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整套同步备课PPT课件+教案+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课件pptx、《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练习docx、《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学设计课题名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体系。(2)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3)知道地球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的。2.能力目标(1)通过用沙子模拟太阳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并画图帮助学生了解“星云说”,培养学生动手和画图分析的能力。(2)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进步和发展和科学探索的精神。3.德育目标(1)通过太阳系和恒星的演化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天文学的兴趣和未知欲,初步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教学重点1.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2.恒星的演化过程教学难点1.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2.恒星的演化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投影片、ppt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引入:1、太阳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又是怎样的?18 世纪,天文学家在对太阳系的研究中,发现许多行星的运动有一些共同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引入本课学习。二、讲述:1、太阳系的特点① 同向性: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② 近圆性:行星绕太阳公转轨迹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③ 共面性: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思考与讨论:这些特点可能告诉我们是什么?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如果与太阳系形成有关,就可以作为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2、太阳系的形成(一)、“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1、学说观点:太阳系是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它的直径大多可达十几光年。2、形成过程推理:①原始的太阳星云是一个扁平的、自转的气体尘埃圆盘。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② 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园盘(盘状星云阶段)。转盘内的元素通过衰变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圆盘深处。③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早期太阳形成阶段)。离中心几个天文单位之内的内盘,温度高达2000℃以上。尘埃粒子蒸发了,以至于内盘完全是气体。④ 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卫星。圆盘中心的气体崩塌收缩形成太阳。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星云学说推论的重要依据:①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同一个旋转的星云云盘,太阳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方向才会一致;②形成太阳系的行星的物质来源于同一个扁平的星云云盘,才导致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活动:把准备好的沙子分成三堆,分别制作太阳系形成三个阶段的模型:1、圆盘状星云阶段。2、早期太阳形成阶段。3、行星形成阶段。思考与讨论: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哪些学说?(二)、“灾变说”地球等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如另一颗恒星接近太阳或与太阳相撞)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思考与讨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由星云形成的一颗恒星,恒星真的能永恒吗?对于太阳这样低质量的恒星,成年期能延续100亿年。3、恒星的演化1.恒星是在相对小的体积内积聚大量的气体而构成的。恒星的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读图:恒星是如何演化的?2.恒星的演化历程3.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4.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态各异红巨星,红色,直径比太阳大10-100倍,亮度比太阳大得多埃利斯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有一颗密度很大、体积和亮度很小的白矮星。思考:白矮星在哪里?为什么看不到?黑洞的密度比白矮星大得多,在它的附近所有物质都会被吸进去。这是黑洞的想象图。思考与讨论:黑洞是个空洞吗?你能想象它看不见的原因吗?它又是怎样被发现的?超新星在超红巨星的爆炸中诞生,这是超红巨星爆炸前后的照片,星体核心(箭头指处)密度非常大。根据对红巨星和白矮星的研究,科学家描绘出了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在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其不同的形态特征。5.太阳一生的演化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核发生核聚变而产生的,太阳的内部在不断地消耗氢。图中从1至6,太阳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进入成年阶段的太阳大约可以维持100亿年的稳定状态。思考:太阳的演化经历哪些阶段?了解了太阳一生的演化后,你对宇宙有了什么新认识?宇宙是有规律地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也像恒星一样,也有诞生,成长,死亡的时候。6.大质量恒星的演化恒星的一生通过天文观测和发现,逐步证实和完善了恒星的演化理论。【设计意图】通过此讨论,让学生明白太阳的演化过程和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是有区别的。阅读:中 子 星中子星,又名波霎。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当老年恒星的质量大于8 倍太阳质量时,它就有可能变为中子星,而质量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往往只能变化为一颗白矮星。中子星并不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会进一步演化为不发光的黑矮星。中子星小得出奇,典型的中子星直径只有20千米,但密度大得惊人,1厘米3达到1亿吨甚至达到几十亿吨,且由于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引力,就连光线都是呈抛物线挣脱。脉冲星的中心压力可达到1×1028个大气压,比地心压力强3×1021倍,比太阳中心强3×1016倍。压力如此之大,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与质子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板书设计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学反思学生从一些科普书或科普影片中对于宇宙空间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宇宙中各种星系的形成以及形成过程中的特点并不是很清楚,而且天体运动和形成与学生生活有太大的距离,因此要了解宇宙中的星系有一定的困难。关于太阳系的形成也存在很多学说,形成过程中涉及更复杂的天体学,所以要让学生了解主要的学说以及重要的特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一章第二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课件ppt、第一章第二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教案doc、第一章第二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练习doc、太阳系的形成wmv、黑洞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评优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星状星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章 演化的自然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ZJ版九下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pptx、ZJ版九下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课后小练doc、ZJ版九下12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预学案doc、中子星和黑洞wmv、太阳系的形成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