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和群落学案(不定项)
展开基础自查 明晰考位
纵 引 横 连————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答案填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边 角 扫 描————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春运期间,影响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选择性必修2 P4正文)( )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选择性必修2 P4“思考·讨论”节选)( )
3.同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选择性必修2 P8“旁栏思考”)( )
4.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选择性必修2 P9正文)( )
5.松鼠以红松、云杉等植物的种子为食,但其种群数量与食物的丰歉并不相关。(选择性必修2 P15正文)( )
6.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选择性必修2 P15正文)( )
7.群落中某一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群落物种丰富度下降。(选择性必修2 P23正文)( )
8.四大家鱼的混养就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选择性必修2 P28“与社会的联系”)( )
9.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选择性必修2 P32“科学·技术·社会”)( )
10.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白天开放。(选择性必修2 P33正文)( )
11.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选择性必修2 P40“思考·讨论”)( )
12.演替最终一定能形成森林。(选择性必修2 P40图2-12)( )
考点梳理 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18 “我不孤独”的种群与群落
考点整合 固考基
1.把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理解种群增长的两种类型
3.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要点归纳
(1)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填空)
①K值与K/2值的分析
②K值与K/2的应用
(2)关于K值的模型解读
①K值并不是种群数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________;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可能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会遭到破坏。
②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____________;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____________。
③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3)K值的四种表示方法
图中A、B、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
特别提醒
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3个“≠”
(1)λ≠增长率
λ指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λ=Nt/Nt-1)。根据Nt=N0λt,可得t年后的种群数量。而增长率指一段时间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种群增长率=(Nt-Nt-1)/Nt-1=Nt/Nt-1-Nt-1/Nt-1=λ-1。
(2)增长率≠增长速率
增长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数量,增长率是一个比值。
(3)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
①种群数量达K/2时及时捕捞可以获得可持续利用的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②种群数量达K值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4.熟记群落的结构和特征
(1)种间关系
写出A、B、C、D、E五图,a与b的种间关系: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
(2)“三看法”快速判断捕食曲线中的被捕食者
(3)空间结构
易错警示
理清群落结构的“3”个易错点
(1)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长得错落有致”误认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范畴。
(3)山坡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属于水平结构。
5.正确认识生态位
6. “三看法”判断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特别提醒
(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此时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2)演替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3)受条件制约,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不一定是森林阶段。如条件恶劣的沙漠地区,不会演替至森林阶段。
7.常用的生物调查方法汇总
8.种群密度调查“误差”分析
(1)样方法误差归纳
(2)标记重捕法误差归纳
(3)抽样检测法误差归纳
(4)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
类研真题 明考向
类型1 等级考真题体验寻趋势
1.[2022·浙江1月]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因年龄结构异常不能构成种群
B.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
C.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
D.可能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
2.[2022·浙江1月]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
B.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
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
D.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形增长
3.[2022·山东卷]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体数量约为1 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
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
C.亲体数量大于1 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
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4.[2022·广东卷]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2 全国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5.[2022·全国甲卷]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6.[2022·全国乙卷]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7.[2022·全国乙卷]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
(3)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8.[2022·全国甲卷]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9.[2021·全国乙卷]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句专练 强素养
1.深挖教材类
(1)(选择性必修2 P5“探究·实践”)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为什么强调随机取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性必修2 P13“思考·讨论”节选)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性必修2 P28“思考·讨论”节选)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性必修2 P29“拓展应用1”)《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之句。请说出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性必修2 P40“思考·讨论”节选)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性必修2 P42“思考·讨论”节选)如果去除人类活动,群落会向什么方向演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辨析类
(1)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
(4)群落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概述类
(1)[全国卷Ⅱ,31(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地老虎俗称“地蚕”,是危害辣椒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白天躲在表土内,夜间出来取食,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白天调查小地老虎幼虫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要降低小地老虎的种群密度,可采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原因分析类
(1)[2019·全国卷Ⅲ,31(2)]若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则与接种在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的菌的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调查新疆北塔山荒漠草原地带的野驴的种群密度,通常采取哪种调查方法?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________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国卷Ⅰ,改编]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初生演替与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次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江苏东台大片的盐碱荒滩被改造成了漫漫林场,即东台黄海森林公园。若自然环境不发生根本改变,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地带能不能建立起像江苏省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一样的林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探究类
(1)某同学为了模拟标记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总数,请用简洁的文字和箭头写出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某几种植物的根系之间是否存在竞争现象,请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单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践应用类
(1)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退化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恢复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________理论,恢复重建区的建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集训 提考能
题组预测一 把握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22·沧州摸底]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控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与n之间时,种群数量可能会逐渐稳定在m
B.当种群数量超过n时,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
C.当种群数量超过p时,吹绵蚧种群数量可能会稳定在p
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p
2.[2022·双鸭山一中检测]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种群数量越多,种群密度就越大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题组预测二 理解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3.[2022·济宁模拟]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图表示珠峰不同高度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随着海拔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带与高山灌木林带分布的植物类群不同,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珠峰高海拔地段出现了新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4.[2022·泉州检测](不定项选择)如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a曲线的DE段和b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表现为营养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B.a曲线曲折变化说明其对应的群落演替过程比b曲线对应的艰难而漫长
C.a和b曲线一般需经历生物入侵→成功定居→竞争平衡等过程
D.E点可代表群落演替已达顶极阶段,此时群落所处阶段可能是灌木阶段
题组预测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长句应答
类专训
5.[2022·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三期末]加拿大一枝黄花花色艳丽,曾作为观赏植物被引种至世界各地,逸生后扩散,对入侵地的农林生产以及荒地植被、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一枝黄花会影响入侵地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入侵地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变化时,用________法进行土壤采样,并用________器采集小动物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人员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轻度入侵区(Ⅰ型)、中度入侵区(Ⅱ型)和重度入侵区(Ⅲ型)三处试验样地以及对照样地取样,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注:每个样地分别将试验样地就近的相同生境、存在当地植物的样地设置为相对应的对照样地,对照样地覆盖多种植物。
外来植物入侵会改变地上部分的初级生产力(植物群落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产生有机物质的总量)和植物组织化学的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轻度入侵会提高入侵区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合上表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入侵程度加剧,土壤小动物的生存受到抑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时间的推移,入侵地的草本植物群落逐渐被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替代,则发生替代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
请完成:整合训练(十三)
第1讲 种群和群落
纵引横连——建网络
①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③“S”形 ④生物因素 ⑤物种组成 ⑥原始合作 ⑦水平结构 ⑧次生
边角扫描——全面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整合考点18
考点整合 固考基
1.①增长型 ②衰退型 ③性别比例 ④出生率 ⑤迁入率
⑥死亡率 ⑦迁出率
2.无K值 有K值
3.(1)①一定的环境条件 增长速率
(2)①种群最大数量 ②下降 上升
4.(1)互利共生 寄生 种间竞争 捕食 原始合作 (3)栖息空间 食物 镶嵌 光照强度 自身生长特点 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群落 协同进化
7.植物 活动范围小 强 大
类研真题 明考向
1.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体,虽然图中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与常规不同,但仍能构成种群,A不合理;由图可知,该种群中的个体存活时间不超过10周龄,且雌、雄个体的存活时间和生殖期长短均不相同,推测该种群可能是存活时间较短且雌、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的昆虫种群,而非果树种群,B合理、C不合理;由图可知,同周龄的生殖期的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数量相当,且雄性个体生殖后期出现较早,说明这可能是该生物本身就有的差异,并不是性引诱剂诱杀的结果,D不合理。
答案:B
2.解析:据题干可知,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推测它停止扩散的原因是受环境中水资源的影响,A错误;沙蝗种群的数量呈非周期波动,B正确;据题中信息不能得出C项所述内容,C错误;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不会呈现“J”形增长,D错误。
答案:B
3.解析:亲体数量约为1 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体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是K值,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A错误;种群数量处于K/2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即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B正确;由图可知,亲体数量大于1 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达到K值,种群达到稳定状态,C正确;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答案:BC
4.解析:(1)采用灯光诱捕法,利用的是某些昆虫具有趋光性。(2)由题图可知,荔枝园B节肢动物的种类数多于荔枝园A,即荔枝园B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高,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利于其生存。(3)由题图可知,荔枝园A的节肢动物总数量以及害虫和天敌的比例均低于荔枝园B,可推知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均低于荔枝园B ,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4)根据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并通过种间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数量,避免使用除草剂;同时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答案:(1)趋光 (2)高 食物和栖息空间 (3)低 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4)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种间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5.解析: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由于鱼苗在此期间没有进行繁殖,且鱼苗之间存在种内竞争、鱼苗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同时鱼苗需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因此该鱼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丙曲线符合;投放初始时鱼苗的个体重量小,随着鱼苗的生长,个体重量逐渐增加,达到该种鱼的最大重量后可保持相对稳定,乙曲线符合;投放初始时鱼苗的个体重量小,种群总重量也小,随着鱼苗的生长,种群总重量逐渐增加,但由于空间、资源等有限,后期会不断有鱼死亡,因此种群总重量逐渐减小,甲曲线符合,D正确。
答案:D
6.解析:在垂直方向上,森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①③正确;森林群落中自上而下分别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②错误;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④正确;群落结构的形成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⑤正确;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除了光照,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⑥错误。
答案:A
7.解析:(1)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的实质是样方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随机取样,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样方的大小适宜且一致,样方大小应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三是样方的数量应适宜,样方数量过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较大,样方数量过多,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大。(2)假设调查区域内种群数量为x,根据比例相同原则,x/S=n/m,故x=(S×n)/m。(3)与标志重捕法相比,借助空中拍照技术实施调查对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也相对简便。
答案:(1)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宜且一致;样方数量适宜
(2)(S×n)/m
(3)对动物的不良影响小;调查周期短、操作简便
8.解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当幼年个体数多而老年个体数少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上升,此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2)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双子叶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适合采用样方法;对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3)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4)该林地中,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为动物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气,植物的叶片、果实等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植物的存在还能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土壤中小动物的活动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进而促进植物根部细胞的有氧呼吸,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1)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个体数少
(2)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3)丰富度
(4)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动物的有氧呼吸提供氧气;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土壤小动物的活动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动物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9.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应遵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原则。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竞争排斥发生在资源受限制的条件下,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竞争中,大草履虫处于劣势而被淘汰,双小核草履虫数量增加,故当实验出现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双小核草履虫占有优势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两种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的雀科鸟经进化后能达到长期共存,说明二者在取食的种子方面存在差异,如取食的种子的大小不同、种子的硬度不同、种子的位置不同,还可以是取食的时间不同等。(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竞争排斥会导致某一物种灭绝,而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物种在生存空间、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出现差异,从而能减弱种间竞争而达到共存。
答案:(1)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 有限的 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双小核草履虫占有优势
(2)时间、位置(合理即可)
(3)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而进化导致资源利用方式出现差异的物种可以长期共存
长句专练 强素养
1.答案:(1)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2)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
(3)不一定。判断二者生态位是否一样不仅要看它们的栖息地,也要看它们的主要食物种类等
(4)蜾蠃捕食螟蛉幼虫
(5)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在裸岩上生长
(6)去除人类活动,这些群落一般会朝着人类活动出现之前的状态进行演替,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会增加,结构会变得复杂
2.答案:(1)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4)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3.答案:(1)苗圃中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2)取样器取样法 用黑光灯诱捕法捕杀成虫
4.答案:(1)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2)逐个计数法 此地带野驴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
(3)草本 未发生 因为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4)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5)不能 两地自然环境不同,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同
5.(1)从若干黄粒种子中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2)对照组:单独种植,即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实验组:不同植株种植在一起。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组的根系生长情况
6.答案:(1)垂直 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
(2)群落演替 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题组集训 提考能
1.解析:图示分析:
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与n之间,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可推测种群数量会逐渐下降而后可能会稳定在m,A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n时,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从而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B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p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种群数量会下降,最终可能会稳定在p,C正确;根据题中信息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控制该害虫的数量可知,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的目的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不是p,D错误。
答案:D
2.解析:图1中的b是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A正确;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种群数量越多,种群密度才越大,C错误;图2中的丙为性别比例,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答案:C
3.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常采用样方法,A正确;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地形、土壤湿度都发生改变,因此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B正确;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带与高山灌木林带分布的植物类群不同,主要与地形、海拔等因素有关,这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可能是高海拔地段出现新绿色植物的原因,D正确。
答案:C
4.解析:分析题图可知,b曲线的起点生物种类数为0,表明b曲线对应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曲线的起点有一定数量的生物,表明a曲线对应的演替是次生演替。从a曲线的DE段和b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两者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说明自然条件下,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表现为营养结构从简单到复杂,A正确;初生演替比次生演替的时间要漫长得多,据此推知b曲线对应演替过程比a曲线对应演替过程要艰难而漫长,B错误;自然条件下,群落一般是开放性的,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一般都要经历生物入侵→成功定居→竞争平衡等过程,C正确;当群落演替到E点时,生物多样性保持相对稳定,可推测其演替已达到顶极阶段,受降雨量等气候条件的制约,此时群落可能处于草本植物、灌木或森林等阶段,D正确。
答案:ACD
5.解析:(1)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小型动物,如蚯蚓等,可以用来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体型小的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2)由于入侵区的植物覆盖度较高,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枯枝败叶为土壤小动物提供更好的食物和栖息条件,因此加拿大一枝黄花轻度入侵会提高入侵区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随着入侵程度加剧,重度入侵区的小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明显降低,土壤小动物的生存受到抑制。(3)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竞争能获得最大的优势,入侵地的草本植物群落逐渐被加拿大一枝黄花群落替代;由于原来有生物定居,因此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1)取样器取样 吸虫
(2)入侵区的植物覆盖度较高,加拿大一枝黄花通过枯枝败叶为土壤小动物提供更好的食物和栖息条件 重度入侵区的小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明显降低
(3)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竞争能获得最大的优势 次生演替
项目
“J”形增长
“S”形增长
前提
条件
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增长
模型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形成原 因
无种内竞争,缺少天敌
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
K值
有无
________
________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
量(头)
害虫比
例(%)
天敌比
例(%)
A
B
523
568
103 278
104 118
36.67
40.86
14.10
20.40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规律学案 (不定项):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规律学案 (不定项),共5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工程学案 (不定项):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工程学案 (不定项),共15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探究学案 (不定项):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探究学案 (不定项),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