方通过占卜以求得“天意”,这反映出当时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婚姻礼仪的全部程序,无法得出“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排除B项;“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年陕西千阳县中学一模)朱熹说:“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亟须重塑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 B.以伦理道德规范人的日常行为C.通过内心反省实现个人的价值 D.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忠”“孝”“恭”“敬”均属于儒家伦理道德,朱熹所说的“这个道理”,强调的是以伦理道德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B项正确;朱熹强调以伦理道德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并不意味着要重塑传统儒家文化,排除A项;“内心反省”属于王阳明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朱熹在此强调的不是社会责任,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2年辽宁大连二模)书肆(古代书店兼刻书作坊)晚唐以前多集中于洛阳、长安,固定于市,销售对象多为士大夫阶层。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街市中书肆日盛,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A.雕版印刷术推广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C.文化重心的南移 D.科举考试范围扩大【答案】B【解析】唐宋时期,兼营刻书、售书的书肆,从集中于北方城市发展到江浙等南方城市,销售对象从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民众,刻印书目从传统经典扩展到通俗文学读物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B项正确;雕版印刷术推广只是技术条件,并非书肆兴盛的根源,排除A项;文化重心的南移是南方书肆兴盛的客观环境,并非根源,排除C项;科举考试范围扩大与街市中的“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2年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市舶司,古代封建王朝设置的负责外事和外贸管理机构,宋代是市舶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市舶司设置区域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密切关系。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宋代市舶司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宋代市舶司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区域:东南沿海(广州附近)或东部沿海(泉州和明州附近)理由:宋朝由干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不通。政府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来华经商人数增多。经济重心的持续南移,南方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采茶叶、制瓷业、丝织业等中心。广州、泉州、明州均为主要海外贸易港口,造船业发达,且有指南针技术的应用。【解析】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市舶司集中区域在东南沿海(广州附近)或东部沿海(泉州和明州附近)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由干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不通。政府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来华经商人数增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的持续南移,南方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采茶叶、制瓷业、丝织业等中心。广州、泉州、明州均为主要海外贸易港口,造船业发达,且有指南针技术的应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分层训练)——【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历史统编版通用全面复习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复习讲义 ——【高考二轮复习】2023年高考历史统编版通用全面复习汇编,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辽宋夏金元的政治,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20核心素养--历史解释(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市民文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