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7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7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教案0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7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教案0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7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教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2016)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对于文言字词有一定积累,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加入到朗读、分析等学习活动中来,但是对于文言句子的理解和自我解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在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托物言志”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表现手法,学生还没有深入地学习此手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本文,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2、解读文章重点语句,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

    3、通过学习,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由央视主办的《朗读者》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今天,我们也来借这堂课尝试制作一期专属于我们班的《朗读者》。

     

    二、教学新课

    环节一:主题词 遇见

    1、过渡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里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时欢喜的遇见;那么,刘禹锡又是怎样遇见《陋室铭》的呢?

    屏显创作背景

    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知州,和州策知州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三间三厦,可是策知州只在城南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面江而居。刘禹锡非但不抱怨,反而写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州,于是将他的住所从城南搬到城北,并把房子从三间缩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下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州见他读书阅经,悠然自得,又把他的房子搬到城中,而且是一间仅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三次搬家,越搬越差。刘禹锡心想:这个狗官,实在不像话。想捉弄我,没门!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碑文,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2、师:刘禹锡和《陋室铭》竟然是这样的遇见。今天我们尝试用朗读来和《陋室铭》遇见。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同桌评价

    3、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今天的这篇文言文和以往的文言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预设: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特别押韵。

    4、男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文的韵脚。(师生交流韵脚)

    学生4人小组合作,从节奏、动作、形式等方面简单设计本文的朗读方案。

    5、小组展示经设计之后的朗读

    6、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节奏、重音等

     

    环节二:主题词 选择

    1、过渡语:说到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选择是一种智慧,而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结果。那么你会选择文中的哪些句子来为我们描绘这间陋室呢?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边听边画出一句描写陋室的句子,思考这一句是从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可以在句子旁边做简单批注。时间2分钟左右。

    预设: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一绿,一青,色彩鲜明,彰显“苔”“草”的色泽,也映衬出陋室环境的幽雅;“上阶”,“入帘”,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也将外景引入室内,为下文写室中人、室中事做好了铺垫。

    板书:景——幽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的人多吗?不多!但却都是鸿儒,是博学之士,儒雅之士。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既然谈笑的、往来的都是些知识渊博的贤友,“陋室”主人的德才之高,自然不言而喻。如果说,前面是借苔痕、草色写陋室环境的幽雅,那么,这两句则借来往之人写陋室的儒雅。

    板书:人——儒雅

    那刘禹锡在朋友走后,独处时,又做些什么?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琴棋书画,皆是文人雅事。刘禹锡,可做的,有演奏素琴,阅读佛经;没有的,是嘈杂的扰乱,官府文书的繁冗。一正,一反,正反结合,写出作者身居陋室的雅趣,可见其行事高雅。

    板书:事——高雅

    小结:景,幽雅;人,儒雅;事,高雅。此五句不言德馨,但却时时都在渲染德馨。一字未言“不陋”,但是,出于故意刁难的初衷,策知州所给的一间小屋,又怎能不简陋!简直简陋到了极点!然而,即使如此,刘禹锡仍然快乐面对,从容生活,在贫穷的境遇中,乐于坚守自己的信仰。就像我们熟悉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刘禹锡正是那种典型的“安于贫而乐于道”者(孔子语)。所以,陋室不陋,并非真的不陋;或者说,陋室陋在外观、物质,而美在精神、追求。

    2、表明自己的志向,作者却并不直白地表述,而是以“陋室”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样的写法叫做什么?

    板书:托物言志

    环节三:主题词 告别

    过渡语:转眼间,到了我们将要和《陋室铭》告别的时候了。告别让我们成长,告别让我们成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最豪迈的告别;“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陆游和唐琬之间最痛彻心扉的告别。此时此刻,面对《陋室铭》,结合学过的《秋词》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最想对刘禹锡说些什么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言

     

    课堂总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就是这样一个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春意盎然,一间小小的陋室又怎么可能困住自己进取的心?想想刘禹锡愤笔书写《陋室铭》时的复杂心情,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再次朗读全文——注意:“何陋之有?”要读两遍。

    今天的《朗读者》就到这儿了,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三、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如果刘禹锡先生穿越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那么他会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哪些图片,配哪些文字?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景——幽雅      不慕名利

     陋室 人——儒雅   不陋(德馨)

     事——高雅          安贫乐道

    (托 )物———————————(  )志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陋室铭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陋室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课文,预习准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