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前预习)-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前课中课后同步精编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38591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前先知,课前自测,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前预习一、课前先知1 .阅读《哲学与文化》P48--P52,回答下列问题。二、课前自测2 .实践的特点包括( )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④不可捉摸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指( )A.人类的一切活动B.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C.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D.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4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探究与分享5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神州十二飞船探月是一种什么活动?6 .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实践、感觉器官、现象、外部联系、知觉、抽象的、物质性活动、主观能动性、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详解】略2.A【详解】
①②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①②③正确。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D【详解】
A:人类的一切活动既有实践活动,也有意识的活动,A说法错误。
B: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属于意识的活动,B观点不符合题意。
C: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基于改造主观世界,也有改造客观世界,C观点不符合题意。
D: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4.C【详解】
ABCD:根据教材知识,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实践活动【详解】略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移山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客观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愚公移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愚公移山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是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同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详解】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挑战与应对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前先知,课前自测,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真题回顾,易错易混,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的发展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前先知,课前自测,探究与分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