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精品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22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3  海陆变迁(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节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2)六大板块分布及运动所产生地理现象。本节难点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图中ABCD代表的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C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洲版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A主要包括了亚欧大陆及其邻近海域,为亚欧板块;B是唯一全部位于海洋上的板块——太平洋板块;C是包括了大洋洲及印度洋的印度洋板块;D是主要包括非洲及附近海域的非洲板块,D项正确。故选D22021521日,云南大理漾濞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4个小时后,距离漾濞县1000多公里外的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了里氏7.4级地震,引起本次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答案】A【解析】云南大理位于青藏高原边界,青海果洛州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发生地震,故选A    202012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4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   A阿拉伯海扩大 B古地中海消失 C红海出现 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答案】3C   4B【解析】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结合图示来看,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板块关系不和,互相积压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越来越高。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选:C4.读图可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然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古地中海消失,故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古地中海消失。故选:B5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答案】D【解析】印度洋板块里有较大的陆地如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等,A错误;南极洲板块内有南极洲大陆,B错误;美洲板块内有美洲大陆,C错误;太平洋板块内只是一些面积较小的岛屿,基本上是由大洋组成,D正确。故选D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C动物迁徙 D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故本题选B7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A海陆交界地带 B板块交界地带 C大洋底部 D板块内部【答案】B【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B项正确。故选B8下面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香港填海造陆 B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矿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潮起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答案】B【解析】香港填海造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不能证明海陆变迁,A项错误;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矿,说明台湾海峡在很久以前是陆地,能够证明海陆变迁,B项正确;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项错误;潮起潮落引起海岛面积变化是每天都存在的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D项错误。故选B9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日本 D印度【答案】A【解析】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因为该国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火山、地震频繁,有火山国之称,BCD错误。故选A10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下列不能作为沧海桑田证据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的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答案】A【解析】在喜马拉雅山区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以前是海洋环境,现在变成了陆地,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说明台湾海峡以前是陆地,现在成为海洋,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荷兰的围海造田,是人们将海洋变成陆地,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的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是由于地形的原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影响,海陆进行了变迁。故选A11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中国与美国的距离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A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故选C12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大陆漂移说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世界陆地都比较破碎C大西洋两岸古老底层的相似性 D青藏高原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答案】C【解析】陆地主要分别在东半球和北半球,只表明了海陆的分布特点,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A错误;世界陆地都比较破碎,表明了陆地轮廓的形状,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B错误;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说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曾经连在一起,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C正确;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D错误;故选C    2018年全球发生多次地震,其中8级以上两次,分别在阿拉斯加湾和斐济群岛。读2018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世界七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14两次8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及周边地区,频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群岛数量众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人类活动强度大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面积未来可能(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再变小【答案】13A   14D   15B【解析】13.由图可知,世界七级以上地震的震中大多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地区,A正确。印度洋沿岸、北冰洋沿岸、大西洋沿岸七级以上地震的震中分布较少,BCD错误。故选A14.板块的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易发生火山地震。群岛数量众多、位于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大都与地震无关。D正确,故选D15.地中海位于亚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在碰撞挤压,使地中海的面积不断变小,B正确。故选B1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A板块构造学 B大陆漂移说C日心说 D地心说【答案】B【解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故选B    下图为世界某自然灾害带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该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地震 C滑坡 D洪涝18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地势低洼 C板块运动 D植被破坏 【答案】17B   18C【解析】17.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图中可知,该自然灾害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故该自然灾害是地震,B符合题意。选B18.一般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故C符合题意。选C19能够解释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有煤层的原理是(   A地质力学 B海底扩张学说 C板块构造说 D大陆漂移说【答案】D【解析】能够解释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有煤层的原理是大陆飘移学说,是因为南极大陆曾经在温带地区,有大片的森林,后来由于大陆飘移到极地区,森林被冰雪掩埋,慢慢形成的煤层,故选D20.阿拉伯半岛位于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答案】B【解析】地球上共有六大板块,其中有四块陆地板块和两块海洋板块,海洋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印度洋板块则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等陆地,其余是海洋,故选B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0分)21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一般板块内部比较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__。(稳定、活跃)2分)2)安第斯山因地处板块________(碰撞挤压、拉伸断裂)地带,故其海拔处于缓慢________(上升、下降);而红海因地处板块拉伸断裂地带,故其面积处于缓慢________(增大、减小)。(3分)3)喜马拉雅山地区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山脉位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2分)4)以下不同场所躲避地震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1分)A、在家里,可躲在空间较小的卫生间    B、在室外,可躲在汽车内C、在商场,可躲在地下车库            D、在教室,可直接跳楼【答案】1稳定    活跃    2碰撞挤压    上升    增大    3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4A    【解析】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2)读图可知,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因此海拔处于缓慢上升。红海因地处板块拉伸断裂地带,故其面积处于缓慢增大。3)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4)发生地震时,在家里可以躲在空间较小的卫生间,并拿柔软的物品保护头部;在户外,要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在商场,可寻找空间较小的角落里;在教室,可躲在课桌下,抱头,不能直接跳楼。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2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B____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洲,由于位于____,地震很少发生。(3分)2C____板块,D____板块,两板块之间红海的面积会慢慢____。(3分)3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____。(1分)4)下面图片展示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D板块与____CE)板块之间,这种运动的结果是形成____。(2分)5)日本小朋友贝贝晚上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发生地震,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做_____1分)A.迅速把自己裹到被子里              B.马上冲进电梯逃跑C.站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D.迅速躲到书桌下61831716日,船员们在地中海航行时,发现西西里岛南面的地方,海水沸腾,发生隆隆的雷声,并升起了蒸汽烟柱。一周后,船员又经过这里发现这个地方新添了一座8米高的小岛,蒸汽烟柱还在喷发着。又经过了一周,发现小岛已经高出水面20多米了。奇怪的是4个月后小岛消失不见了。后来曾多次出现和消失,所以人们叫它幽灵岛。幽灵岛的多次出现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你能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吗?(5分)幽灵岛的出现说明地壳发生了____运动,地壳____使幽灵岛消失。幽灵岛位于____板块与____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多火山、地震现象。结论:幽灵岛是一个____岛(成因),它的多次出现是板块运动的结果。【答案】1)南极洲    南极    板块内部    2)印度洋    非洲    扩大(增大、增加)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C    裂谷或海洋    5D    6)上升(抬升、抬起)    下沉(下降)    亚欧(欧亚)    非洲    火山    【解析】(1)由图可知,B是南极洲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由于位于板块内部,地震很少发生。(2)由图可知,C是印度洋板块,D是非洲板块,两板块之间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地带,面积会慢慢扩大。(3) 由图可知,F太平洋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4)下面图片展示的现象是张裂运动,由图可知,最可能发生在D非洲板板块与C印度洋板块之间,这种运动的结果是形成裂谷或海洋。(5)日本小朋友贝贝险上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发生地震,他应该:迅速把自己裹到被子里,有可能窒息,A错误。电梯可能由于地震导致线路中断,B错误。.站在阳台上等待救援可能会由于强烈晃动,导致危险,C错误。迅速躲到书桌下,D正确。故选D(6)结合资料可知,曲灵岛的出现说明地壳发生了上升运动,地壳下沉使幽灵岛消失。幽灵岛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现象。结论:曲灵岛是一个火山岛,它的多次出现是板块运动的结果。23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填出图中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3分)________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板块。2)红海海域是由于地处板块____(填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地带,故其面积逐渐____(增大、减小);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填代号)板块与____(填代号)板块____(填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形成的。5分)32014311日,当地时间14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是________1分)4)科学家推测,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预计将来它将会完全消失,你认为原因是什么?1分)【答案】1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2)张裂拉伸   增大   碰撞挤压3)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4)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解析】试题解析: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据图可知:为美洲板块;为非洲板块;为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上。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红海海域由于地处板块张裂拉伸地带,故其面积逐增大;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而成。3)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因此地震频繁。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其面积在不断缩小,预计将来它将会完全消失。24读世界板块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板块名称:________。(2分)2)世界海陆分布的变化,至今仍在缓慢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西洋正在不断____(扩张或收缩),说明大西洋位于板块的____(张裂或挤压)地带。(3分)3)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也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它们分别是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地震带。(2分)【答案】1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2扩张    张裂        3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解析】读图可知,(1)由图可知,图中是以非洲大陆为中心的非洲板块,是印度洋板块。2)从板块运动方向可知,大西洋处于板块的张裂处,面积在不断扩大 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海陆的变迁,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海陆的变迁 同步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海陆的变迁 同步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图中①山脉名称是,图中A处地震发生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