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呼吸作业含答案
展开专题5 细胞呼吸
高频考点
考点1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比较,重难部分为细胞呼吸方式探究及其判断等,综合部分为结合具体实例对细胞呼吸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与判断等。
基础
1.(2022全国甲,4,6分)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
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 C
2.(2022南师附中期初,4)如图表示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过程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过程,X、Y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X可为丙酮酸
B.②过程可能没有ATP产生
C.③过程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D.Y可能是H2O或酒精或乳酸
答案 D
3.(2021全国甲,2,6分)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 ( )
A.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
B.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
C.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
D.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答案 B
4.(2022南通大联考一,2)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是一种氰化物,它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苦杏仁苷能抑制(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
B.丙酮酸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
C.[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
D.有氧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合成
答案 C
重难
5.(2022广东,10,2分)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 TTC溶液中,30 ℃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
B.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C.TTF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
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
答案 B
6.(2022南京、盐城一模,4)某小组探究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③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的最终颜色依次是( )
A.黄绿色、黄绿色、蓝色
B.黄绿色、蓝色、蓝色
C.蓝色、黄绿色、蓝色
D.蓝色、黄绿色、黄绿色
答案 A
7.(2022扬州中学3月月考,3)人体的骨骼肌纤维可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大类,慢肌纤维含有更高密度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血液的供应较充足,更能抵抗疲劳;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强,有较高的糖原储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CO2以及少量ATP
B.慢肌纤维中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中葡萄糖的分解
C.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在细胞代谢过程中都可以产生丙酮酸和NADH
D.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耐力项目运动员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的占比较高
答案 C
8.(2022江苏新高考基地学校联考,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经过系列脱氢过程,其中间产物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一种指示剂)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和琥珀酸分子结构相似,可以竞争性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
B.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
C.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
D.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
答案 C
9.(2022常州八校联考,5)如图曲线为某人进行1分钟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增加的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B.细胞产生的乳酸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
C.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被氧化分解
D.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 C
综合
10.(2022淮安期中,19)肥胖是吃货们的烦恼。科学研究发现,线粒体如果形态发生变化,将无法正常将脂肪和糖类转化成能量,进而引发成年人肥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没有线粒体,脂肪和糖类将无法分解并释放能量
B.若线粒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则可能会导致其功能减弱
C.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进行氧化分解,糖类释放能量更多
D.肥胖的原因可能与较多的糖类转化成脂肪有关
答案 BD
11.(2019浙江4月选考,27,2分)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物质的量)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
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
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
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
答案 A
12.(2021北京,9,2分)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
B.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
D.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 D
考点2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该考点中基础部分训练内容为细胞呼吸原理的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重难部分为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在其生产上的应用等,综合部分为结合物质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基因表达等考查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基础
1.(2022南通如皋期末,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以防止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B.在无氧环境下贮藏种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常给作物松土,以更好地满足根部细胞呼吸对氧气的需要
D.制作葡萄酒时,经常拧松瓶盖,以促进酵母菌的细胞呼吸
答案 C
2.(2021湖南,12,2分)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40 ℃左右温水淋种并时常翻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B.农作物种子入库贮藏时,在无氧和低温条件下呼吸速率降低,贮藏寿命显著延长
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
答案 B
3.(2020浙江7月选考,6,2分)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有)氧呼吸与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答案 C
重难
4.(2022海南,10,3分)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在酶的催化下生成简单有机物,为新器官的生长和呼吸作用提供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
B.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储藏的有机物的量减少
C.干燥条件下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的酶因缺水而变性失活
D.种子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说明该种子含有脂肪
答案 C
5.(2022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期末,1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B.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产生大量乳酸
C.花生种子萌发时CO2的产生量可能多于O2的消耗量
D.化石燃料燃烧与松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有氧呼吸相比,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更大
答案 C
6.(2021浙江1月选考,11,2分)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答案 C
7.(2021河北,14,3分)《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
C.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
答案 ACD
综合
8.(2022徐州七中2月学情调研,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细胞呼吸情况),设置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ROCK1组(ROCK1过度表达)]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寡霉素为ATP合成酶抑制剂;FCCP可作用于线粒体内膜,是线粒体解偶联剂,可使线粒体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为呼吸链抑制剂,可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的值可代表机体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
B.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C.ROCK1过度表达只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不增加ATP的产生量
D.抗霉素A加入后,成肌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答案 A
9.(2022扬州期末,20)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1
图2
(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 (细胞器)膜上,Ca2+进入该细胞器腔内的方式是 。Ca2+在线粒体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 阶段,进而影响脂肪合成。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 (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可将细胞内的脂滴染成橘黄色。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0F1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运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 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
(3)研究发现,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的脂肪合成显著少于野生型果蝇。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分别用13C标记的葡萄糖饲喂野生型果蝇和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体内13C-丙酮酸和13C-柠檬酸的量,结果如图3。结合图1推测,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图3
图4
(4)为进一步验证柠檬酸与脂肪合成的关系,科研人员对A、B两组果蝇进行饲喂处理,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脂肪组织,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A组和B组果蝇分别为 果蝇,饲喂的食物X应为含等量 的食物。
(5)若以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为材料,利用蛋白N(可将Ca2+转运出线粒体)证明“脂肪合成受到线粒体内Ca2+的浓度调控”。实验思路:通过抑制蛋白N基因表达,检测线粒体内Ca2+浓度变化,观察 。
答案 (1)内质网 主动运输 二 单 苏丹Ⅲ染液 (2)降低 热 (3)C吸收减少,丙酮酸生成柠檬酸受阻,柠檬酸减少 (4)野生型和蛋白S基因突变体 柠檬酸 (5)脂肪组织的脂滴量是否有所恢复
易混易错
易混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各阶段辨析
1.(2022仿真模拟,4)人体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如图表示发生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的部分化学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安静时,人体主要通过①②过程供能
B.过程①发生在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
C.过程②发生在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所需能量来源于①②过程
答案 B
易错 人体细胞呼吸气体变化分析
2.(2022镇江期中,5)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及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时,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B.氧气消耗和乳酸产生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
C.b运动强度时,肌肉细胞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产生量
D.c运动强度下的有氧呼吸速率,较b运动强度时低
答案 C
疑难 种子萌发过程的细胞呼吸
3.(2022海安期中,3)如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为幼苗过程中CO2释放、O2吸收相对速率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油料作物种子细胞中不含蛋白质和糖类
B.第Ⅰ、Ⅱ阶段种子细胞以有氧呼吸为主
C.第Ⅲ阶段种子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比第Ⅰ阶段低
D.第Ⅳ阶段呼吸速率因贮存物质被消耗而显著下降
答案 D
题型模板
模型 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典型模型
模型 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
模型特征:依据反应物和产物、场所、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1.(2020全国Ⅰ,2,6分)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答案 D
变式模型
变式 实验法判断
模型特征:依据密闭实验装置中有色液滴的移动判断细胞的呼吸方式。
2.(2021河南洛阳期中,18)如图是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不考虑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B.如果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装置乙中液滴不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C.如果装置甲中液滴不移,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D.实验中,装置甲中的液滴先不移后向左移,装置乙中的液滴先右移后不移
答案 D
实践应用
3.(2022河北武安一中模拟,14)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充足氧气存在时,酵母菌也可能同时进行无氧呼吸
B.0~2小时,甲、乙两发酵罐中的呼吸方式相同
C.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说明适量氧气可以促进无氧呼吸
D.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葡萄糖浓度较高的是乙罐,罐内温度变化较小的是乙罐
答案 D
情境应用
简单情境
1.无氧呼吸产物的鉴定(2022江苏七市三模,3)某兴趣小组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需排除未消耗完的葡萄糖对无氧呼吸产物酒精鉴定的影响(已知酒精的沸点为78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都能发生颜色反应,因两者都具氧化性
B.可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90 ℃水浴,收集挥发气体冷凝处理后进行鉴定
C.可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再进行鉴定
D.可用斐林试剂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鉴定,判断葡萄糖是否消耗完
答案 A
2.运动中细胞的呼吸方式(2022江苏新高考基地学校四联,4)越野滑雪是一种长距离雪上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经历有氧阶段、混氧阶段和无氧阶段。如图为体内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氧气消耗速率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强度下运动员进行的是混氧阶段
B.b强度下供能方式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C.仅c运动强度时O2消耗量与CO2产生量相等
D.高强度运动产生的乳酸可直接通过肾脏排出
答案 B
复杂情境
3.转运蛋白与细胞呼吸(2022盐城伍佑中学阶段考,5)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是哺乳动物细胞质膜上同向转运乳酸和H+的跨膜蛋白。在癌细胞中,MCT1基因显著表达,导致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乳酸;当葡萄糖充足时,MCT1能将乳酸和H+运出细胞,当葡萄糖缺乏时则将乳酸和H+运进细胞。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合成与运输MCT1,体现细胞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B.乳酸被MCT1运进细胞,可作为替代葡萄糖的能源物质
C.癌细胞细胞质中乳酸产生较多使细胞内pH显著降低
D.MCT1会影响癌细胞增殖,其基因可作癌症治疗新靶点
答案 C
4.微生物燃料电池(2022苏、锡、常、镇二模,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产电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简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燃料电池涉及的化学反应发生在微生物细胞内
B.电能由产电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转换而成
C.图中产电微生物在阳极室的氧化产物是CO2和H2O
D.阴极室内的电子受体和还原产物分别为O2和H2O
答案 D
审题解题
1.(2021山东德州一模,3)癌细胞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利用葡萄糖转变为乳酸来产生ATP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线粒体中产生的NO一方面可与O2竞争性结合,另一方面扩散到细胞质基质中促进葡萄糖经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乳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O能抑制线粒体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
B.细胞发生癌变时,线粒体中的NO水平升高
C.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丙酮酸的生成速率高
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率低
补充设问
设问① 癌细胞的主要呼吸方式是什么?与正常细胞比较,对葡萄糖的消耗和能量利用率有什么不同?
设问② NO的存在对细胞呼吸有什么影响?
答案 A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 癌细胞在氧含量正常的情况下,利用葡萄糖转变为乳酸产生的ATP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说明癌细胞的主要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乳酸中,癌细胞需要的能量多,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率低,则消耗的葡萄糖会增加。
设问② NO可与O2竞争性结合,说明抑制有氧呼吸,同时会扩散到细胞质基质中促进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转化为乳酸,说明其存在有利于细胞的无氧呼吸。
2.(2021北京西城二模,16)人体细胞有时会处于低氧环境。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可导致细胞死亡。以PC12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了低氧影响细胞存活的机制。
(1)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反应的场所是 。当细胞中O2含量低时,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更多活性氧,活性氧积累过多会损伤大分子和细胞器。
(2)分别用常氧(20% O2)、适度低氧(10% O2)和严重低氧(0.3% O2)处理PC12细胞,24 h后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结果如图1。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3-MA处理PC12细胞,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结果如图2。
图1
图2
①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 (结构)降解。
②图1、图2结果表明:适度低氧可
。
(3)研究表明,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线粒体自噬。检测不同氧气浓度下BINP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图3。
图3
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使细胞死亡的原因:
。
(4)该研究的意义是 。
补充设问
设问① 分析图1和图2线粒体自噬途径的意义是什么?
设问② 如何解释“严重低氧状态下BINP3基因的mRNA相对较高,而BINP3蛋白的相对含量在24 h下降”?
答题技巧 设问③ 研究的意义怎么回答?
答案 (1)线粒体内膜 (2)①溶酶体 ②激活线粒体自噬来清除活性氧 (3)适度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使BINP3蛋白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处于正常水平,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转录),可能由于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降解加快,使BINP3蛋白在增加后很快下降。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的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4)有助于人们对缺氧性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促进缺氧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写出一条即可)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 分析图1和图2,可知在适度低氧(10% O2)条件下细胞可以增加线粒体自噬水平,有效清除活性氧,有利于细胞正常生活。
设问② 严重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转录),使产生的蛋白质增加,但严重低氧时活性氧积累过多会损伤大分子,所以BINP3蛋白的相对含量在24 h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降解加快,BINP3蛋白在增加后很快下降。
设问③ 在与人类疾病等有关问题上,一般研究的问题都在致力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所以回答的角度主要集中在通过实验可以认知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作业含答案,共13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13细胞呼吸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通用版13细胞呼吸作业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呼吸作业含答案1: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呼吸作业含答案1,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