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数学(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38453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数学(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38453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数学(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38453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数学(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数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全集,,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全集,,所以根据补集的定义得,故选C.
【点睛】若集合的元素已知,则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时,可根据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求解.
2.是虚数单位,则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详解】,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故选.
3.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120 B.135 C.140 D.100
【答案】B
【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得到的展开式通项公式,求出,,,进而与对应的系数相乘,求出展开式中的系数.
【详解】的展开式通项公式为,
其中,,,
故二项式中的四次方项为,
即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故选:B
4.在等差数列{an}中,若a3+a5+a7+a9+a11=55,S3=3,则a5等于( )
A.5 B.6
C.7 D.9
【答案】C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转化已知条件,求得首项和公差,再求即可.
【详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
因为数列{an}是等差数列,所以a3+a5+a7+a9+a11=5a7=55,
所以a7=11,又S3=3,
所以解得
所以a5=7.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和前项和基本量的计算,属基础题.
5.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命题“函数的最小值不为”是假命题;
②“”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为假命题,则, 均为假命题;
④若命题: , ,则: ,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均值不等式判断①的正误,利用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判断②的正误,利用为假命题可知p,q至少有一个假命题判断③的正误,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判断④的正误.
【详解】对于①,设t,t≥3,
∴y=t在[3,+∞)上单调递增,
∴y=t的最小值为,
∴函数y(x∈R)的最小值不为2,是真命题,故①错误;
对于②,因为“”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根据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可知②正确;
对于③,若为假命题,则, 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故③错误;
对于④,若命题: , ,则: , 是真命题,
故选B
【点睛】本题利用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了简易逻辑与函数、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6.已知函数,则其导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求函数导数,观察图象,确定导函数的奇偶性,再利用导数确定导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详解】,
,
,
即函数为奇函数,排除B,D选项,
令,
则,
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属于中档题.
7.将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棱锥后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棱锥的体积与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比为
A. B. C. D.
【答案】C
【分析】还原三视图后,由棱锥体积公式及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截去三棱锥体积与剩下的几何体体积,进而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即SA=a,SB=b,SC=c.
由长方体,得SA,SB,SC两两垂直,
所以VA﹣SBC=SA•S△SBC=a×bc=abc,
于是VS﹣ABC=VA﹣SBC=abc.
故剩下几何体的体积V=abc﹣abc=abc,
因此,VS﹣ABC:V=1: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棱柱的体积公式及棱锥的体积公式和三视图的还原问题.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运行结果为,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 )
A. B. C. D.
【答案】B
【详解】由题意可知输出结果为S=5040,
通过第一次循环得到S=1×2=2,k=3,
通过第二次循环得到S=1×2×3=6,k=4,
通过第三次循环得到S=1×2×3×4=24,k=5,
通过第四次循环得到S=1×2×3×4×5=120,k=6,
通过第四次循环得到S=1×2×3×4×5×6=720,k=7,
通过第六次循环得到S=1×2×3×4×5×6×7=5040,k=8,
此时执行输出S=5040,结束循环,所以判断框中的条件为k>7?.
故选:B.
点睛:本题的实质是累加满足条件的数据,可利用循环语句来实现数值的累加(乘)常分以下步骤:
(1)观察S的表达式分析,确定循环的初值、终值、步长;
(2)观察每次累加的值的通项公式;
(3)在循环前给累加器和循环变量赋初值,累加器的初值为0,累乘器的初值为1,环变量的初值同累加(乘)第一项的相关初值;
(4)在循环体中要先计算累加(乘)值,如果累加(乘)值比较简单可以省略此步,累加(乘),给循环变量加步长;
(5)输出累加(乘)值.
9.某公司安排五名大学生从事四项工作,每项工作至少安排一人且每人只能安排一项工作,项工作仅安排一人,甲同学不能从事项工作,则不同的分配方案的种数为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排特殊再排一般.
【详解】若甲同学在项工作,则剩余4人安排在B、C、D三项工作中,共有种
若甲同学不在项工作,,则在C或D工作,共有种
所以共有36+96=132种,选C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属于中档题.
10.已知离心率的双曲线右焦点为,为坐标原点,以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两点,若的面积为,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C
【详解】双曲线右焦点为,为坐标原点,以为直径圆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两点,所以,则,的面积为4,可得,双曲线的离心率,可得,即,解得,选C.
点睛:由离心率的值结合可得到的值,由面积为4,通过考察三角形三边长度可得到关于的另一关系式,解方程组可求得值,在题目求解过程中用到了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该性质在有关于双曲线的题目中经常用到,建议记忆.
11.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D
【详解】由已知条件知,x=时f(x)取得最大值1,
从而有ω•﹣=2kπ+,k∈Z,即8ω=12k+4,k∈Z,
又由题意可得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满足:≥且≥,
于是有T≥,0<ω≤,满足0<12k+4≤6的正整数k的值为0,
于是ω=,
令t=x﹣,因为x∈[π,2π],得t∈[,],
由y=sint,t∈[,],
得y∈[,1],即f(x)的值域为[,1],
由于x∈[π,2π]时,不等式m﹣3≤f(x)≤m+3恒成立,
故有,
解得﹣2≤m,
即m的取值范围是[﹣2,].
故选:D.
12.若函数恰有三个极值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因为二次函数最多有一个极值点,故先分析的部分;时,令,利用参变分离将变形为,构造新函数,判断的单调性,得出结论:最多仅有两解,因此可确定:时有两个极值点,时有一个极值点. 时,利用与有两个交点时(数形结合),对应求出的范围;时,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进行分析可求出的另一个范围,两者综合即可.
【详解】由题可知,当时,令,可化为,令,则,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的图象如图所示,所以当,即时,有两个不同的解;当,令,,解得,综上,.
【点睛】分析极值点个数的时候,可转化为导函数为零时方程解的个数问题,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导数值为零就一定是极值点,还需要在该点左右两侧导数值符号相异.
二、填空题
13.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作可行域,再根据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结合图象确定最优解.
【详解】作可行域,如图,则直线过点A(1.1)时取最小值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规划求最值,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14.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且,则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进而得到,再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结果.
【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计算得到:,所以.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
故答案为128.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写法,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的应用,题目比较基础. 对于等比等差数列的小题,常用到的方法,其一是化为基本量即首项和公比或者公差,其二是观察各项间的脚码关系,即利用数列的基本性质.
15.若直线2ax-by+2=0(a>0,b>0)被圆x2+y2+2x-4y+1=0截得的弦长为4,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4
【分析】由题意可得经过圆心,可得,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它的最小值.
【详解】圆,即,表示以为圆心、半径等于2的圆.
再根据弦长为4,可得经过圆心,
故有,
求得,则,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则的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某球面上,为该球的直径,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三棱锥的体积为,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答案】
【分析】记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半径为R,点P到平面的距离为h,
利用三棱锥的体积为求得,利用为球O的直径求得球心O到平面的距离等于,求得正的外接圆半径为,再利用截面圆的性质列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依题意,记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半径为R,点P到平面的距离为h,
则由得.
又为球O的直径,因此球心O到平面的距离等于,
又正的外接圆半径为,
因此.
所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思想及锥体体积公式,还考查了转化思想及利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考查了截面圆的性质及球的表面积公式,考查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属于难题.
三、解答题
17.某市拟在高一下学期开设游泳选修课,为了了解高一学生喜欢游泳是否与性别有关,该市在某学校对100名高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
| 喜欢游泳 | 不喜欢游泳 | 合计 |
男生 |
| 10 |
|
女生 | 20 |
|
|
合计 |
|
|
|
已知在这10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欢游泳的学生的概率为.
(1)请将上述列联表补充完整;
(2)并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喜欢游泳与性别有关?并说明你的理由;
(3)若在该市男生中随机抽取5人(以频率估计概率),求抽到喜欢游泳的男生人数的数学期望.
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P(K2≥k) | 0.15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k | 2.072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79 | 10.828 |
(参考公式:,其中)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有99.9%的把握认为喜欢游泳与性别有关,理由见解析
(3)4
【分析】(1)根据这10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欢游泳的学生的概率为,求出喜欢游泳的学生人数,数据分析得到其他数据,填写列联表;
(2)在第一问基础上计算出卡方,与10.282比较后得到相应结论;
(3)先求出男生中喜欢游泳的概率,从而得到,计算出期望.
【详解】(1)因为在10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喜欢游泳的学生的概率为,
所以喜欢游泳的学生人数为人,其中女生有20人,男生有40人,
则不喜欢游泳的有40人,其中女生有30人,
列联表补充如下:
| 喜欢游泳 | 不喜欢游泳 | 合计 |
男生 | 40 | 10 | 50 |
女生 | 20 | 30 | 50 |
合计 | 60 | 40 | 100 |
(2)因为
所以有99.9%的把握认为喜欢游泳与性别有关
(3)易知,样本中有男生50人,喜欢游泳的有40人,故随机抽取一人,抽到喜欢游泳的概率P=0.8,
设在该市男生中随机抽取5人,抽到喜欢游泳的男生人数为X,则
,
故E(X)=5×0.8=4.
18.已知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
(1)求角A;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2)
【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结合,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结合范围,可求的值.
(2)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得:,解方程可得的值,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1).
由正弦定理可得:,
,
,即,
,
.
(2),,,
由余弦定理,
可得:,可得:,
解得:或(负值舍去),
.
19.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菱形,平面,为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
(Ⅱ)设,三棱锥的体积为,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
【分析】(Ⅰ) )连接交于点,连接,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
(Ⅱ)以点为原点,以方向为轴,以方向为轴,以方向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 与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Ⅰ)连接交于点,连接,则为中点,
为的中点,所以,
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Ⅱ)设菱形的边长为,
,
,则.
取中点,连接.
以点为原点,以方向为轴,以方向为轴,
以方向为轴,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
得,令,则
,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即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属于中档题题.空间向量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形,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相应直线的方向向量;(3)设出相应平面的法向量,利用两直线垂直数量积为零列出方程组求出法向量;(4)将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关系;(5)根据定理结论求出相应的角和距离.
20.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离心率,.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点的直线与该椭圆交于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
(2)或
【分析】(1)由离心率与列出方程组,求出,从而得到,求出椭圆方程;
(2)先考虑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再考虑直线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根据列出方程,求出,得到直线方程.
【详解】(1)由已知得,解得,
,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2)由(1)得.
①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的方程为,由得.
设,
,这与已知相矛盾.
②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设,联立,
消元得,
,
,
又,
,
化简得,
解得或(舍去)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
21.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对于任意的,函数在区间上总不是单调函数?若存在,求m的取值范围;否则,说明理由;
(3)求证:.
【答案】(1)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2)存在满足题意,(3)见解析.
【分析】(1)求出,对的范围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2)由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45o可求得,即可求得,又函数在区间上总不是单调函数,转化为:,恒成立,即,解不等式组即可.
(3)对赋值为,由(1)可得:当时,,所以对一切成立,令,即可得到:,问题得解.
【详解】(1),
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当时,不是单调函数.
(2)由题可得:,解得,
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
因为在区间上总不是单调函数,且,
所以,
由题意可得,恒成立,
所以,即,
解得,
(3)令,此时,所以,
由(1)可得: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
即,所以对一切成立,
因为,则有,所以
所以,命题得证.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考查了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以及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第(3)问解题的关键是由(1)得到对一切成立,从而可得,则有,所以,然后利用累乘法可证得结论,考查计算能力及转化能力,属于难题,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圆的方程为.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直线及圆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求的值.
【答案】(1),;(2) .
【解析】(1)直线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后得到直线的普通方程,根据公式代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到原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圆的极坐标方程联立,利用的几何意义求的值.
【详解】解:(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
得其普通方程为,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又∵圆的方程为,
将代入并化简得,
∴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2)将直线:,
与圆:联立,得
,
整理得,∴.
不妨记点A对应的极角为,点B对应的极角为,且.
于是,.
【点睛】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以及极坐标方程中的几何意义的应用,属于中档题型.
23.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定义域;
(2)当函数的值域为R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利用零点分段法解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由的值域为R得到能取遍所有正数,结合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得到,故,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当时,令,
即①,或②,或③,
解①得:,解②得:,解③得:,
所以定义域为;
(2)因为的值域为R,
故能取遍所有正数,
由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故,所以,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 数学(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数学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上学期11月理科数学阶段性检测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等于,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 数学(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