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日本(第2课时)精品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8268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第2课时教案
展开《日本》教学方案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以及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以及文化特点。
二、教学策略
本课时为第2课时,主要内容为“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和“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日本经济发达,工业现代化水平很高,其工业发展的许多方面值得其他国家字习,根据课标要求,教材以“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为标题,引导学生认识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同时日本是一个民族性很强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密切的对外联系为日本带来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新鲜事物。所以在日本文化中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是日本的一个显著特色。
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日本品牌入手,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建筑、饮食和服饰等方面入手,直观的讲解日本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对初中学生而言,较容易理解。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观看图片,引入新课 | 【播放图片】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见的日本品牌,从而引出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征 |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日本品牌 | 激发学生兴趣
|
概括明确:日本是制造业大国。 | |||
过渡:日本的经济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它是如何发展经济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 |||
环节二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 【合作探究】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根据图片数据,探究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及特征 | 结合图片数据思考问题 |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综合思考 能力 |
概括明确: 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 |||
【找一找】 工业分布特点:
【练一练】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 原因。 工业发展变化: 给出材料,结合材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改革的措施。 | 根据地图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并思考分布特点及原因,通过材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措施 | 培养学生区域分析的能力 | |
概括明确: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措施: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 |||
环节三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 【展示材料图片】 1.由中国多民族引出日本大和民族 2.从建筑上、饮食上、服饰上的东西方融合展示日本文化的特点 3.从日本的文字、书法、建筑等领域上引导学生思考中日文化的交融 | 观看图片,理解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色 | 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事例引导学生 用地理视角思考问题 |
环节四 | 当堂练习 |
|
|
环节五 | 课堂小结 |
|
|
四、当堂练习
读日本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日本工业布局特点为( )
A. 靠近原料产地 B. 沿铁路线分布
C. 沿海分布 D. 沿河流分布
2.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B. 气候温暖,降水量大
C. 河网密布,耕地较多
D. 山地多,耕地地块小
3.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①古代建筑 ②文字 ③现代建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
【参考答案】C;D;A
五、课程小结
六、板书设计
日本
一、与世界联系紧密的工业
- 日本经济特点
- 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
- 日本工业发展措施
二、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 民族类型
- 文化特点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dl/tb_c49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
初中地理第一节 日本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a href="/dl/tb_c49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日本优秀教学设计</a>,共3页。
初中地理第一节 日本一等奖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节 日本一等奖第2课时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