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
    • 解析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0讲 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0讲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第10讲中和反应-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讲  中和反应【学习目标】1.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要点梳理】要点一、中和反应1.概念____________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    + 2.实质:酸溶液中的____和碱溶液中的___结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______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_________重点实验   实验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现象NaOH溶液______的,滴加酚酞后溶液显______NaOH溶液中,逐渐加入稀HCl溶液,溶液______消失结论证明NaOHHCl反应和碱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理解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_________滴入稀盐酸,并_________溶液,直到溶液颜色______变成无色为止,否则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______时,溶液由碱性变为______,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生成盐和水的反应_________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要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用于医药(1)人的胃液呈_________,当胃液的pH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_______________,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普通胃病选用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胃溃疡或胃穿孔选用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含________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蚊子叮咬、蜜蜂叮咬涂________物质(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肥皂、牙膏、洗发水)马蜂、黄蜂叮咬涂________物质(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护发素、柠檬、米醋)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________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NaOH改良酸性土壤,原因____________,不利于植物生长,另外NaOH成本________ 3.处理工厂的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____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________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理解1.根据土壤的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3.服用某些碱性药物,可中和过多的胃酸,涂抹一些含碱性的物质(如氨水)的药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后所产生的痛痒感,但注意选择碱性物质时要选择弱碱,以防碱性物质________皮肤。 要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2.pH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pH<7时,溶液显________性,pH越小,酸性越________pH>7时,溶液显________性,pH越大,碱性越________pH=7时,溶液显________性。3.pH和溶液酸碱性:4.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________蘸取待测溶液____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溶液的pH值。 重点理解1.pH是溶液中所含H+的浓度或OH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H+浓度________,酸性________pH________OH的浓度________,则碱性________pH________;当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pH7,呈中性。2.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但不一定是________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但不一定是________的溶液。3.不能直接将pH试纸______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溶液会使待测溶液受到污染。4.不能先用________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________了,所测得的pH就不准确了。5.pH试纸测溶液的pH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使用。 要点四、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溶液的酸碱度对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科学实验及化工生产有许多反应必须有一定pH溶液中才能进行。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接近或等于________的土壤中才能生长。3.测定雨水的pH(酸雨的pH值小于________)能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重点理解1.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鉴别,用石蕊或酚酞。酸碱度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2.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1)酸性溶液pH小于7。向溶液中加入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酸性____,溶液的pH____,但不会增大到____(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增大到7)。 2)碱性溶液pH大于7。向溶液中加入____,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碱性____,溶液的pH____,但不会减小到____(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pH不会减小到7)。3向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起点时,pH<7,随着碱溶液的加入,pH逐渐____,当二者恰好____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碱溶液,溶液显____性,pH>74向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起点时,pH>7,随着酸溶液的加入,pH逐渐____,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____,再继续加入酸溶液,溶液显____性,pH<7【典型例题】1.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图。图中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2.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多饮碳酸型饮料,因为其中溶有较多的CO2气体,该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酸的化学式是           H2CO3,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向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所发生的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序号物质HClKMnO4CaOH2Na2CO3CH3COOH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用序号填写)。2)若要测定Na2CO3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3)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______来涂抹止痒。A.食醋(含醋酸)      B.熟石灰      C.纯碱4)上述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只写一个)                                                       2HCl+CaOH2=CaCl2+2H2O不是中和反应的复分解反应(只写一个)                                       Na2CO3+CaOH2=CaCO3↓+2NaOH【变式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个数比为11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变式2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填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有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变式3】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4.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10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NaClHCl(或氯化钠和盐酸)变式】向10ml pH=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pH4的溶液     D稀硫酸
    第十讲 中和反应·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    A5          B9        C12        D1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 酸雨就是指呈酸性的雨水D. pH0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3.下列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二者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石灰水和稀盐酸     C. 铁锈和稀硫酸    D. 镁和稀硫酸4.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Cl-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5.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所得溶液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 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 7的是(   )A. Ca(OH)2   B.  NaOH    C. SO3    D. CaO7.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8.一些国家正在使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良碱性土壤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C.改良酸性土壤       D.提高农作物产量二、填空题9.盐酸中的溶剂是          ;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会逐渐         (填增大减小);浓硫酸、烧碱都有强烈的          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腐蚀 水(或H2O 10.下图以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试分析哪个图像与哪项实验可能相对应?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3)向水中不断通二氧化碳          4)向水中加熟石灰         11.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多显碱性。小红取了少量用来吹泡泡的肥皂水,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是pH____7(填写”“”“),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化学式C20H14O4)试液,肥皂水呈_____________色。酚酞是由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12.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_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______________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_________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_________(填需要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_________13.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1)开始时________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请回答:1)试剂________,试剂________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________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A.石蕊溶液    B.铜片    C.碳酸氢钠粉末三、实验题15.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NaOH猜想三:有NaClHCl你认为猜想         不合理,其理由是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  
     

    相关试卷

    第12讲 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2讲 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2讲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第12讲化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讲 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1讲 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1讲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第11讲盐-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9讲 常见酸和碱-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09讲 常见酸和碱-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9讲常见酸和碱-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解析版doc、第09讲常见酸和碱-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练习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