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 (19)[人教部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8510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 (19)[人教部编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8510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 (19)[人教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 (19)[人教部编版],共4页。
1.一音多字。(读拼音,填写同音字)
mà xiáng xiōng
( )盛 投( ) ( )怀
( )易 周( ) ( )恶
( )子 吉( ) ( )奴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亭亭( )立 威( )凛凛 ( )貌堂堂
膀大腰( ) 慈眉( )目 老( )龙钟
(1)他身材粗壮,( ),像个丰硕的冬瓜。
(2)张飞( )地站在长坂坡前,一声断喝,吓退了曹操的百万雄兵。
(3)这位老爷爷( ),看上去非常亲切。
(4)几年的光景,邻家的小姐姐已经出落成一位( )的大姑娘了。
3.照样子写词语。
眼睁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哭哭啼啼: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自言自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B.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C.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D.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5.句子作坊。(按要求完成句子)
1.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绅一个个磕破了头,直淌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成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简要写出文段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6.《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别人的意见就要听取,否则后果不堪设。( )
7.《纪昌学射》阐明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 )
8.《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教会我们遇事要善于思考、冷静推断。 ( )
阅读《包公智断牛舌案》,做题。
北宋名臣包拯在天长县刚任县令时,一天一个叫刘全农民来衙门报案,原来,他早晨来到牛圈时大吃一惊:只见他家的大黄牛满口血淋淋,牛舌头不知给谁割掉了。
包公心想:这很可能是刘全的仇人干的。于是就对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
等这农民刚走,包公当即出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为确保春耕春种,保养好耕牛,严禁私自宰杀;如有病牛,须请牛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未经查验,擅自杀牛的,一律严惩不贷,一命抵一命。有举报杀牛者,官府赏银三百贯。[来源:学*科*网]
第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违犯法令擅自宰杀耕牛。
包拯看李安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李安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李安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李安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
包公顺藤摸瓜,经过细细审问,李安只得供认了自己割牛舌而又来诬告的罪状。
9.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A.刘全家的牛舌头被割,刘全来报案。B.包拯劝刘全把牛宰了。
C.李安和刘全有仇。D.包拯发布禁止宰牛的布告。
10.包拯为了引出犯人做了哪些事( )
①劝刘全杀牛 ②保证春耕春种 ③发布禁止宰牛的布告 ④审问李安[来源:学.科.网]
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③和④
11.关于对本故事的复述,下列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A.包拯查找割牛舌真凶的过程应该详细复述。( )
B.在复述过程中,应该先讲明包拯查案的思路,再复述他的做法。( )
C.李安割牛舌头的过程应该详细复述。( )
12.口语交际。
班里将要举办一次历史人物故事会,老师让大家提前准备。请你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将下面的卡片补充完整。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茂 降 胸 贸 详 凶 帽 祥 匈
2. 玉 风 相 圆 善 态 膀大腰圆 威风凛凛 慈眉善目 亭亭玉立
3. 静悄悄 白茫茫 绿油油 黑漆漆 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认认真真 开开心心 一心一意 有声有色 百发百中 自作自受[来源:学_科_网]
4.B
5.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像车轮一样。 官绅一个个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文成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很难过。
6.× 7.√ 8.√
7.《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因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8.《王戎不取道旁李》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9.A 10.C 11. √ √ ×
10.“包拯为了弄清真相”做了什么,正是整个故事的经过。整个故事是包拯用计策逼犯法人服法,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所以要逐段来概括大意。第2自然段,是包拯计策的第一步,劝刘全宰牛;第3自然段,包拯发出布告,为的是引出犯人;第5.6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包拯审问李安。可见,为引出李安,包拯先是劝刘全杀牛,紧接着发布禁止宰牛的布告,都是引出犯人的计策。
11.复述故事时,有一定的方法,要特别注意详略。次要情节可以复述得简单一些,而主要情节要讲得详细一些。包拯查找割牛舌真凶的过程,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原文有四个自然段来讲述这个过程,所以应该详细复述。所以,第(1)小题是对的。按原文顺序复述时,应该先讲明包拯查案的思路,再复述他的做法。复述时,为了叙述得更加清楚,可以先讲明包拯查案的思路,再复述他的具体做法。第(2)小题是对。李安割牛舌的过程不是故事的主要故事情节,应该简单叙述,所以第(3)小题是错的。
12.《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率兵攻打越国。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被抓到吴国当俘虏受尽了屈辱。三年后,勾践回到越国发愤图强。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于是晚上睡觉不用褥子,只铺些柴草,在屋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苦味。同时他还整顿军务,与百姓同甘共苦。在他的努力下,越国很快强大起来,最终消灭了吴国。
我的感悟: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安逸的生活中丧失了斗志。生活中,我们不但要树立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19(复习旧知+课外积累+基础预习)(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拼拼音,写词语,多音字注音并组词,看我火眼金睛辨析形近词,再组词,我会选词填空,我会补充词语,还会分类哦,我能写出下列词的近,我会改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 (17)[人教部编版],共4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语文上册 寒假作业 (12)[人教部编版],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