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研究热和功的关系及电流的热效应,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坚实实验基础的科学家是______;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______的单位。
2. 如图所示,课间同学们用嘴对着空矿泉水瓶口吹气,可以发出声音,这主要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若向瓶内加水,吹气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变______(填“高”或“低”)。
3. 2021年11月受极端天气的影响,一场罕见的暴雪席卷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雪花,是因为雪花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眼中。
4. 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杯口与盘子底部不密合)倒扣在蜡烛上,蜡烛火焰很快熄灭,盘中的水在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此时如图所示的装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个连通器。
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10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______ 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A。
6. 2020年12月23日7时23分,一颗火流星划过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交界处的高空,流星与稠密的大气剧烈摩擦,产生耀眼的光,犹如火球将凌晨的天空照亮。约30秒后,火流星在空中爆炸分裂成多个陨石碎块降落到大地。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找出一个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物理信息:火球将凌晨的天空照亮;
物理知识:火球能自行发光是光源。
物理信息: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C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
8. 如图所示为几位同学玩排球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同时增加
B. 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 球在空中能够运动很远的距离,是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 发球时球被击向空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B. 若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能看到正立的像
C. 若将光屏向右移动,为了使光屏仍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左移动
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10. 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丙>ρ乙
C. ρ丙>ρ乙>ρ甲
D. ρ乙>ρ甲>ρ丙
11.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 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 “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12.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机是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 超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电饭锅中的电热丝
C. 目前建成的核能发电站利用了核聚变原理
D.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13.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滑轮组拉着重450N的物体A,使它5s内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1m,水平拉力F=75N,若与地面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做的总功是150J B. 他做的有用功是450J
C.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5W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14. 晓晨进行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2
B. F2
D. 若F1-F2=F4-F3,则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如图所示,画出静止放在光滑地面上的木箱的受力示意图。
16. 甲为螺线管,乙为小磁针,丙为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请选择“+”、“-”、“N”或“S”标在图中括号内。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7. 小珠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1)如图a、b两接线柱间应接入的器材是______。(选填“灵敏电流计”、“电源”或“灯泡”)
(2)要使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可采取具体措施是______。(选填字母)
A.使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B.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竖直运动的方向
C.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D.改变磁极方向,同时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
18.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2)下表是实验记录,据此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______。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cm)
阻力臂l2(cm)
2
3
3
2
(3)改正错误后,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F1l1______F2l2。(选填“=”、“<”或“>”)
(4)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
(5)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小飞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所用电源为串联的两节新干电池,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小飞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______示数,电压表______示数(以上两空均选填“有”或“无”)。经分析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一根导线连接成正确的电路。
(2)连好电路后,小飞进行了六次实验,根据所测实验数据在U-I坐标图中描点,得到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②实验中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为______。
A.5Ω2A
B.10Ω2A
C.20Ω1A
D.30Ω1A
(3)如图丙所示是在缺少电压表的情况下,小飞重新设计的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图。L1是图甲中额定电压为2.5V的灯泡,L2是另外一个标有“2.5V1.25W”的小灯泡,请你将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和S2、断开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A;
②闭合开关S和S1、断开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小灯泡L1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0.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明测得家里的电动自行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说明书上相关参数如下。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通过测试获得如图甲、乙所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和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求:
规格
车型
26”电动自行车
整车质量
30kg
最大载重
120kg
(1)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2)该测试过程中2∼7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3)测试过程中电动自行车匀速直行时,克服阻力做功功率为多大?
21. 智能家居带给我们健康、舒适的生活,如智能马桶(图甲),某品牌智能马桶座圈的简易加热电路如图乙所示,电阻R1和R2是阻值恒定的电热丝,单刀双掷开关S2可接a或b,再通过开关S1的通断,实现“高、中、低”三种温挡的调节,其中低温挡的功率为20瓦,电阻R2为1210欧。
(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______ 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该座圈的电路相当于下列选项中的______ ;
(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多少小时?
(4)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焦耳 能量
【解析】解: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研究热和功的关系及电流的热效应,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坚实实验基础的科学家是焦耳;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作为物理量能量的单位。
故答案为:焦耳;能量。
本题根据对初中物理中几位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
出题意图是为了让同学了解物理学史。
2.【答案】振动 高
【解析】解:
(1)用嘴对着空矿泉水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若向瓶内加水,瓶内空气柱变短,吹气时空气柱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振动;高。
(1)物体越长,振动的越慢,频率越小,相应的音调越低;
(2)物体越重,振动的越慢,频率越小,相应的音调越低。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特性,难度不大。
3.【答案】凝华 漫反射
【解析】解: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雪花,是因为雪花发生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眼里。
故答案为:凝华;漫反射。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漫反射。
知道凝华概念,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可解答此题。
4.【答案】大气压 增大 不是
【解析】解: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
杯中水的高度增加,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增大。
由图可知,如图所示的装置底部相连,但上端不开口,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所以不是连通器。
故答案为:大气压;增大;不是。
(1)蜡烛的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从这里入手,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即可得到答案,
利用水柱高度的变化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即可得到水柱压强的变化情况;
(2)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为连通器。
本题考查了与大气压相关的现象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明确蜡烛燃烧造成杯内气压降低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答案】60.20.9
【解析】解:由电路图知,当S1闭合,S2、S3断开时,只有R2连入电路中,电流表测R2的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U2=I2R2=0.6A×10Ω=6V;
由电路图知,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则电路总斗地主:R=R1+R2=20Ω+10Ω=30Ω,
则电流表示数:I=UR=6V30Ω=0.2A;
由电路图知,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的示数:I'=I1+I2=UR1+I2=6V20Ω+0.6A=0.9A。
故答案为:6;0.2;0.9。
(1)当S1闭合,S2、S3断开时,只有R2连入电路中,由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电压;
(2)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流表示数;
(3)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流表示数。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分清电路连接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流星与稠密的大气剧烈摩擦,产生耀眼的光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解:从资料中可以提取物理信息:流星与稠密的大气剧烈摩擦,产生耀眼的光;物理知识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流星与稠密的大气剧烈摩擦,产生耀眼的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认真阅读资料,从中提取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信息,并确定对应的物理知识。
本题考查了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阅读思考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物理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7.【答案】C
【解析】解:
A.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约为40℃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50g=0.1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8.【答案】D
【解析】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A错误;
B、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的作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球在空中能够运动很远的距离,是因为球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了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发球时球被击向空中,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根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分析;
(2)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惯性是一种性质,惯性不是一种作用;
(4)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大小变化、物体的受力分析、惯性现象,属于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故A错误;
B、透镜右移,物距大于焦距,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不能看到正立的像,故B错误;
C、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像距变大,物距变小,为了使光屏仍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右移动,故C错误;
D、近视眼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1)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规律,可知物体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
(2)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的应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当三种物质的体积都为50cm3时,m甲=50g,m乙=35g,m丙=25g,
因为m甲>m乙>m丙,所以ρ甲>ρ乙>ρ丙。
故选:A。
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
如果题目要求只是比较这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的方法,而不需要分别算出这三种物质的密度,然后再去比较。
11.【答案】C
【解析】解:
A、煮粽子时,粽子从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B错误;
C、“粽叶飘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温度无关,所以当水温升高后,水的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液化现象、分子运动以及比热容的特性,属于综合性题目。
(1)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2)水蒸气是看不到的,小水珠形成的“白气”可以看见;
(3)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状态、种类有关。
12.【答案】A
【解析】解:(1)手机是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2)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超导体没有电阻,当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故B错误;
(3)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C错误;
(4)太阳能、风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中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越用越少,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超导体材料的电阻为零,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通过超导体,超导体不会发热,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因此电饭锅的电热丝不能使用超导体;
(3)核反应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核裂变是利用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常用的是铀核的裂变,比如核电站,利用铀核裂变放出的核能来发电。原子弹的爆炸也是铀核的裂变。核聚变是利用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常用的是氘核和氚核结合成氦核,氢弹就是利用不加控制的核聚变反应。现阶段的核裂变可以人为控制,核聚变还不能做到人为控制;
(4)能源从是否可再利用角度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像核能、化石能源等能源会随着人类的利用越来越少,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化石能源。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传递信息、超导体的利用、核反应、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等知识点。
13.【答案】AD
【解析】解:
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s=nsA=2×1m=2m;
由题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2G=0.2×450N=90N;
A、拉力F做的总功:W总=Fs=75N×2m=150J,故A正确;
B、有用功为:W有=fsA=90N×1m=90J,故B错误;
C、拉力做功的功率:P=W总t=150J5s=30W,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90J150J×100%=60%,故D正确。
故选:AD。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A求出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F做的功,根据P=W总t求出拉力F的功率
(2)由题意可知f=0.2G,据此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根据W=fsA求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为有用功,根据η=W有W总×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4.【答案】AD
【解析】解:
A、物体重力是F1,物体放入水后弹簧测力计显示物体的重力是F2,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1-F2;故A正确;
B、本实验中物体的重力是不变的,示数变化是因为受到了浮力;故B错误;
C、由丙可知,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G排液=F4-F3;故C错误;
D、若F1-F2=F4-F3,则表明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说明本次实验结果符合阿基米德原理,故D正确。
故选:AD。
利用称重法可得出浮力的大小,通过测量排出的水重也能得出浮力的大小,而这正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本题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考查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15.【答案】解:静止放在光滑地面上的木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过木箱中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出这两个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解析】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且二力为平衡力,然后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即可。
16.【答案】解:由图知,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与小磁针S极靠近的一定是N极,由此可知,条形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从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即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小磁针的N、S极指向,可以确定条形磁铁以及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的方向,进而得到电源的正负极。
此题的入手点是小磁针的N、S极,利用磁极间作用规律确定通电螺线管的NS极,利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流的流向。
17.【答案】灵敏电流计 C
【解析】解:
(1)探究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判断是否有电流用电流表测量,因为电流微弱,所以ab间安装灵敏电流表。
(2)A、使用磁性更强的磁体,只能改变电流大小,不能改变感应电流方向,故A错误;
B、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竖直运动的方向,导体没有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导体中感应电流会发生改变,故C正确;
D、改变磁极方向,同时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同时改变了两个因素,导体中感应电流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灵敏电流表;(2)C。
(1)探究感应电流是通过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来判断,所以电路中安装灵敏电流表。
(2)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感应电流方向改变,同时改变两个因素,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实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属于基础题。
18.【答案】右 不可以 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变大
【解析】解:(1)在使用此杠杆前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都要向杠杆上翘的右端调节。所以可以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也可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螺母再调节会改变杠杆重心的位置,使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又产生影响,因此不能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2)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改正错误后,最终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4)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分度值为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nG×2L=2G×3L,解得n=3,所以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3个相同的钩码;
(5)乙图,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OC;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的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拉力F变大。
故答案为:(1)右;不可以;(2)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4)3;(5)变大。
(1)实验前,应首先进行杠杆平衡调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不平衡时,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但实验过程中,螺母再调节会改变杠杆重心的位置,使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又产生影响,因此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2)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确定钩码的个数;
(5)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变短,动力变大。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及平衡条件的应用,应注意动态平衡的分析,当力臂变化时,力也会随着变化。
19.【答案】无 有 0.75WD0.52.5V×(I-0.5A)
【解析】解:(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了,电压表与灯泡、电流表、开关和电源构成通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电阻很大,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故电流表无示数;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应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由此可知电路改接如下图所示;
;
(2)①由图乙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PL=ULIL=2.5V×0.3A=0.75W;
②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1A,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1=3V-0.5V=2.5V,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大电阻R滑=U滑I滑=2.5V0.1A=25Ω,故选D;
(3)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和S2、断开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5A;
②闭合开关S和S1、断开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在步骤①中,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L2的电流,移动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I2=P2U2=1.25W2.5V=0.5A时,此时灯泡L2正常发光,其两端电压为2.5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此时灯泡L1也正常发光;
在步骤②中,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其示数为I,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由于电路连接方式不变,电阻不变,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不变,此时小灯泡L1仍正常发光,故通过L1的电流是I1=I-I2=I-0.5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P额=ULI1=2.5V×(I-0.5A)。
故答案为:(1)无;有;见解答图;(2)①0.75W;②D;(3)①0.5;③2.5V×(I-0.5A)。
(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了,电压表与灯泡、电流表、开关和电源构成通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电阻很大,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应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由此可知电路连接;
(2)①根据图乙确定灯泡额定电压对应的额定电流,利用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②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1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3)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泡L2的电流,移动滑片,直到电流表示数为灯泡L2的额定电流时,此时灯泡L2正常发光,其两端电压为2.5V,灯泡L1也正常发光;
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由于电路连接方式不变,电路中电阻不变,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计算出通过L1的电流,再利用P=UI计算出灯泡L1的额定功率。
本题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功率的计算和器材的选择及设计实验方案测功率的能力。
20.【答案】解:(1)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F=G=(m车+m人)g=(30kg+120kg)×10N/kg=1500N;
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2×50×10-4m2=0.01m2,
车对路面的压强:
p=FS=1500N0.01m2=1.5×105Pa;
(2)由F-t图象可知,在7∼12s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f=F=35N,
2∼7s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f=35N;
(3)由图象可知,电动车匀速直行时,牵引力为F=35N,行驶速度v=6m/s,
牵引力的功率P=Wt=Fst=Fv=35N×6m/s=210W,
因为电动车匀速行驶,所以克服阻力做功功率等于牵引力的功率,
故克服阻力做功功率P=210W。
答:(1)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对平直路面的压强为1.5×105Pa;
(2)该测试过程中2∼7s内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3)在电动车匀速直行过程中,电动车克服阻力做功功率为210W。
【解析】(1)该车达到最大载重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人的总重力,根据F=G=mg可求得其压力,再利用p=FS可求得对路面的压强;
(2)观察牵引力-时间图象,在7∼12s牵引力大小不变,由于电动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3)由图象读出电动车行驶的速度和牵引力,根据P=Wt=Fst=Fv求出牵引力的功率,因为电动车匀速行驶,所以克服阻力做功功率等于牵引力的功率。
本题以电动车为载体,考查了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的计算等,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
21.【答案】内能 C
【解析】解:(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
图A为R1的简单电路,图B为两电阻串联的电路,图C为两电阻并联的电路,故该座圈的电路相当于下列选项中的C;
(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的时间t=WP低温=1kW⋅h20×10-3kW=50h;
(4)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P=UI=U2R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大,为高温挡,
只闭合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根据P=UI=U2R可知此时总功率较大,为中温挡,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根据P=UI=U2R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该座圈处于低温挡时,电路的总电阻R串=U2P低温=(220V)220W=2420Ω,则R1=R串-R2=2420Ω-1210Ω=1210Ω,
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P中温=U2R1=(220V)21210Ω=40W。
故答案为:(1)内;(2)C;(3)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50小时;
(4)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为40W。
(1)座圈加热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2)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
图A为R1的简单电路,图B为两电阻串联的电路,图C为两电阻并联的电路,据此分析;
(3)根据P=Wt计算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该座圈低温挡工作的时间;
(4)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最小,根据P=UI=U2R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大,为高温挡,
只闭合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根据P=UI=U2R可知此时总功率较大,为中温挡,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最大,根据P=UI=U2R可知此时总功率最小,为低温挡;
该座圈处于低温挡时,根据P=UI=U2R可得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电阻串联的特点可得出R1的阻值,根据P=UI=U2R可得出该座圈处于中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
本题考查等效电路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等问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物理三模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共2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物理三模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共2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