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过零丁洋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3.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理解诗句含义,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至今还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虎门销烟林则徐,抗倭英雄戚继光,抗金英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文学常识
1、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元军南下时,文天祥代表宋朝与元人谈判被扣,后来逃脱出来,一再起兵抗元。兵败被俘,始终拒绝元人的威胁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2、写作背景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吟读,感知音韵美
1、读准字音
《过零丁洋》
辛弃疾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gēliáo luò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x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huáng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视频朗读欣赏
3、教师范读,读准节奏
《过零丁洋》
辛弃疾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自由朗读,读出情感
5、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首联:读出辛酸辛苦。
颔联:读出担忧凄苦。
颈联:读出惶恐孤苦。
尾联:读出文天祥与国家共存亡的一片赤胆忠心;
读出文天祥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
读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正气;
四、译读,探寻意境美
1、解释下列词语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周年。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五、赏读,感悟情感美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事?
明确: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妙在何处?
明确:“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
5、请你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 。的句式说话。
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屈原因国都破灭、无力回天而自投汨罗,以死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陆游在风吹雨打的深夜仍然想着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谭嗣同大笑着说“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革命的意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赤诚之心。
小结: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齐读)
六、中考链接
1、诗的第二联用“风飘絮”和“ 雨打萍”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答: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
“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4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过零丁洋示范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重点字读音,有节奏朗读课文,文章品析,课文赏析,整体感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杀身成仁,过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文天祥,朗读课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优质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诵读文本,理解大意赏析诗歌,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联写了两件大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