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3.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第二课时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课件 课件 8 次下载
- 3.4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湘教版 (2019)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优秀ppt课件
展开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的马永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记录,相当于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马永顺算过一笔账一-这么多年, 他大约采伐了36 000多棵树。马永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成为植树模范。
思考: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 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
位于辽宁大连旅顺口区西北方的渤海中的蛇岛,距陆地最近处约 13 千米,面积仅 0.63 平方千米,无人定居。岛上植被繁盛,生活有近 2 万条单一品种的蝮蛇,称为黑眉蝮蛇。蛇岛地处东北亚候鸟迁徙的路径上,每年都有一些小型鸟类在此逗留,补充食物和能量。它们就成了岛上蝮蛇唯一的外来食源。1980 年,我国在此建立了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运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说出蛇岛上的食物链构成。2. 蛇岛上无人定居,为什么还要设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剧毒的黑眉蝮蛇呢?
2.黑眉蝮蛇是一种稀缺的毒蛇资源,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岛上缺乏淡水与食物来源,生存环境恶劣,设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减少外来的干扰,有利于加强管理,改善蝮蛇生存环境。
1.植物-昆虫-鸟雀-蝮蛇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对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
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
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早在19世纪初,工业革命和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率先倡导设立自然保护地和荒野保护区,并在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
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讨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海拔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次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誉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物种宝库”。
随着保护自然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建立自然保护区便成为各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1)国家条例: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保护区的鼻祖——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案例●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
●始建于1958年的丰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伊春市境内,属小兴安岭山地丘陵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区。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 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
(一)时事链接:国家公园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就是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努力以最大尺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五个国家公园的独特之处:三江源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华水塔)和生物多样性均彰显的地方;武夷山和海南热带雨林代表了亚热带和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武夷山还是世界遗产,其丹霞景观也是地貌学中的中国象征;大熊猫和东北虎豹则不仅是中国象征的物种多样性代表,也是这些旗舰物种栖息地生态系统的代表。
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三)问题:rtificial restratin in ur cuntry
国家公园跨省实现统一管理仍然是难点之一。因为我国的省界是依山川形便设置的,但是国家公园要求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恰恰要把被省界切分的自然区域完整地涵盖进去。
我国于 2017 年 9 月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了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目前共设立 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1. 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公园?2. 查阅资料,说一说,我国的 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都有哪些独特之处?试以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探究其设立国家公园的意义和价值。
1.合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旅游、科研、教育、娱乐机会,实现共赢。
2.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目前10个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达12.31万平方千米。三江源还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显著,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1)根据自然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分
自然生态系统 野生动物类型 张家界自然保护区 火山地貌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 地质遗迹类型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湖泊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类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湖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砂岩峰林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吉林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草原生态系统 自然遗迹类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围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 丹顶鹤
(2)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
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
(3)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级别划分
我国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分布
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和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保护了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保护植物“活化石”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自然生态系统类
保护丹霞地貌的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热带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花江源地
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天山最主要冰川集中地之一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藏羚羊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朱鹮栖息于海拔1 200~1 400 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64 年鸟类学家最后一次见到野生的朱鹮,直到 1981 年 5 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一群数量仅为 7 只的朱鹮种群,这一种群被认定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40 多年来,我国加强朱鹮救助研究,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朱鹮种群不断发展壮大,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发展到7000余只,其中陕西5000余只。
1993年人工孵化育雏获得成功1995年人工饲养子一代个体成功繁殖2000年人工饲养个体自然繁育成功2004年野化放飞试验成功
(1) 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由于人类活动,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被砍伐,适合朱鹮觅食的湿地、水田被破坏或改造为旱地,宜居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
(2)汉中朱鹮生存区域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想一想,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朱鹮保护面临的问题包括:种群扩大要求更大的良好栖息环境,与保护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现存野外种群分布过于集中;此外,近亲繁殖严重,雏鸟易发生天折,幼鸟抵抗力弱。
(3)你是否赞同在朱鹮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业?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赞成,开展旅游业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加强游客对朱鹮的了解,提高人们保护朱鹮等濒危动物的意识。不赞成,开展旅游业可能会破坏朱鹮现有的生存空间,大量游客进入不利于保护区的管理,可能造成比较多的污染,危及朱鹮的生存繁育。
为什么设立自然保护区越来越有必要?面对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问题和动植物物种灭绝呈加速的态势,设立自然保护区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significance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3.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1)保护自然本底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把地球上颇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留下来,可为今后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指出一条应遵循的途径,促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寻求科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标准,还可以预测人类活动可能引起的后果。
(2)贮备物种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更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最佳庇护所。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利用野生植物黄花蒿提取能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育种专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是中国设施条件较好的一座保存野生植物遗传种质的种子资源库。该库按国际同类库标准建设,设有-18℃、+4℃、+15℃等种子和微繁体保存库。 种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面积300平方米,建有包括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主要研究手段和实验设施,以研究热带植物种子贮藏生理和植物抗逆生理为主,可相应从事有关水分生理研究、激素和酶学研究、DNA操作以及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等的研究。 该库对云南热区及邻近东南亚国家500多种野生植物及地方性传统稻种资源、传统蔬菜资源及其野生亲缘类型进行了收集、入库和微机资料系统的建立,已保存这些种质材料4100余份;对60多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野生植物开展了微繁保存研究,建立组织培养保存系2000多份(株)。
(3)保护生物多样性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和生物群落,并能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最贵的黄花梨树,近40名保安24小时保护
(4)提供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态系统可持续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可以保障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自然保护区建设还有着明显的外部效益。
影响附近或更广区域的生态环境
(5)其他作用 自然保护区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生态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
1. 盲目开发,不断蚕食保护区土地,造成生境破碎、物种数量和种类锐减;2. 一些保护区管理机构“责权利”不对等,弱化了保护管理职能;3. 现有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野外巡护、资源监测等工作不规范。
4.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与区域内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和脱贫要求产生了很大矛盾,大大增加了地方工作的压力,也给保护区的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组成: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
【自主整理记忆】自然保护区内部结构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和鹤类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 290 种,其中 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在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内,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缓冲区是在核心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防止和减缓外界对核心区的影响和干扰,区内只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保护的前提下,外围的实验区内允许开展动植物资源的驯化、繁殖和培养、生态环境监测、科普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等活动。
(1)说出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2)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3)以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为例,议一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和意义分别有哪些?
(1)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保护区位于东经121°50'~122°05’,北纬31°25'~31°38’之间,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岛(崇明岛)的最东端。
(2)阐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3)以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为例,议一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和意义分别有哪些?
(3)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鸟类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的多重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与评估,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意义在于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部区域设置的优化,促进了保护、增值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同时,合理的功能区区划可以更好地确保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存在、确保物种(此处主要为迁徙鸟类)多样性和基因库的发展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保护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留下了天然“本底”;是迁徙鸟类的庇护所;有利于保持长江入海口生态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整体性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不可逆性当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超过了其自身修复能力时,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战略性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国防安全同样重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我国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完美版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程导入,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自然遗迹,鼎湖山,野生动,视野拓展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结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经济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完美版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候特点,活动思考,二代表性不同,当堂检测,真题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