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原卷版),共11页。
【专题导航】
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1966877" 热点题型一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PAGEREF _Tc21966877 \h 1
\l "_Tc21966878" (一)对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 PAGEREF _Tc21966878 \h 3
\l "_Tc21966879" (二)对原子核式结构的理解 PAGEREF _Tc21966879 \h 4
\l "_Tc21966880" 热点题型二 氢原子的能量及变化规律 PAGEREF _Tc21966880 \h 4
\l "_Tc21966881" 热点三 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PAGEREF _Tc21966881 \h 5
\l "_Tc21966882" (一)确定衰变次数的问题 PAGEREF _Tc21966882 \h 6
\l "_Tc21966883" (二)衰变射线的性质 PAGEREF _Tc21966883 \h 6
\l "_Tc21966884" (三)对半衰期的理解和应用 PAGEREF _Tc21966884 \h 7
\l "_Tc21966885" 热点题型四 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 PAGEREF _Tc21966885 \h 7
\l "_Tc21966886" 热点题型五 核能的计算 PAGEREF _Tc21966886 \h 9
\l "_Tc21966887" 【题型演练】 PAGEREF _Tc21966887 \h 9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理论
1.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分析
①核外电子不会使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②汤姆孙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③绝大多数α粒子沿直线穿过金箔,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反映了原子内部集中存在着对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反映了个别α粒子正对着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力作用.
(2)核式结构模型的局限性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但不能解释原子光谱是特征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
3.对氢原子能级图的理解
(1)能级图如图所示
(2)氢原子的能级和轨道半径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eq \f(1,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
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 m.
(3)能级图中相关量意义的说明.
4.两类能级跃迁
(1)自发跃迁:高能级→低能级,释放能量,发出光子.
光子的频率ν=eq \f(ΔE,h)=eq \f(E高-E低,h).
(2)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
①光照(吸收光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光子的能量必须恰等于能级差hν=ΔE.
②碰撞、加热等:可以吸收实物粒子的部分能量,只要入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外≥ΔE.
③大于电离能的光子被吸收,将原子电离.
(一)对能级图的理解和应用
【例1】(2019·山西太原一模)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
辐射出光子a;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在真空中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
B.光子b可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C.光子a可能使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辐射2种不同谱线
【变式】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
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二)对原子核式结构的理解
【例2】(2019·上海理工大附中期中)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
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
D.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
【变式】如图所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热点题型二 氢原子的能量及变化规律
氢原子跃迁时电子动能、电势能与原子能量的变化规律
1.原子能量变化规律:En=Ekn+Epn=eq \f(E1,n2),随n增大而增大,随n的减小而减小,其中E1=-13.6 eV.
2.电子动能变化规律
(1)从公式上判断电子绕氢原子核运动时静电力提供向心力即keq \f(e2,r2)=meq \f(v2,r),所以Ek=eq \f(ke2,2r),随r增大而减小.
(2)从库仑力做功上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库仑引力做负功,故电子动能减小.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故电子的动能增大.
3.原子的电势能的变化规律
(1)通过库仑力做功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库仑引力做负功,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2)利用原子能量公式En=Ekn+Epn判断,当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能量增大,电子动能减小,故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反之,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原子能量减小,电子动能增大,故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例3】(2019·三明模拟)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
A.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B.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C.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
D.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也增大
【变式】(多选)(2019·宜昌模拟)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明正确的是( )
A.电子旋转半径减小 B.氢原子能量增大
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 D.核外电子速率增大
热点三 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
(2)γ射线:γ射线经常是伴随着α衰变或β衰变同时产生的.
2.三种射线的成分和性质
3.半衰期的理解
半衰期的公式:N余=N原eq \b\lc\(\rc\)(\a\vs4\al\c1(\f(1,2)))t/τ,m余=m原eq \b\lc\(\rc\)(\a\vs4\al\c1(\f(1,2)))t/τ.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
(一)确定衰变次数的问题
【例4】(多选)(2019·南通模拟)钍eq \\al(234, 90)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eq \\al(234, 91)Pa,同时伴随有射
线产生,其方程为eq \\al(234, 90)Th→eq \\al(234, 91)Pa+X,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为质子
B.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γ射线是镤原子核放出的
D.1 g钍eq \\al(234, 90)Th经过120天后还剩0.312 5 g
【技巧总结】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设放射性元素eq \\al(A,Z)X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eq \\al(A′,Z′)Y.
(1)反应方程:eq \\al(A,Z)X→eq \\al(A′,Z′)Y+neq \\al(4,2)He+meq \\al( 0,-1)e.
(2)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列方程A=A′+4n,Z=Z′+2n-m.两式联立解得:
n=eq \f(A-A′,4),m=eq \f(A-A′,2)+Z′-Z.
注意:为了确定衰变次数,一般是由质量数的改变先确定α衰变的次数,这是因为β衰变的次数的多少对质量数没有影响,然后再根据衰变规律确定β衰变的次数.
【变式】(多选)(2019·梅州一模)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大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eq \\al(238, 92)U)衰变为铅核(eq \\al(206, 82)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二)衰变射线的性质
【例5】.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a、b为β粒子的径迹 B.a、b为γ粒子的径迹
C.c、d为α粒子的径迹 D.c、d为β粒子的径迹
【变式】(多选)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在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反冲原子核在小圆上逆时针运动
C.原来静止的核,其原子序数为15 D.放射性的粒子与反冲核运动周期相同
(三)对半衰期的理解和应用
【例6】(2018·高考江苏卷)已知A和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和2T,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
2T后,剩有的A和B质量之比为( )
A.1∶4 B.1∶2
C.2∶1 D.4∶1
【变式】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eq \f(m,4) B.eq \f(m,8)
C.eq \f(m,16) D.eq \f(m,32)
热点题型四 核反应类型与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2.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熟记常见基本粒子的符号,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基础.如质子(eq \\al(1,1)H)、中子(eq \\al(1,0)n)、α粒子(eq \\al(4,2)He)、β粒子(eq \\al( 0,-1)e)、正电子(eq \\al(0,1)e)、氘核(eq \\al(2,1)H)、氚核(eq \\al(3,1)H)等.
(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或判断某个核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由于核反应不可逆,所以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只能用“→”表示反应方向.
(3)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例7】(2018·高考全国卷Ⅲ)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eq \\al(27,13)Al,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
核素X:α+eq \\al(27,13)Al→n+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
A.15和28 B.15和30
C.16和30 D.17和31
【变式1】.(2018·高考北京卷)在核反应方程eq \\al(4,2)He+eq \\al(14, )7N→eq \\al(17, )8O+X中,X表示的是( )
A.质子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
【变式2】(2018·高考天津卷)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
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
中子的是( )
A.eq \\al(14, )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eq \\al(17, )8O并放出一个粒子 B.eq \\al(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eq \\al(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
C.eq \\al(11, )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eq \\al(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 D.eq \\al(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eq \\al(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
热点题型五 核能的计算
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的流程图
(1)根据ΔE=Δmc2计算,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
(2)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所以计算时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
2.根据核子比结合能来计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的比结合能×核子数.
3.核能释放的两种途径的理解
(1)使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
(2)较小的核结合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都可以释放能量.
【例8】(2017·高考江苏卷)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eq \\al(4,2)He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eq \\al(4,2)He核比 eq \\al(6,3)Li核更稳定
C.两个eq \\al(2,1)H核结合成eq \\al(4,2)He核时释放能量 D. eq \\al(235, 92)U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eq \\al(89,36)Kr核中的大
【变式】(2017·高考全国卷Ⅰ)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eq \\al(2,1)H+eq \\al(2,1)H→eq \\al(3,2)He+eq \\al(1,0)n.已知 eq \\al(2,1)H的质量为2.013 6 u, eq \\al(3,2)He的质量为3.015 0 u,eq \\al(1,0)n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题型演练】
1.一个eq \\al(14, 6)C核经一次β衰变后,生成新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 )
A.6和8 B.5和9
C.8和6 D.7和7
2.(2019·四川遂宁一诊)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射出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红、紫
C.橙、绿 D.蓝—靛、紫
3.(2019·唐山调研)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eq \\al(14, 6)C原子核,它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
内切的圆,圆的直径之比为7∶1,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应为( )
A.eq \\al(14, 6)C→eq \\al(0,1)e+eq \\al(14, 5)B B.eq \\al(14, 6)C→eq \\al(4,2)He+eq \\al(10, 4)Be
C.eq \\al(14, 6)C→eq \\al(2,1)H+eq \\al(12, 5)B D.eq \\al(14, 6)C→eq \\al( 0,-1)e+eq \\al(14, 7)N
4.(2019·贵州凯里一中模拟)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一起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
奖,下列关于放射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只有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才具有放射性
B.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最强的是α射线
C.α衰变eq \\al(238, )92U→X+eq \\al(4,2)He的产物X由90个质子和144个中子组成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5.(2019·大连模拟)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的同位素eq \\al(24,11)Na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
一个粒子后,变为一个新核,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均为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新核为eq \\al(24,12)Mg B.轨迹2是新核的径迹 C.eq \\al(24,11)Na发生的是α衰变 D.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6.(2019·唐山一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q \\al(239, )94Pu变成eq \\al(207, )82Pb,经历了4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B.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C.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7.(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会发生改变
B.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C.eq \\al(234, )90Th衰变为eq \\al(222, )86Rn,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
D.在某些恒星内,3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eq \\al(12, )6C,eq \\al(12, )6C原子的质量是12.000 0u,eq \\al(4,2)He原子的质量是4.002 6 u,已知1 u=931.5 MeV/c2,则此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1.16×10-12 J
9.(2019·浙江联考)一个铍原子核(eq \\al(7,4)Be)俘获一个核外电子(通常是最靠近原子核的K壳层的电子)后发生衰变,
生成一个锂核(eq \\al(7,3)Li),并放出一个不带电的质量接近零的中微子νe,人们把这种衰变称为“K俘获”.静止的铍
核发生“K俘获”,其核反应方程为eq \\al(7,4)Be+eq \\al(0,-1)e→eq \\al(7,3)Li+νe.已知铍原子的质量为MBe=7.016 929 u,锂原子的质量
为MLi=7.016 004 u,1 u相当于9.31×102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零
B.锂核(eq \\al(7,3)Li)获得的动能约为0.86 MeV
C.中微子与锂核(eq \\al(7,3)Li)的动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电子的动量
D.中微子与锂核(eq \\al(7,3)Li)的能量之和等于反应前电子的能量
10.(多选)用中子轰击eq \\al(235, )92U原子核,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eq \\al(235, )92U+eq \\al(1,0)n→X+eq \\al(94,38)Sr+2eq \\al(1,0)n,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
B.X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比eq \\al(235, )92U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大
C.X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比eq \\al(235, )92U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大
D.X原子核的结合能比eq \\al(235, )92U原子核的结合能大
相关量
意义
能级图中的横线
表示氢原子可能的能量状态——定态
横线左端的数字“1,2,3…”
表示量子数
横线右端的数字“-13.6,-3.4…”
表示氢原子的能量
相邻横线间的距离
表示相邻的能量差,量子数越大,相邻的能量差越小,距离越小
带箭头的竖线
表示原子由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原子跃迁的条件为hν=Em-En
衰变类型
α衰变
β衰变
衰变方程
eq \\al(M,Z)X→eq \\al(M-4,Z-2)Y+eq \\al(4,2)He
eq \\al(M,Z)X→ MZ+1Y+eq \\al( 0,-1)e
衰变实质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
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
2eq \\al(1,1)H+2eq \\al(1,0)n→eq \\al(4,2)He
eq \\al(1,0)n→eq \\al(1,1)H+eq \\al( 0,-1)e
匀强磁场中轨
迹形状
衰变规律
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名称
构成
符号
电荷量
质量
电离能力
贯穿本领
α射线
氦核
eq \\al(4,2)He
+2 e
4 u
最强
最弱
β射线
电子
eq \\al(0,-1)e
-e
eq \f(1,1 837)u
较强
较强
γ射线
光子
γ
0
0
最弱
最强
类型
可控性
核反应方程典例
衰变
α衰变
自发
eq \\al(238, 92)U→eq \\al(234, 90)Th+eq \\al(4,2)He
β衰变
自发
eq \\al(234, 90)Th→eq \\al(234, 91)Pa+eq \\al( 0,-1)e
人工转变
人工控制
eq \\al(14, 7)N+eq \\al(4,2)He→eq \\al(17, 8)O+eq \\al(1,1)H
(卢瑟福发现质子)
eq \\al(4,2)He+eq \\al(9,4)Be→eq \\al(12, 6)C+eq \\al(1,0)n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eq \\al(27,13)Al+eq \\al(4,2)He→eq \\al(30,15)P+eq \\al(1,0)n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发现正电子)
eq \\al(30,15)P→eq \\al(30,14)Si+eq \\al( 0,+1)e
重核裂变
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
eq \\al(235, 92)U+eq \\al(1,0)n→eq \\al(144, 56)Ba+eq \\al(89,36)Kr+3eq \\al(1,0)n
eq \\al(235, 92)U+eq \\al(1,0)n→eq \\al(136, 54)Xe+eq \\al(90,38)Sr+10eq \\al(1,0)n
轻核聚变
很难控制
eq \\al(2,1)H+eq \\al(3,1)H→eq \\al(4,2)He+eq \\al(1,0)n
色光
红
橙
黄
绿
蓝—靛
紫
光子能量范围(eV)
1.61~
2.00
2.00~
2.07
2.07~
2.14
2.14~
2.53
2.53~
2.76
2.76~
3.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0-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训练 专题14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2010-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训练专题1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教师版doc、2010-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训练专题1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波粒二象性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2 原子结构 原子核(解析版),共16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14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