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7章 专题强化11 碰撞模型及拓展课件PPT
展开1.理解碰撞的种类及其遵循的规律.2.会分析、计算“滑块—弹簧”模型有关问题.3.理解“滑块—斜(曲)面”模型与碰撞的相似性,会解决相关问题.
NEIRONGSUOYIN
题型二 碰撞模型的拓展
1.碰撞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的现象.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 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
1.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1)动量守恒:p1+p2=p1′+p2′.(2)动能不增加:Ek1+Ek2≥Ek1′+Ek2′.(3)速度要符合实际情况①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前′≥v后′.②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
2.弹性碰撞的结论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碰撞为例,则有m1v1=m1v1′+m2v2′
讨论:①若m1=m2,则v1′=0,v2′=v1(速度交换);②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当m1≫m2时,v1′≈v1,v2′≈2v1;③若m1
例1 如图1所示,粗糙的水平面连接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其半径为R=0.1 m,半圆形轨道的底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0.1 kg的小球B,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0.3 kg的小球A以初速度v0=4.0 m/s开始向着小球B运动,经过时间t=0.80 s与B发生弹性碰撞,设两个小球均可以看作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小球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求:(1)两小球碰前A的速度大小vA;
解析 碰前对A由动量定理有-μMgt=MvA-Mv0解得vA=2 m/s.
(2)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解析 对A、B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则有MvA=MvA′+mvB碰撞前后总动能保持不变,
由以上两式解得vA′=1 m/s,vB=3 m/s设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为vC,以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因为B球由半圆形轨道的底端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解得FN=4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B运动到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 N.
1.(碰后速度可能性)(2020·湖南长沙市明德中学检测)质量均为1 kg的A、B两球,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速度为6 m/s,B球的速度为2 m/s,A球追B球,不久A、B两球发生了对心碰撞,以下为该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可能发生的是A.vA′=7 m/s,vB′=1 m/sB.vA′=9 m/s,vB′=-1 m/sC.vA′=5 m/s,vB′=7 m/sD.vA′=3 m/s,vB′=5 m/s
解析 两球碰撞过程中,A球在后,碰撞后若A、B同向,则A球的速度小于B球的速度,A错误;
C项中,mvA+mvB≠mvA′+mvB′,C错误;
2.(弹性碰撞)如图2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与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第一次碰撞后,A反向运动与B发生碰撞,设与B发生碰撞后,A的速度为vA2,B的速度为vB1,同样有mvA1=mvA2+MvB1
根据题意,要求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vA2≤vC1联立解得m2+4mM-M2≥0
2.模型特点(1)动量守恒:两个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机械能守恒:系统所受的外力为零或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完全弹性碰撞拓展模型,相当于碰撞结束时)
例2 (多选)如图3所示,水平光滑轨道宽度和轻弹簧自然长度均为d,两小球质量分别为m1、m2,m1>m2,m2的左边有一固定挡板.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m1、m2,当m1与m2相距最近时m1的速度为v1,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
解析 由题意结合题图可知,当m1与m2相距最近时,m2的速度为0,此后,m1在前,做减速运动,m2在后,做加速运动,当再次相距最近时,m1减速结束,m2加速结束,因此此时m1速度最小,m2速度最大,在此过程中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例3 如图4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上,另一端与滑块C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H=5 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滑块A从光滑曲面上离桌面h=1.8 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滑块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一段后从桌面边缘飞出.已知mA=1 kg,mB=2 kg,mC=3 kg,取g=10 m/s2.求:(1)滑块A与滑块B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大小;
解析 滑块A从光滑曲面上h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的过程机械能守恒,设其滑到底面的速度为v1,
滑块A与B碰撞的过程,A、B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结束瞬间具有共同速度,设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v1=(mA+mB)v2,
(2)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析 滑块A、B发生碰撞后与滑块C一起压缩弹簧,压缩的过程机械能守恒,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滑块A、B、C速度相等,设为v3,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v1=(mA+mB+mC)v3,
(3)滑块C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解析 被压缩弹簧再次恢复自然长度时,滑块C脱离弹簧,设滑块A、B的速度为v4,滑块C的速度为v5,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mB)v2=(mA+mB)v4+mCv5
解得v4=0,v5=2 m/s
“滑块—斜(曲)面”模型
例4 (多选)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距地面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mv0=(m+M)vB.mv0cs θ=(m+M)v
解析 小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时,小物块相对楔形物体静止,所以小物块与楔形物体的速度都为v,二者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全过程机械能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在小物块上升过程中,由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得mv0cs θ=(m+M)v,故A错误,B正确;
例5 (2019·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如图6所示,形状完全相同的光滑弧形槽A、B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两弧形槽相对放置,底端与光滑水平面相切,弧形槽的高度为h,弧形槽A的质量为2m,弧形槽B的质量为M.质量为m的小球,从弧形槽A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1)求小球从弧形槽A的顶端滑下后的最大速度大小;
解析 小球到达弧形槽A底端时速度最大,设小球到达弧形槽A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1,弧形槽A的速度大小为v2,小球与弧形槽A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下滑过程中,对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0,
(2)若小球从弧形槽B上滑下后还能追上弧形槽A,求M、m间所满足的关系.
解析 小球冲上弧形槽B后,上滑到最高点后再返回分离,设分离时小球速度反向,大小为v3,弧形槽B的速度为v4,整个过程二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mv1=-mv3+Mv4,二者的机械能守恒,则有
小球还能追上A,则有v3>v2解得M>3m.
3.(“滑块—斜面”模型分析)如图7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θ.一质量为m(m
解析 当系统动能最小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两球具有共同速度v共.设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小球A的速度为v0,小球A与弹簧分开后的速度为v1.从小球A碰到弹簧到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由系统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m1v0=m1v1+m2v
从小球A碰到弹簧到两球达到相同速度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故m1v0=(m1+m2)v共
1.(多选)(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1 kg、mB=2 kg,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前后A球动量的变化量为-4 kg·m/s,则A.左方是A球B.B球动量的变化量为4 kg·m/sC.碰撞后A、B两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2D.两球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由动量守恒定律知,ΔpB=-ΔpA=4 kg·m/s,B正确;
2.如图2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下端与光滑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B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现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1.8 m,小滑块的质量关系是mB=2mA,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碰后小滑块B的速度大小不可能是A.5 m/s B.4 m/sC.3 m/s D.2 m/s
若两个滑块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mB)vB′,解得vB′=2 m/s,所以碰后小滑块B的速度大小范围为2 m/s≤vB≤4 m/s,不可能为5 m/s,故选A.
4.如图3所示,一个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甲、乙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使甲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0=4 m/s,当甲物体的速度减小到1 m/s时,弹簧最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乙物体的速度为1 m/sB.紧接着甲物体将开始做加速运动C.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1∶m2=1∶4D.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
解析 根据题意得,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物体速度相同,所以此时乙物体的速度也是1 m/s,A正确;因为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甲受力向左,甲继续减速,B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v0=(m1+m2)v,解得m1∶m2=1∶3,C错误;
5.(2019·山东日照市3月模拟)A、B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轻弹簧相连接,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m
解析 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球的速度相同,对题图甲,取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M)v′
6.(多选)(2020·广东东山中学月考)如图5甲所示,一个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使A以3 m/s的速度向B运动压缩弹簧,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则有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原长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1∶2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 比Ek1∶Ek2=1∶8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此时系统动能最小,根据系统机械能
结合图像弄清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同,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仍然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因此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物块均减速,在t3时刻,两物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错误;
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最大,t1时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而t3时刻处于伸长状态,故A错误;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t=0时刻和t=t1时刻系统总动量相等,有m1v1=(m1+m2)v2,其中v1=3 m/s,v2=1 m/s,解得m1∶m2=1∶2,故C正确;在t2时刻A的速度为vA=-1 m/s,B的速度为vB=2 m/s,根据m1∶m2=1∶2,求出Ek1∶Ek2=1∶8,故D正确.
7.(多选)如图6所示,动量分别为pA=12 kg·m/s、pB=13 kg·m/s的两个小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线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球发生正碰,分别用ΔpA、ΔpB表示两小球动量的变化量.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正确的是A.ΔpA=-3 kg·m/s、ΔpB=3 kg·m/sB.ΔpA=-2 kg·m/s、ΔpB=2 kg·m/sC.ΔpA=-24 kg·m/s、ΔpB=24 kg·m/sD.ΔpA=3 kg·m/s、ΔpB=-3 kg·m/s
解析 碰撞问题要遵循三个规律:动量守恒定律,碰后系统的机械能不增加和碰撞过程要符合实际情况,本题属于追及碰撞,碰前,后面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否则无法实现碰撞),碰后,前面物体的动量增大,后面物体的动量减小,减小量等于增大量,所以ΔpA<0,ΔpB>0,并且ΔpA=-ΔpB,据此可排除选项D;
若ΔpA=-24 kg·m/s、ΔpB=24 kg·m/s,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 kg·m/s、pB′=37 kg·m/s
经检验,选项A、B满足碰撞遵循的三个规律.
8.如图7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的一侧是一个 弧形槽,凹槽半径为R,A点切线水平.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从A点冲上滑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v0= 时,小球能到达B点B.如果小球的速度足够大,球将从 滑块的左侧离开滑块后直接落到水平面上C.小球到达斜槽最高点处,小球的速度为零D.小球回到斜槽底部时,小球速度方向可能向左
当小球速度足够大,从B点离开滑块时,由于B点切线竖直,在B点时小球与滑块的水平速度相同,离开B点后将再次从B点落回,不会从滑块的左侧离开滑块后直接落到水平面上,B错误;
当小球到达斜槽最高点,由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mv0=(M+m)v,小球具有水平速度,故C错误;
9.(八省联考·辽宁·13)如图8所示,水平圆盘通过轻杆与竖直悬挂的轻弹簧相连,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套在轻杆上的光滑圆环从圆盘正上方高为h处自由落下,与圆盘碰撞并立刻一起运动,共同下降 到达最低点.已知圆环质量为m,圆盘质量为2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1)碰撞过程中,圆环与圆盘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ΔE;
解析 碰撞前,圆环做自由落体运动,有v12=2gh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2m)v2
(2)碰撞后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系统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W.
解析 对系统碰撞后至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10.如图9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设A以速度v0向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求:(1)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 从A压缩弹簧到A与B具有相同速度v1时,对A、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此时B与C相当于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v2,损失的机械能为ΔE,对B、C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
(2)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解析 由mv1=2mv2可知v2
解析 设物块B滑到斜面底端时速率为v1,斜面速率为v2,物块B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有3mv2-mv1=0
与弹簧作用后,物块B速度方向变为向左,速度大小不变,当物块B在劈A上达到最大高度时二者速率相同,设为v3,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3mv2+mv1=(3m+m)v3
物块B和劈A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
12.如图1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 m.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v0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满足的条件.
解析 若要物块a、b能够发生弹性碰撞,
设在a、b发生弹性碰撞前的瞬间,a的速度大小为v1,
设在a、b碰撞后的瞬间,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根据题意,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
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3章 专题强化6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3章 专题强化6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要求,课时精练,内容索引,题型一传送带模型,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答案15s,解题思路,答案0,解得t=1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11章 专题强化23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及图像问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11章 专题强化23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及图像问题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9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基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9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基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题型三电表改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