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9-生活中常见化合物-中和反应(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9-生活中常见化合物-中和反应(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9-生活中常见化合物-中和反应(含解析)
一、单选题
1.(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产物均属于盐 B.反应后溶液中不含碳酸氢钠
C.常温下NaCl溶液pH=7 D.该反应消耗CO2体现“碳中和”
2.(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有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图像 | ||||
反应过程 | KMnO4受热分解 | 向含等质量HCl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和Fe至过量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教材里学生实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下列实验仪器或药品不会用到的是
A.集气瓶 B.玻璃棒 C.土壤样品 D.石蕊溶液
4.(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b→c段有水生成
C.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5.(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 闻气味 |
B |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 用pH试纸测定 |
C |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 直接加入NaOH溶液 |
D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 加入过量稀硫酸 |
A.A B.B C.C D.D
6.(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常温下,水的pH=7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pH
C.蒸发食盐水 D.溶解蔗糖
二、填空题
8.(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天宫课堂”中演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气泡和水球的融合过程。某品牌泡腾片说明如下。
配料:每片含维生素C (C6H8O6)1000mg 辅料:柠檬酸(H3Ci),碳酸氢钠(NaHCO3)、淀粉等 用法:用冷水或温水溶解后服用。 |
(1)维生素C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C、H、O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柠檬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3Ci,在水中可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①柠檬酸与NaOH的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9.(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晶体硅)和铅酸蓄电池。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
(1)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塑料灯罩 B.合金边框 C.铁质灯杆
(2)光伏发电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3)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放电过程中酸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0.(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试管内试剂 | NaOH溶液 | MgCl2溶液 | Na2CO3溶液 | Ba(NO3)2溶液 |
加入硫酸后的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产生气泡 | 白色沉淀生成 |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所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均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B、碳酸氢钠易溶于水,但反应后溶液中有水,则一定有少量碳酸氢钠溶于水中,故选项错误;
C、NaCl呈中性,所以常温下其溶液pH=7,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消耗CO2,可减少二氧化碳,能够体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故选B
2.C
【详解】A、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释放出氧气,剩余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最后不变,不为零,剩余固体有锰酸钾、二氧化锰,错误;
B、过量的锌和铁与盐酸反应,最终氢气的质量相等,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根据方程式:,等质量的金属,产生氢气多的是铁,正确;
C、开始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盐酸过量时pH小于7,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反应停止后随着热传递,集气瓶内的温度又恢复到反应前,正确。
故正确的有3个,故选C。
3.A
【详解】A、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不涉及收集气体,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配制溶液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测土壤酸碱性可用到土壤样品,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石蕊溶液是酸碱指示剂,测溶液酸碱性可用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a→b段溶液溶质减少,但是溶剂增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减小,A错误。
B、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钡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b→c段表示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没有水生成,B错误。
C、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溶液溶质为硫酸铜,C正确。
D、b点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沉淀硫酸钡沉淀,d点硫酸、硫酸铜都完全反应,且氢氧化钡过量,此时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A、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硫酸钾无此气味,闻气味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B、pH试纸测定的pH是整数,无法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向氧化铜中加入氢氧化钠,无法直接制取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详解】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可增强谁的导电性,说法正确;
B、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生成速率比正极快,说法正确;
C、常温下,水显中性,pH=7,但是在电解水实验中不能得出该结论,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水沸腾使浓硫酸溅出,故A不符合题意;
B、测溶液的pH时使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故B符合题意;
C、蒸发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故C不符合题意;
D、溶解蔗糖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蔗糖的溶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1) 三##3 3:4:3
(2) 属于
【解析】(1)
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6:8:6=3:4:3;
(2)
①柠檬酸在水中可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酸,故柠檬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②泡腾片在水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因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1)BC
(2)电
(3)增大
(4)
【详解】(1)A、塑料灯罩是塑料制品,属于合成材料;
B、合金边框是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
C、铁质灯杆由金属铁制成,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C
(2)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放电过程中消耗硫酸,酸液中氢离子减少,则PH值增大。
(4)已知高温下SiCl4和H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Si,结合置换反应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则另一化合物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则该物质是HCl,所以方程式为。
10. 无色酚酞溶液 BaSO4 BaCl2 Ba(NO3)2 产生白色沉淀 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详解】(1)试管③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因为无色酚酞遇碱变红,在中性、酸性溶液中显无色。
[设计方案]
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A是硫酸钡,化学式是BaSO4。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加入氯化钡会引进氯离子,应该将所选的试剂BaCl2改成Ba(NO3)2。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步骤Ⅱ中氯离子与阴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步骤Ⅲ中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0-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盐和化肥(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8-生活中常见化合物-酸和碱(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中和反应(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