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培优检测—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
展开第八单元培优检测
(100分,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我国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是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手撕不锈钢箔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
A.组成 B.性质 C.形状 D.结构
【答案】C
2.“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发现火星地表被赤铁矿覆盖而呈橘红色,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
- Fe3O4 B. Fe2O3 C. FeO D. FeCO3
【答案】B
3. 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 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答案】A
4. 偏将军印是重庆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经测定该金质印章含金量约9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金的元素符号为aU B.金易锈蚀
C.金单质由金原子构成 D.该印章是纯净物
【答案】C
5. 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 B. X的化学式为CuSO4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 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
【答案】B
6.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提到了古代将生铁煅烧捶打氧化变成钢的过程,下列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生铁和钢是同种物质 B.煅打过程发生碳燃烧反应
C.钢的机械性能比生铁好 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答案】A
7. 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H2CO3H2O+CO2 分解反应 B.Al+H2SO4==Al2(SO4)3+H2↑ 化合反应
C.2Mg+O22MgO 氧化反应 D.2Na+CuSO4==Na2SO4+Cu 置换反应
【答案】C
8. 将一定量锌粉加入Mg(NO3)2、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渣中至少有三种金属
B.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Mg
C.滤渣中一定有Mg(NO3)2和Zn(NO3)2
D.滤渣中一定有Mg(NO3)2和Zn(NO3)2,可能有AgNO3
【答案】C
9.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 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A
10.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丙的
化合物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甲>乙
【答案】A
11.某同学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 b 滤液中一定含有 Cu2+ c 滤液中一定含有 Fe2+
d.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 e.所得滤液质量一定比原溶液质量小
A. ad B. be C. abe D. acd
【答案】A
12.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两份质量均为mg、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已知甲、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由图像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甲<乙
B.无法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没有剩余
D.反应结束后,剩余稀硫酸的质量:甲>乙
【答案】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
13. (14分)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选项中,体现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
A. 铁锅 B. 铜导线 C. 铝箔 D. 黄金饰品
(2)铝制品表面变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铬可以起到防锈的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铁和钢,它们都属于铁的合金,它们的主要成分相同,但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_ _(填字母)。
A. N2 B. O2 C. H2O D. CO2
(6)西汉时期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以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答案】(1)A (2)4Al+3O2===2Al2O3 (3)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 (4)含碳量不同 (5)A
(6)Fe+CuSO4===Cu+FeSO4 (7)单质
14. (8分)2020年6月,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奎坑隧道贯通,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1)下列有关高铁建造中用到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锰钢轨道 B. 玻璃车窗 C. 铝合金把手
(2)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 (填“大”或“小”),构成金属铝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3)焊接轨道可利用以下反应原理: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金属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下列保护措施合理的有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 B. 禁止开采矿物资源 C. 积极研发新材料以替代金属材料高温
【答案】 AC 大 原子 置换反应 AC
15. (10分)某种手机电路板中含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Ni在化合物中显+2价。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②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滤渣①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4)写出滤液①和铁粉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Ag、Ni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2)Fe2+(3)Cu、Ag(4)Fe+NiSO4===FeSO4+Ni(或Fe+H2SO4===FeSO4+H2↑) (5)Ni、Cu、Ag
16. (12分)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工业炼铁
①生产过程中需将赤铁矿、焦炭、石灰石粉碎,其目的是 。
②加入焦炭的主要作用有 。
A.产生CO
B.燃烧为反应提供热量
C.还原铁矿石
(2)图2: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
①实验前应先通入CO再加热,其目的是
②实验时,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后,测得硬质玻璃管内固体减少质量 (填“>”“<”或“=”)澄清石灰水增重质量。
(3)下列关于工业炼铁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铁均为纯铁 B.两种方法反应后的尾气成分相同
C.两种方法炼铁的主要原理方程式相同
【答案】 增大反应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AB 酒精灯 排出试管内空气,防止爆炸 < C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7. (6分)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重要的学科思想
(1)图一 三个实验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含量,测得实验过程中密闭容器内02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依据图中信息分析。
①A、B 均利用铁生锈能消耗 进行测定。
②若要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最佳实验是 (填“A”“B”或C”)。
(2)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与CO2、02和 H2O 共同作用的结果,仿照铁生锈设计如下实验
图三
①C中Cu的作用 (用方程式表示】
②AD对比证明Cu生锈需要 ,D中尾部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③实验有不合理的地方,将B稍作改进即可达目的,在方框内完成装置改进图并标出具体物质。
【答案】(1) 氧气 A(2) 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8. (7分)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月对Zn、Fe、Cu的活泼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验证。
实验一:利用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来验证金属活动性,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1)实验一中,试管②里发生的反应现象为
(2)验证金属活动性:Zn>Fe>Cu,上述实验中,没有必要做的是 (填试管序号)。
实验二:能否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外,还有温度、反应物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
【实验验证】如图二,取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加入到相同的三份稀盐酸中,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一段时间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所得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三所示。
(3)实验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填试管序号)。
(4)实验二中,试管①里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根据图三分析,金属与酸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反思交流】根据上述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能否验证得出全属活动性:Zn>Fe>Cu?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拓展延伸】为得到活动性:Zn>Fe>Cu的结论,小月提出,可在原实验二方案基础上,再直接利用一种药品完成实验即可,该药品可能是
- CuSO4 B. ZnSO4 C. MgSO4
【答案】 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③ ③ 放热 不能,活动性强弱与反应温度不成正比 B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19. 对100克氧化铁和碳粉的混合物高温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为67克(其中含少量的未反应完的氧化铁)。试求:
(1)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 g
(3)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到0.1%,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100g-67g=33g
(2)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
3C+2Fe2O34Fe+3CO2↑
320 132
33g
,=80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80g
(3)设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为y
3C+2Fe2O34Fe+3CO2↑
224 132
y 33g
,y=56g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100%=83.5%
答: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