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八下PPT课件+教学设计+练习题整册
初中物理12.2 滑轮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2.2 滑轮课堂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课件pptx、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同步练习doc、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docx、27斜面的作用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滑轮》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9题)1、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拉力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使重 80N 的物体 A 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移动了 1m ,物体 A 与地面间摩擦力为 30N ,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滑轮与轴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 ) A .拉力 F 为 30N B .滑轮组挂钩拉物体 A 的力为 30N C .该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3m 3、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 F 1 、 F 2 、 F 3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 2 < F 1 < F 3 B . F 1 < F 2 < F 3 C . F 2 < F 3 < F 1 D . F 3 < F 2 < F 1 4、 如图所示,物体 A 所受的重力为 130N ,滑轮所受的重力是 10N ,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34N ,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物体 B 所受的重力是( ) A . 40N B . 60N C . 12N D . 7N 5、 如图所示,重为 12N 的物体 A 放在足够长的水平台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 2N ,重为 6N 的物体 B 通过滑轮拉动物体 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A 的速度为 0.2m/s , 2min 后,物体 B 着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3N B . 1min 内绳子对物体 A 做功为 144J C . 2min 内物体 B 的重力做功为 288J D .若此时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 F 使 A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 = 8N 6、 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摩擦和绳重不计)时( ) A .沿 1 方向拉力最小 B .沿 2 方向拉力最小 C .沿 3 方向拉力最小 D .沿三个方向拉力相同 7、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連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 A . B . C . D . 8、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200N的重物G,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100N,重物被提升1m,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做的额外功是 100J B . 动滑轮的重力为 50N C . 拉力做的总功是 200J D .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是 2m 9、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9NC.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D.拉力F每秒钟做功为1.8J二、填空题(共6题)1、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沿水平方向拉动重为 20N 的物体 A ,不计滑轮重及其摩擦。当拉力 F 为 4N 时,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____N ;用这种方法使用滑轮是为了 ___________ 。 2、 如图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 G =300N ,则图中的拉力 F =_____N ;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30N ,物重 G = 300N ,拉力 F ′=_____N 。 3、 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若沿不同方向将一桶建筑材料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那么工人用的拉力 ______ 大(选填 “ ” 、 “ ” 、 “ ” 或 “ 一 样 ” )。 4、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 200N 的物体,物体在 4s 内上升 2m ,所用的拉力为 125N ,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___________m ,拉力的功率是 ___________W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___________N 。 5、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 1000N 的物体,每个滑轮重 100N ,拉力 F 为 ______N ;如果要用 275N 的拉力提升同一个重物,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应为 ______ 段。(不计摩擦和绳重) 6、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重物的重力为 300N ,绳自由端施加 200N 的拉力时,可以使物体 10s 向上匀速提升 1m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_____W (忽略绳重和摩擦)。 三、计算题(共3题)1、 用滑轮组提升重 1000N 的物体,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 312.5N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625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 1 )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 2 )重物上升的速度; ( 3 )动滑轮的重力; ( 4 )如果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 2000N 的重物,作用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多大。 2、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 200N 的拉力在 20s 内将重为 480N 的物体匀速提高 2m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 1 )动滑轮重; ( 2 )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 3 )若重物再增加 150N ,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3、 小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时 10s 匀速提升质量 20kg 的物体,物体向上移动了 2m ,此时他对绳的拉力为 120N ,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00N ; g 取 10N/kg ,求: ( 1 )所提物体的重力; ( 2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 3 )该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详解】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设物重为 G 。 A .此装置是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 F 1 = G ; B .此装置是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有 3 股,所以 ; C .使用此动滑轮时,由于动力作用在轴上,所以费一倍的力,即 F 3 =2 G ; D .此装置是斜面,可以省力,所以 F 4 < G 。 比较可知,上述装置中,最费力的是 C 。故 C 符合题意, 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2、 B 【详解】 AB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有效股数为 2 根,物体 A 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移动,物体 A 与地面间摩擦力为 30N ,故物体 A 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滑轮组挂钩拉物体 A 的力等于摩擦力,为 30N ;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滑轮与轴间摩擦,拉力 故 A 错误, B 正确; CD .根据功的原理,该滑轮组能省力但不可以省距离,因为绳端移动的距离为物体 A 移动的距离的 2 倍,所以绳端移动的距离 故 CD 错误。 故选 B 。 3、 A 【详解】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假设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f ,左滑轮为定滑轮, F 1 处于绳端,所以 F 1 = f 中滑轮为动滑轮, F 2 处于绳端,则 右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物体匀速运动,滑轮受到向左的力 2 f 等于向右的拉力 F 3 ,即 F 3 =2 f 所以 F 2 < F 1 < F 3 ,故 A 符合题意,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4、 C 【详解】由题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4N ,动滑轮重 10N ,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是相等的, B 悬空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绳子的拉力 F = G B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B 的重力 故 ABD 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 5、 ABC 【详解】 A .由图知,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n = 2 ,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绳子的拉力: 物体 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 f = F ′ = 4N 故 A 错误; B .由速度公式可得, 1min 内物体 A 移动距离 则 1min 内绳子对物体 A 做功 W A = F ′ s = 4N×12m = 48J 故 B 错误; C . 2min 内物体 A 移动距离 B 物体下降的高度 B 物体的重力做功为 故 C 错误; D .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 F 使 A 向左匀速运动,此时 A 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 4N ;此时 A 受到向左的拉力 F 、向右的绳子拉力 F ′ 和摩擦力 f 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则拉力为 故 D 正确。 故选 ABC 。 6、 D 【解析】 【详解】 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 G ,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 F 1 、 F 2 、 F 3 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故 ABC 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7、 A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 G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没有额外功。选项 A 中为动滑轮,拉力 F 1 =2 G ;选项 B 中为定滑轮,拉力 F 2 = G ;选项 C 中滑轮组有效绳子段数 n =3 ,则拉力 F 3 = ;选项 D 中有用功等于总功,斜面长为高的 2 倍,则 W 有 = W 总 Gh = F 4 s Gh=F 4 ×2 h 解得 F 4 = 。综上分析可知, F 1 最大、最费力。 故选 A 。 8、 A 【分析】 根据 W 有用 =Gh 求出有用功,根据 s=3h 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根据 W 总 =Fs 求出总功,根据 W 总 =W 有用 +W 额 求出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再根据 W 额 =G 动 h 求出动滑轮重. 【详解】 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由 3 根,即 n = 3 ,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s=3h=3 1m=3m ,故 D 错误 ;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W 有用 = Gh = 200N×1m = 200J,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 = Fs = 100N 3m = 300N, 拉力做的额外功 W 额 = W 总 W 有用 = 300J 200J = 100J, 故 A 正确, C 错误; 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由 得动滑轮的重力 G 动 = 3F G=3 100N 200N=100N, 故 B 错误. 故选 A. 9、 BD【解析】A. 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故A不正确;B. 由图可知,物体A受到3股绳子的拉力,所以受到的拉力为3F=3×3N=9N,故B正确;C. 由图可知,竖直墙受到2股绳子的拉力,所以受到的拉力为2F=2×3N=6N,故C不正确;D. 根据v=可得,每秒钟物体A移动的距离L=vt=0.2m/s×1s=0.2m,绳端移动的距离s=nL=3×0.2m=0.6m,拉力F每秒钟做功为W=Fs=3N×0.6m=1.8J,故D正确。故选BD.【点睛】(1)静止的物体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0;(2)判断出物体A和竖直墙承担拉力绳子的股数,进一步求出他们受到的拉力;(3)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每秒物体移动的距离,再根据s=nL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F每秒钟做的功.二、填空题1、 8 省力 【详解】 [1] 由图可知,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 n =2 ,则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F 1 =2 F =2×4N=8N [2]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2、 100 110 【详解】由图示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 =3 。 [1] 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拉力大小为 [2] 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 30N ,拉力大小为 3、 一样【详解】因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 ,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即 、 、 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4、 4 125 50 【详解】 [1] 根据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的绳子段数 n =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 nh =2×2m=4m [2]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 W 总 = Fs =125N×4m=500J 拉力的功率为 [3] 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G 动 = nF ﹣ G =2×125N ﹣ 200N=50N 5、 300 5 【详解】 [1] 不计摩擦和绳重,由图可知,滑轮组由 4 段绳子承担物重,则拉力大小 [2] 如果要用 275N 的拉力提升同一个重物,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所以滑轮组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应为 5 段。 6、 75% 40 【详解】 [1] 如图知,承重绳子股数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拉力做的总功 克服重物的重力做的有用工为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三、计算题1、 ( 1 ) 4 ;( 2 ) 0.5m/s ;( 3 ) 250N ;( 4 ) 562.5N 【详解】解:( 1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 可得,绳子的股数为 ( 2 )由 可得,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 由 v =4 v 物 可得,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 3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 4 )不计绳重和摩擦,每段绳子承担的力的大小为 答:( 1 )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为 4 ; ( 2 )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0.5m/s ; ( 3 )动滑轮的重力为 250N ; ( 4 )如果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 2000N 的重物,作用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562.5N 。 2、 ( 1 ) 120N ;( 2 ) 0.3m/s ;( 3 ) 250N 【详解】解:( 1 )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 n =3 ,所以绳端的拉力为 变形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G 动 =3 F - G =3×200N-480N=120N ( 2 )物体移动的速度为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 ( 3 )若重物再增加 150N ,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答:( 1 )动滑轮重为 120N ; ( 2 )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 ; ( 3 )若重物再增加 150N ,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为 250N 。 3、 ( 1 ) 200N ;( 2 ) 0.4m/s ;( 3 ) 560N 【详解】解:( 1 )货物的重力 G = mg =20kg×10N/kg=200N ( 2 )由图可知,动滑轮绕绳子股数 n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 nh =2×2m=4m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 3 )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的重力 G 动 = nF - G =2×120N-200N=40N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00N ,该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 m = nF m - G 动 =2×300N-40N=560N 答:( 1 )所提物体的重力为 200N ; ( 2 )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 0.4m/s ; ( 3 )该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 560N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公开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学习目标,滑轮的定义,想想议议,滑轮的特点,实验探究,实验小结,滑轮组,轮轴和斜面,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2 滑轮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节滑轮pptx、第2节滑轮导学案doc、第2课时滑轮组和其他简单机械教案doc、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2.2 滑轮备课课件pptPPT课件主要包含了F1F,F1G,F1f,定滑轮不能省距离,O为支点,F1l1Fl2,l1l2R,F1GF1,∴FG,F1F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