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含答案
展开惠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
生 物
一、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24分。)
1. 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核酸保存液。主要含有的成分有胍盐(破坏病毒表面的蛋白质,暴露出待测的核酸)、酚红(酸碱指示剂)、双咪唑烷(杀菌作用)、无机盐(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PH值)等组成。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你认为错误的是
A.病毒核酸保存液由红变成了黄色,保存液可能被细菌等污染
B.病毒核酸保存液中的无机盐保证病毒核酸在短时间内不会裂解
C.病毒核酸保存液有利于核酸检测和防止被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D.病毒核酸保存液有利于核酸检测时快速发现病毒及核酸降解
2. 卡尔文等科学家向小球藻“饲喂”一定量的14CO2,光照30s后检测到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时发现,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光照5s时发现,放射性同时出现在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中。仅据此实验,以下推测最合理的是
A.CO2同化的第一个产物是C3 B.碳转移的路径是CO2+C5→C3→C5
C.碳转移的路径是C3+光→C5 →C6 D.碳转移的路径是C3+光→C6→C5
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与衰老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1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单独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如下表所示。
细胞来源 | 胎儿 | 中年人 | 老年人 |
增殖代数 | 50 | 20 | 2-4 |
实验2 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是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A.由实验1可知,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密切关系
B.实验1中,若细胞增殖代数明显增加,有可能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由实验2可知,细胞核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要大一些
D.由实验2可知,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4. 我国科学家黄志伟、施一公等人解开了B细胞受体(BCR)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R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
B.BCR可能与抗原识别、信息交流等功能有关
C.①中的磷脂分子由脂肪酸构成亲水的头、磷酸构成疏水的尾
D.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是细胞中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5. 硝苯地平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主要通过阻断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蛋白,抑制细胞外Ca2﹢内流,从而导致血压降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硝苯地平降压药能特异性作用于钙通道蛋白
B.Ca2+与钙通道蛋白的特殊结构位点相结合而进入细胞
C.Ca2+通过钙通道的“动力”来源于膜两侧该离子的浓度差
D.钙通道蛋白属于转运蛋白,转运Ca2+时自身构象并不改变
6. 研究发现荔枝果皮色变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的多酚类物质遇到氧气,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褐色氧化物。研究人员研究了低温条件下荔枝果皮颜色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自变量是天数,因变量是褐变指数和多酚氧 化酶活性
B.实验结果表明褐变指数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
C.适宜的温度可以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化能
D.分离叶绿素的层析液可以直接用来分离水溶性的花 色素苷
7.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或蛋白质分子结构控制生物性状
B.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情况下不能发生可遗传性状改变
C.生物体的性状不完全由基因决定,环境对性状也有重要影响
D.DNA甲基化、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8.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9. 关于遗传物质DNA及其结构的经典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向细胞提取物添加酶利用了“加法原理”
B.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技术
C.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是多学科、多科学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D.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10.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与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他的开创性研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优化的方法,1990年帕博成功地对一块 4 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已灭绝人种)骨头上的线粒体 DNA 进行了测序;在2010年公布了第一个尼安德特人核基因组序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特异性是确定已灭绝的人类与现代人的亲缘关系的理论依据
B.DNA分子的稳定性为获取已灭绝的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可能性
C.古人骨骸中的DNA 极易被细菌和当代人的DNA大量污染,是古基因组学的重大难题
D.与核基因组的测序分析相比,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分析难度更大、更有价值
11.研究人员从同一个体的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中分别提取它们的全部mRNA(分别记为L-mRNA和P-mRNA ),并以此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单链DNA (分别记为L-cDNA和P-cDNA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L-cDNA互补的P-mRNA中含有指导合成呼吸酶所需的mRNA
B.将P-cDNA与L-cDNA混合后,可能会有少部分形成双链DNA
C.浆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是因为缺乏编码胰岛素的相关基因
D.L-mRNA中没有能指导合成抗体的mRNA
12.孟德尔用豌豆(2n=14)进行遗传实验时,研究了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相关性状及其控制基因在染色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中每两对性状在遗传时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DDVV和ddvv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豆荚不饱满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16
C.豌豆的体细胞中只具有14条染色体,遗传物质组成简单是孟德尔成功的重要原因
D.DDgg和ddGG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重组型性状的比例为5/8
二、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4分,共16分。)
13.关于真核生物中叶绿体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一种解释: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生物蓝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胞内,在共生关系中,蓝细菌为宿主细胞完成光合作用,而宿主
细胞为其提供营养条件,即“内共生起源学说”(如图所示)。以下哪项证据不支持这一学说
A.叶绿体中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且是环状的,与蓝细菌DNA相似
B.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少数几种由叶绿体DNA指导合成,绝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
C.叶绿体核糖体的大、小亚基(组成单位)与蓝细菌的相同而与真核细胞的不同
D.叶绿体的外膜成份与真核细胞膜最相似、内膜成分与蓝细菌细胞膜最相似
14.光反应过程的发现经过了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爱默生发现:当红光和远红光一起照射时光合速率远远大于它们分别照射时光合速率的总和,即双光增益效应。据上述实验结果,希尔等人于1960年提出了双光系统的概念,把吸收长波长光的系统称为光系统Ⅰ,吸收短波长光的系统称为光系统Ⅱ,随后与两个光系统相关的两种色素蛋白复合体颗粒也被发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材料表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红光和远红光
B.两个光系统在光反应过程中的位置应该是一前一后协同发生的
C.与双光系统相关的色素蛋白复合体颗粒应该分布在叶绿体基粒中
D.爱默生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的波长(颜色),光的强度为无关变量
15.据研究,普通小麦的自然形成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过程如下。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
含7条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生殖隔离,杂种一、二通常是高度不育的
B.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为异源6倍体
C.拟二粒小麦细胞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
D.普通小麦自然形成过程中肯定有两次染色体的自然加倍发生
16.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与9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A、IB、i,和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均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物质,这类人被称为孟买型。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如图1所示)。图2是一个孟买型个体的家系图及相关个体的血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临床上将含凝集原A的称为A型,含凝集原B的称为B型,含凝集原A和凝集原B的称为AB型,凝集原A和凝集原B均不含的称为O型。
A.由图1可知:ABO血型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图2所示的家系中,5号个体一定是“孟买型”
C.图2所示的家系中,6号个体的基因型一定是HhIAIB
D.理论上A血型和B血型个体的基因型都有四种
三、简答题(共60分,以下均为必做题,所有考生都必需做答)
17.(12分)
人体内的白色脂肪组织(WAT)负责将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是个脂肪仓库;而棕色脂肪组织(BAT)则负责燃烧脂肪,可以说是个脂肪熔炉。研究发现肌苷分子从凋亡的棕色脂肪中释放,并诱导附近的棕色脂肪细胞产生热量,甚至能将本不产热的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增强燃脂能力。其生理途径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生理过程①为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时细胞内的___________(细胞器)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理过程②主要发生场所为___________,能量除了以图中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_________。
(2)Ent1和A2A、B2B均为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Ent1的功能是_________,A2A、B2B的功能是___________。
(3)连续四周给高脂饮食小鼠通过给药形式补充肌苷,以此研究肌苷对高脂饮食小鼠体重的影响。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___________。
(4)如果使用药物抑制棕色脂肪细胞的Ent1的活性,则胞外的肌苷水平则会显著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使耗氧量显著 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促进脂肪细胞耗能燃脂的效果与通过给药形式补充肌苷的效果相近,为治疗肥胖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18.(12分)
研究发现外源亚精胺能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共设置了4组:
组别 | 处理条件 |
A组 | 常温对照,叶面喷施去离子水 |
B组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C组 | 高温处理,叶面喷施去离子水 |
D组 | 高温处理,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亚精胺 |
试验共进行7d,C、D组高温处理5d后,恢复到常温后处理2d。分别于处理0d、1d、3d、5d、r-2d(常温恢复2天)时,采集功能叶用以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下。
(1)B组的处理条件是 。
(2)据图分析,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依据是 ,补充测定胞间 CO2浓度会使结果更具说服力。外源亚精胺通过 ,从而 ,防止因高温导致干旱胁迫。
(3)研究表明高温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从渗透平衡角度解释其意义是 。
(4)研究发现外源亚精胺能缓解高温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形成的影响。若要验证这一观点,请写出实验思路: 。
19.(12分)
20.最近我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转录因子KLF5(是一类蛋白质)能诱导乳腺癌细胞IGFL2-AS1和IGFL1基因的转录。同时,在炎症因子TNFα刺激下,KLF5和IGFL2-AS1可以共同诱导IGFL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分子RNA,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1)据图可知,转录因子KLF5通过 (细胞结构)进入细胞核后能特异性识别基因的 ,并与 酶结合启动基因IGFL2-AS1和IGFL1的转录过程。敲除KLF5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将明显受到 (填“促进”或“抑制”)。
(2)经研究发现,miRNA在细胞中通常与核酸酶等蛋白结合成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miRNA复合物),复合物活化后与靶RNA结合,产生RNA干扰(通过小分子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现象)。结合上图分析,miRNA干扰的机制是 。据此推测,IGFL2-AS1基因转录的RNA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会 (填“促进”或“抑制”)该过程,从而上调IGFL1的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
(3)请结合上述信息,为研发治疗乳腺癌新药提供两种新思路: 。
20.(12分)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是由异常基因(BCR-ABL融合基因)导致的一种高危白血病,图1为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形成示意图。与ABL基因(控制合成酪氨酸激酶)相比,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持续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维持细胞过度增殖、抑制细胞分化,从而促进白血病的发展。表1为两种治疗Ph+ ALL白血病药物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体内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属于 (原癌/抑癌)基因;Ph染色体是由发生在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 (填“互换”或“易位”)形成的,其结果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引起性状的变异。
(2)请写出2种诊断某白血病患者是否为Ph阳性的技术手段 (只写技术名称不写具体过程)。
(3)表1中定量检测的基因①最可能是 基因。根据表中信息,药物 的治疗更有效,依据是 。
21.(12分)
玉米(2n=20)是一年生单性花、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核基因组测序,应该测 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为F1代杂交种,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优于其纯合亲本。这种F1代杂交种不能留种,需每年从专业的种子公司购买,原因是: 。
(2)研究发现,在玉米7号染色体上存在一对控制玉米叶片色素合成的基因A、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A的植株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含有一个A的为浅绿色,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现出黄色,在幼苗期死亡;研究同时还表明,当7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后,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花粉会失去受精能力。某兴趣小组发现,在强光照射的一片深绿色叶片的玉米田中,偶然发现几株浅绿色叶片的玉米(记作植株P),植株P出现可能有三种原因:图1(环境因素引起的性状变化,基因型未改变)、图2和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变异类型角度看,图2属于 、图3属于 。
②兴趣小组选择植株P玉米进行自交(同株雌、雄花异花受粉),将所得的种子(F1)种植,在正常光照条件下生长,观察表型并统计其比例。
若 ,则是由于图1(环境因素)引起的;
若 ,则是由于图2所示的变异引起的;
若 ,则是由于图3所示的变异引起的;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24分。)
1.D 2.A 3.D 4.C 5.B 6.A 7.B 8.C 9.A 10.D 11.C 12.D
二、选择题(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题4分,共16分。)
13.B 14.A 15.C 16.B
三、简答题(共60分,以下均为必做题,所有考生都必需做答)
17.(12分)
(1)细胞凋亡(1分) 溶酶体(1分) 线粒体(1分) 储存在ATP中(1分)
(2)作为肌苷的转运蛋白,使肌苷进入(棕色脂肪)细胞)(2分,只答运输给1分) 作为肌苷的受体蛋白(识别并特异性地与肌苷结合),诱导棕色脂肪细胞产生热量)(2分,只答识别或信息交流给1分)
(3)缺少连续四周给高脂饮食小鼠喂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2分,缺少对照组给1分,其他酌情给分)
(4)提高(1分) 增加(1分)
18.(12分)
(1)常温处理,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亚精胺(2分,全对才给分)
(2)高温条件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上升(且均比常温组大)(2分) 抑制气孔导度的升高(1分) 减少水分的散失(1分)
(3)提高细胞的渗透压(1分),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防止细胞过度失水受损(1分))(2分,按点给分)
(4)取生长状况良好且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两组,培养在高温的条件下。其中一组施加外源亚精胺另一组施加等量去离子水,一段时间后从相同位置取大小相等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测量并比较叶绿素含量。(4分,高温处理1分,外源亚精胺与等量去离子水处理各1分,比较叶绿素含量1分,按点给分。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不作要求,用分光光度计或纸层析法比较色素的带宽等均不作要求)。
19.(12分)
(1)核孔(1分) 启动子(1分) RNA聚合(酶)(1分) 抑制(1分)
(2)通过诱导RISC-miRNA复合物中的核酸酶活化(1分)后使IGFL1转录的mRNA降解(1分),从而抑制其翻译(1分)过程(共3分,按点给分) 抑制(1分)
(3)设计抑制IGFL2-AS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设计抑制IGFL1基因表达(转录、翻译)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转录因子KLF5活性的药物;或研制出抑制(降低)炎症因子TNFα活性的药物(4分,任意答出一条给2分)。
20.(12分)
(1)原癌(2分) 非同源(1分) 易位(1分) 数目和排列顺序(和种类)(1分,答出一点即可)
(2)基因检测、(白血病细胞或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分析(2分,写对一个给1分)(2分)
(3)BCR-ABL融合基因(BCR-ABL基因也可)(2分) 达沙替尼(2分) 与伊马替尼相比,使用达沙替尼后相同时间内患者阳性率的降低幅度更大。(写“使用达沙替尼后患者阴性率的提高幅度更大”2分)
21.(12分)
(1)10(1分) 杂交种在自交留种时每一代中都会出现一定的纯合子(1分),并且纯合子的比例逐年增大(1分),而纯合子没有杂种优势(1分);(其他合理表述也可,如杂交种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这个品种的品质就说明是不稳定的,这样留种就没有意义。)(3分)
(2)①染色体(结构)变异(1分) 基因突变(1分)
②都是深绿色叶片(2分) 深绿色:浅绿色=1:1(2分) 深绿色:浅绿色=1:2(2分)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广东省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广东省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docx、广东省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