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花城版七上音乐 3.2故乡的亲人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38609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花城版歌曲《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花城版歌曲《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策略,教学用具,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学《故乡的亲人》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策略】 1、通过听辨唱练议等一系列的参与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分组讨论,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音像资料、竖笛 【教材分析】 《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斯蒂芬 福斯特创作的一首思乡曲,歌曲为C大调,4/4拍,结构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一个民族风的主题和一段副歌组成,歌曲旋律朴实、优美抒情、结构简单,具有浓郁的黑人赞美歌风格。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现乡情的歌曲,引导学生在音乐得探索、感悟、联想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作品中浓浓的乡情,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 2、 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歌曲内容;理解、掌握歌曲中延长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创作手法中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 3、 在学习中锻炼学生观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在体会思乡情感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1、播放梦之旅组合演唱的《月之故乡》。(设计意图)体会思乡情绪,进行艺术熏陶,感受音乐中的情与美,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唱唱自己熟悉的表达思想的歌曲。(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二、新课教学、感知认知 1、欣赏梦之旅组合演唱的《 故乡的亲人》。(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感受。感知歌曲。 2、让学生介绍作曲家福斯特,老师补充。(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欣赏排箫演奏《故乡的亲人》旋律。(设计意图)加深旋律印象,引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A(a+aˊ) + B(b+aˊ) 4、教师钢琴范奏《故乡的亲人》旋律。(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歌曲。 5、学生跟伴奏哼唱旋律。(设计意图)熟悉并学唱歌曲。 6、歌曲处理:学习和掌握力度记号和延长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设计意图)感受音乐记号对歌曲情绪表现起的作用。 力度记号:歌曲中表示音量的强弱不同。 f (强) p(弱)m(中)mf(中强) mp(中弱) 延长记号: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可根据演唱者情感需要适当自由地延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 为了使同学们能唱齐,将统一延长二拍,和原有拍一起共三拍半。 7、完成课后习题,从中理解乐句的重复和对比的创作手法。(设计意图)体会成功的喜悦。 8、以不同形式表演歌曲。(设计意图)学生才艺展示。 9、用竖笛演奏歌曲《 故乡的亲人》的旋律,加深对歌曲中的情感体验 三、知识拓展 1、欣赏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第一乐段,请学生总结思乡作品的速度和情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思乡曲的速度和情绪。 2、学生背诵关于思乡的诗词。(设计意图)将音乐、美术、文学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对人的情感世界的理解。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折柳——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四、 课堂小结 1、总结本课,教师引出下节课内容。 2、结束本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上册旦角唱腔 京剧《白毛女》选段《欢欢喜喜过个年》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 ,新授,复习巩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 梨园奇葩(之一)粤剧《昭君出塞》选段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花城版七年级上册歌曲《校园的早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景导入,新歌教学,欣赏教学,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