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授课ppt课件
展开课前预习请结合初高中所学诗词及过往对苏轼的了解,用简短的一段话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豪放不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踌躇满志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真率孤傲
一蓑烟雨任平生。 豁达自适
何妨吟啸且徐行。 乐观旷达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 ;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词题为“记梦”,请你围绕“梦”概括本词的内容。
十年生死两茫茫,……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短松冈。
此句中的“两茫茫”如何理解?
①“茫茫” 为全诗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 “两茫茫” 生者和死者是相同的情思和哀绪。
②将无知作有知写,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彻心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为何“不思量”,却“自难忘” ?是否矛盾呢?
①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此情无计可消除。
②“不思量”是不敢思量。直接倾诉了诗人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伤悼。
前面的“十年”是时间之长,此处的“千里”是空间之远,这便是苏轼与妻子时空相隔。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情语,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不得相逢的遗恨。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①相思之情的凄凉。满腔的哀怨和思念无处倾诉,亡妻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只能遥寄于千里之外的孤坟。
①相思之情的凄凉。
②政治失意之凄凉。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呜呼哀哉! ——《亡妻王氏墓志铭》
高二10班 刘依妍 丁凯霖
其时不过40岁,为何已是“尘满面,鬓如霜”?
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是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与世路之艰下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六字,蕴含的是时间沉浮的哀苦,是宦海失意的艰辛,也是失去挚爱的悲恸。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远在密州真的能忽还乡?品味“忽”字蕴含的感情。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①虚写,“忽”写出了梦中还乡的快捷,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透露出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
②与上阕“十年”“千里”漫长的时间及阔远的空间相照应,入梦轻快,感情却极为沉重——似喜实悲。
可能依次出现哪些人物?
①正梳妆的王弗;(昔)②十年前看王弗梳妆的苏轼;(昔)③“尘满面,鬓如霜”的苏轼。(今)
明明思念至深,为何相见却无言?为何泪千行?
这里与起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相映照。十年死别,思念至苦,夫妻相见,万言千语不知从何说起; 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敢说,面对今昔之隔,用夸张放大心中思念。 这夫妻双向的深情无隔的爱,更是在为自己伤痛,一种今昔永隔无法言说的痛。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历过或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③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未发生的,它表现的情感将一直延伸到未来。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本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年年”是过去的“十年” , “肠断处”是“千里孤坟”。生者与死者年年都是断肠人。这是双重的生死怀念,此恨绵绵无绝期。以虚写实,首尾呼应。
这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明月:夜色很好,月圆。短松冈:王弗坟墓所在地。但人亡。明月之圆反衬短松冈之人缺,苏轼与亡妻彼此孤单,彼此思念,照应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三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①以景结情。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
1. 虚实结合:上阕实写,下阕记梦和梦醒,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 虚实结合:上阕实写,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2. 以情动人: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
3. 构思精巧:从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把过去、眼前、未来与梦境融为一体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字展开描写。上片8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5句写梦中悲喜,末3句写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4. 白描手法:如话家常,却字字出自肺腑,自然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情。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邱老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悼亡诗,小结上,小结下,愿有岁月可回首,具以深情共白头,写作手法鉴赏,知识拓展,答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原文呈现,朗诵视频,作者简介,苏轼其妻,写作背景,原文再现节奏划分,读懂诗意,梦前思量怀念,梦中相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