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8614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8614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38614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卷
- 1.2+时间+位移(课后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试卷 0 次下载
-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前预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试卷 0 次下载
-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前预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试卷 0 次下载
-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试卷 0 次下载
-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中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优秀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优秀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26 m/sB,91 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后练1.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2.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 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 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C.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 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4. 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内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B. 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C. 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 m/s D. 运动员在第7 s内的平均速度是9.2 m/s 5. 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小明开车前往太原途中,听到导航仪提示,“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30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3公里指的是位移B. 3公里指的是路程C. 通过前方3公里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约为6 km/hD. 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一个小时 6. 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程162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A. 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能将甲车看成质点B. 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 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D. 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位移 7. 在1 000 m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 m跑道从A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平均速率为4.55 m/sB. 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 m/sC. 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91 m/sD. 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58 m/s 8. 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位移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v甲大于v乙 B. v甲小于v乙C. v甲等于v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 如图为甲、乙两质点运动的v-t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质点甲和乙的速度相同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 若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0.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时刻(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甲一定在乙的后面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11.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图像,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的平均速度最大C. 它们的平均速率相等 D. 乙的平均速度最小12.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C. 在0~2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在2~4 s内做加速运动D. 在0~4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 13. 一辆汽车沿直线单向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16m/s B. 16.3m/s C. 17.5m/s D. 18.8m/s 14.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接收。从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过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为 B. 超声波的速度为C. 物体的速度为 D. 物体的速度为 15. 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有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受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已知实验时声波传播速度约为300m/s,红外线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由于A、B距离近,红外线传播速度太快,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请根据以上数据和下面表格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红外线接受时刻0.10.20.30.40.5超声波接受时刻0.1010.2020.3030.4040.505(1)小车是靠近接收装置还是远离接收装置?请说明理由。(2)估算小车在0.4s末的瞬时速度是多少?(3)若发射和接收装置都安装在C上,信号由C发出,经小车D反射后再由C接受,这样只利用超声波信号就可以测量小车速度了。若第一个信号发射时刻为0.3s末,经过0.04s接受到反馈信号;然后在第0.5s发射了第二个信号,再经过0.06s接受到反馈信号,请根据这4个数据计算小车的瞬时速率。
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速度定义为位移比时间,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故选C。2.【答案】A【详解】A.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时间趋于无穷小时可以看做一个时间点,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A正确;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一般是不相等的。B错误;C.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指物体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物体只有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C错误;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D错误。故选A。3.【答案】B【详解】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对应的是位置,故为瞬时速度,A不符合题意.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对应的是位移,故为平均速度,B符合题意.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对应的是位置,故为瞬时速度,C不符合题意.D.小球第3s末的速度对应的是时刻,故为瞬时速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D【详解】A.运动员在百米赛跑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正确,不符合题意;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B正确,不符合题意;C.7 s末到7.1 s末时间较短,这段平均速度为9.2 m/s,近似等于7 s末的瞬时速度,C正确,不符合题意;D.7 s末到7.1 s末的平均速度不能认为是第7 s内的平均速度,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BC【详解】AB.3公里指的是实际轨迹的长度,指的是路程,A错误,B正确;C.通过前方3公里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为C正确;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公里,并不是后三公里的路段都是以这个速度行驶,到达目的地不一定需要一个小时,D错误。故选BC。6.【答案】AC【详解】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甲车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能将甲车看成质点,A正确;B.甲车、乙车的时间相同,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同,B错误;C.相同时间内甲车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C正确;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实际轨迹长度,指的是路程,D错误。故选AC。7.【答案】AD【详解】解:小明的路程为s=1000m,正好转2圈半,所以位移为:x=127.4m
故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故AD对;BC错故选AD8.【答案】A【详解】因为s-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像可知甲的斜率大于乙,可知v甲大于v乙。故选A。9.【答案】AD【详解】AB.由v-t图像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B错误;C.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D.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运动方向相反,距离越来越大,D正确;故选AD。10.【答案】AD【详解】A.由v-t图像判断速度方向的方法:v-t图像上速度为正值,则表示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若速度为负值,则表示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在时刻,由图像可看出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甲、乙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A正确;B.由于在零时刻甲和乙的位置未知, B错误;CD.在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C错误,D正确。故选AD。11.【答案】A【详解】ABD项,平均速度定义式 ,其中x代表位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t0内运动走过的位移相等,所以三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BD错误C、平均速率的公式是 ,其中s是走过的路程,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t0内的路程关系 ,所以甲的平均速率较大,而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故C错误;故选A。12.【答案】BC【详解】AB.物体在前2s内沿负方向运动,后2s内沿正方向运动,A错误,B正确;CD.在0~2 s内物体往负方向做减速运动,在2~4 s内往正方向做加速运动,C正确,D错误。故选BC。13.【答案】A【详解】根据公式可得,A正确.14.【答案】BD【详解】A.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A错误;B.由乙图可知,超声波通过位移时,所用时间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B正确;CD.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所以物体的速度为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5.【答案】(1)远离(2)3m/s (3)15m/s【详解】(1)小车远离接收装置,因为超声波接受的时间变大;(2)0.4s末的速度近似等于0.4s内的平均速度,即为(3)由题意可知,小车在两次发射信号之间运动的时间为0.2s,运动的距离为所以小车的速度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优秀课堂检测,共11页。
这是一份物理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优秀课时训练,共9页。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优秀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 s,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