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含答案
展开第三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7 细胞增殖
高频考点
考点1 有丝分裂
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等,重难部分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判断及应用、异常现象分析等,综合部分为有丝分裂中标记问题的分析、细胞周期中各时期检测点的应用等。
基础
1.(2021浙江1月选考,8,2分)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B.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C.末期,含有细胞壁物质的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D.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答案 C
2.(2020浙江7月选考,8,2分)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
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
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
答案 B
3.(2021无锡期中,14)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据此分析,将某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DNA复制前期)融合后,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来自 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来自 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C.融合后细胞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
D.融合后的细胞将具有共同的细胞周期
答案 A
重难
4.(2022南通第一次质检,4)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C.甲细胞中正在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D.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都为1∶2∶2
答案 B
5.(2022南京、盐城一模,7)一些环境污染物引起染色体片段断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断片行动滞后,不能进入主核,形成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的间期时,它们便浓缩为主核之外的小核,称为微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形成微核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B.不具有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容易参与微核的形成
C.微核的组成成分通常为蛋白质,而不含有DNA
D.只有在分裂中期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微核
答案 B
6.(2022南京、盐城二模,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周期性变化是核DNA均等分配的结构基础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和核膜重新形成
C.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D
7.(2020山东,6,2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
答案 C
综合
8.(2020江苏,29,8分)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 。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 ,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图中检验点1、2和3的作用在于检验DNA分子是否 (填序号:①损伤和修复、②完成复制);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 。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DNA合成阻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前者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DNA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将癌细胞阻滞在S期;后者可用秋水仙碱(素)抑制 的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 ,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答案 (1)染色体数不变,核DNA数加倍 (2)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 ①② 检验点5 (3)细胞无限增殖 2 纺锤体 4
9.(2022盐城伍佑中学阶段考,25)图甲表示小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间期包括G1、S和G2期。G1期主要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是DNA合成期;G2期可合成分裂期所需的一些蛋白质;分裂期即M期)。图乙表示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核DNA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星射线。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 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时期是 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 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 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 期细胞。
(4)若向小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表所示:
分裂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G1
S
G2
M
时长(h)
3.4
7.9
2.2
1.8
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5)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答案 (1)G1→S→G2→M (2)中心粒 后 前、中 (3)G1 G2期和M S (4)7.4 (5)③→②→④→①
考点2 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操作步骤及现象,重难、综合部分多结合细胞分裂图像来考查对该实验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基础
1.(2022广东,4,2分)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
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
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答案 C
2.(2022南通海门二诊,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与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漏了解离过程,可能无法清晰观察到分生区细胞
B.遗漏了漂洗过程,可能无法清晰观察到纺锤体
C.延长染色的时间,可以更好地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D.发现分裂中期的细胞,适当等待可观察到后期的出现
答案 A
3.(2020天津,4,4分)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准备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换一次水),根尖生长状况最好的是( )
答案 C
重难
4.(2022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期末,12)某同学在做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像①所示的时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B.可以根据视野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数量推算出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长度
C.若多次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制成装片后可看到较多细胞处于②所示的时期
D.若部分细胞没有被苯酚品红(或甲紫)溶液染色,原因可能是染色前漂洗不充分或染色时间过短
答案 B
5.(2021浙江6月选考,13,2分)“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属于箭头所指细胞分裂期的上一时期的特点是( )
A.出现染色体,核膜开始解体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染色体凝聚,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D.纺锤体消失,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答案 C
综合
6.(2020江苏,25,3分)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表实验现象合理的是(多选)(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A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
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B
用0.3 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
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C
用龙胆紫(甲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装片
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并平均分配到两极
D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答案 ABD
7.(2021全国乙,2,6分)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甲)紫溶液使其着色
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答案 A
8.(2022福建三明期末,42)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青虾的染色体数目,采用了注射秋水仙素的方法(可使细胞分裂暂时停留在中期),24 h后取心脏等不同组织器官,切片并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和统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上述六种组织器官中适合观察的最佳材料是 。
(2)制备青虾细胞分裂装片过程时,需要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请选择(写字母) (A.苏丹Ⅲ染液;B.双缩脲试剂;C.甲紫溶液)进行染色,理由是 。
(3)选择细胞分裂中期进行观察计数的理由是 。
(4)为了探究符合实验要求的最适秋水仙素浓度,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所选实验材料,观察染色体形态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结果如下表:
秋水仙素浓度(×10-3 mg/g)
0
1
2
3
4
5
6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1.0
1.2
1.5
3.1
11.2
11.5
12.3
染色体形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不正常
不正常
①研究者向青虾腹肌注射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照组应注射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导致细胞分裂基本阻滞在中期。从而得到利于观察的中期分裂相。
②实验结果表明,最适秋水仙素处理的浓度是 ×10-3 mg/g,判断依据是
。
答案 (1)卵巢 (2)C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染成深色(或紫色) (3)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4)①等量的生理盐水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②4 染色体形态正常且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百分比较高
易混易错
易混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1.(2020扬州中学期初,11)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处于分裂前期,一对①分开,同时发出星状射线
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两极有纺锤丝相连
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⑤扩展成新的细胞质膜
答案 D
2.(2022镇江期中,6)中心体在细胞周期中具有复制—分离—复制的周期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心体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B.有丝分裂时,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分裂前期分离
C.处于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个中心体
D.和DNA一样,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中只能复制一次
答案 C
易错 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3.(2022南京宁海中学月考,7)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用32P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并做放射自显影实验,发现DNA合成是在分裂间期的S期,从上次细胞分裂结束至S期存在一个时间间隔,称为G1期;在S期DNA复制完成至细胞分裂之前存在一个时间间隔,称为G2期;细胞核分裂时期称为M期。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细胞周期通常包括G1、S、G2和M期
B.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同,相同种类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C.细胞分裂期,也有一些物质准备,主要用于调控细胞分裂进程
D.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清晰地分辨出上述4个时期的细胞
答案 B
4.(2020盐城、连云港三模,6)如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周期以及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可能出现的几种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1期和G2期都属于分裂间期
B.图示所有时期的细胞中都会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C.由M期直接进入死亡状态的细胞可能是细胞坏死
D.精子或卵细胞处于G0期,受精后再进入细胞周期
答案 D
易错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见的易错问题
5.(2022泰州一模,3)为探究硫酸铜对植物根尖细胞的毒性效应,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玉米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100%)的影响,结果如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硫酸铜浓度/g·L-1
0
0.05
0.10
0.25
0.50
1.00
分裂指数/%
6.80
9.00
11.90
8.70
7.90
6.20
A.制片时应剪取根尖并依次进行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统计细胞总数时应统计分生区和伸长区的所有细胞
C.硫酸铜处理时间、取材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D.结果表明硫酸铜浓度越高,根尖生长速度越快
答案 C
6.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3~5 mm,因为该区域属于伸长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甲、乙分别属于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细胞,细胞均已死亡
D.统计图⑧中处于分裂期细胞数目和视野中所有细胞数目能推算出间期和分裂期所占时间的比例
答案 D
题型模板
模型 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分析
典型模型
模型 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曲线
模型特征: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使核DNA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没有加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粒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变为0;末期细胞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正常数目。
1.如图为细胞周期过程中核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l→m、p→q的变化原因均为DNA分子的复制
B.图中g→h、n→o、r→s变化的原因均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C.图中d→e、j→k、r→s变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时期完全相同
D.染色单体数在细胞周期中起点为0,终点也为0
答案 C
变式模型
变式1 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及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的变化曲线
模型特征:分裂间期的核DNA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1变为2,后期着丝粒的分裂又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2变为1。
2.(2022浙江绍兴教师发展中心模拟预测,12)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的比值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的细胞中发生DNA聚合酶的合成
B.BC段的细胞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形成
C.CD段的细胞中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D.EF段的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在移向细胞两极
答案 C
变式2 根据柱形图判断细胞周期各时期
模型特征:根据柱形图判断细胞周期各时期时,可以根据染色单体、核DNA和染色体的比例关系判断。
3.(2022湖南临澧一中开学考,6)如图甲表示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处于图甲中CD时期的细胞由于细胞质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减半
B.图乙中M、N分别表示核DNA和染色体
C.有丝分裂过程中,图甲的DE段可存在图乙a、c细胞类型
D.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甲的BC段可包含图乙b、d细胞类型
答案 A
实践应用
4.(2021四川成都七中模拟预测,44)甲图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甲图的细胞Ⅱ中有 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核DNA含量的是 (填字母);与N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 (填“Ⅰ”或“Ⅱ”)。
(3)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
(4)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
丁
戊
由丁图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 。比较丁图和戊图,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4 (2)a Ⅱ (3)前期和中 (4)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一定范围内,铬离子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情境应用
简单情境
1.星射线(2022扬州中学4月考,7)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星射线对染色体附着的连续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图3
A.中心体倍增发生在分裂间期
B.图1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C.图2发生在后期,染色体在星射线牵引下移动
D.图1~3过程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两极
答案 C
复杂情境
2.动粒、着丝粒(2022盐城伍佑中学调研一,3)动粒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两侧的多蛋白结构(如图所示),其负责将着丝粒与纺锤丝连结在一起。近期研究发现,纤维冠主要由围绕在动粒外层的促使染色体分离的马达蛋白组成,与纺锤丝微管连接,支配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马达蛋白和动粒合成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无法分离的原因是马达蛋白不能合成
C.动植物细胞内的纺锤丝(星射线)都是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的
D.纤维冠支配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时需要消耗ATP
答案 D
3.同位素标记(2022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二,7)将核DNA链均被3H标记的水稻(2n=24)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定期检测根尖细胞中的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放射性
B.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放射性
C.若某个细胞中没有放射性则至少是经过两次分裂形成的
D.根尖分生区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有24条
答案 D
4.微核与有丝分裂(2022扬州中学3月月考,21)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产生缺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在主核之外,形成了微核(如图中箭头所指)。研究发现,人体肿瘤的发生与微核的产生有密切关系,为探究香烟烟雾对细胞产生微核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蒜根尖细胞进行了相关实验,以期为香烟烟雾危害人体健康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相关研究过程如下:
①大蒜生根:选取颗粒饱满、无损伤、大小一致的大蒜放入培养皿中,倒入蒸馏水使大蒜底部没入水中,置于25 ℃下培养48 h,待初生根长出1~2 cm。
②染毒处理:选取等量、初生根长势一致的大蒜粒分别放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的烟雾水溶液中,分别处理12、24、36 h后取出,清洗并放入蒸馏水中,置于25 ℃的恒温培养箱中恢复培养24 h。
③染色制片:切取大蒜根尖顶部幼根,经固定、酸解、 ?后,制成临时装片。
④镜检统计:选取视野清晰、细胞分散均匀的装片进行显微观察,每张装片统计大约1 000个细胞,记录产生微核的细胞数,并计算微核率。结果如图:
注:烟雾水溶液是用相应支数香烟点燃后,收集全部烟雾并注入蒸馏水制成的。
(1)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微核的产生属于 (变异类型)。
(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选择根尖细胞为材料的原因是 。
(3)过程②中,同一浓度香烟烟雾水溶液应设置多组重复,其目的是 ;染毒后恢复培养24 h是为了 。
(4)过程③中,“?”处的操作是 ;过程④观察统计微核数应选择间期的细胞,原因是 。
(5)研究表明,烟雾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对大蒜根细胞遗传物质损伤越严重。据此推测,烟雾浓度为8支·mL-1、处理时间36 h,微核率显著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6)与烟雾浓度为8支·mL-1、处理时间24 h相比,烟雾浓度为8支·mL-1、处理时间36 h的微核率显著下降,有学者认为其原因是细胞分裂受到抑制。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验证该观点。
。
答案 (1)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变异 (2)香烟烟雾水溶液的浓度、香烟烟雾水溶液对根细胞的处理时间 根尖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3)求平均值,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使更多发生变异的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 (4)漂洗、染色 间期细胞核保持完整,有利于将细胞核与微核区分开来 (5)处理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导致根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严重而死亡(或细胞分裂指数降低),使得统计到的微核细胞数目减少 (6)分别切取8支·mL-1烟雾水溶液处理24 h和8支·mL-1烟雾水溶液处理36 h的大蒜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显微计数分裂期细胞数和观察到的细胞总数,计算出比值
审题解题
1.(2020山东,5,2分)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补充设问
设问① (1)CDK1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2)CDK1的活性与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关系是什么?(3)感染BYDV的细胞在一段时间内CDK1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细胞,说明了BYDV对CDK1的影响是什么?
设问② (1)CDK1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对细胞进入分裂期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BYDV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对细胞进入分裂期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C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 (1)CDK1发生磷酸化是在DNA复制开始后,去磷酸化是在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2)CDK1发生磷酸化→CDK1的活性被抑制;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CDK1的活性被激活。(3)感染BYDV的细胞在一段时间内CDK1磷酸化水平高→与正常细胞相比,感染BYDV的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被抑制→说明BYDV抑制CDK1的活性。
设问② (1)CDK1发生磷酸化抑制细胞进入分裂期,有利于DNA充分复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有利于细胞进入分裂期。(2)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有利于细胞进入分裂期,所以BYDV抑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会使细胞无法进入分裂期。
2.(2022山东淄博摸底,1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产生等待信号,直到所有的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并建立正确的双极定向,以保证染色体均等分配,其作用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纺锤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分裂前期
B.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C.SAC功能异常的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能提前进入分裂后期
D.SAC功能异常的细胞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子细胞
补充设问
设问① 有丝分裂中纺锤体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时,所处的时期应是什么时期?染色体均等分配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设问② (1)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什么?该机制的意义是什么?(2)分析题图,对上、下两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比较,上面细胞分裂过程能正常分裂,而下面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分裂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案 CD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 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时,所处的时期应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均等分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
设问② (1)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的作用是检验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并建立正确的双极定向。该机制能保证复制的染色体都能平均进入子细胞,维持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下面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产生等待信号的时间过短,有的染色体还未排列在赤道板上,且没有建立正确的双极定向,导致有的染色体未分开而被移向了同一极,因而出现了异常分裂现象。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含答案,共11页。
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