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复习练习题
展开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知识精要】
一、中和反应
1.概念: 酸和碱 作用生成 盐和水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即: 酸+碱=盐+水
2.现象:
① 放热 ;
② 难溶性的碱固体溶解消失 ,有时会有 颜色 的变化;
③大多数 可溶性碱溶液与酸溶液 反应无明显变化
3.实质:在不同的酸溶液中存在着相同的 H+ ,在不同的碱溶液中存在相同的 OH- ,两种离子相互结合形成 H2O 分子。即: H++OH-==H2O
4.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农业上 改良酸性土壤 。如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改良碱性土壤。
(2)工业上 处理废水 。如利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排放的废水,用酸处理碱性废水。
(3)医疗上:
①用含 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Al(OH)3+3HCl==AlCl3+3H2O; Mg(OH)2+2HCl==MgCl2+2H2O
②生活中遇到蚊虫叮咬后(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可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肥皂水,牙膏等减轻痛痒
5.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实验步骤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实验现象:滴入酚酞溶液,溶液颜色由 无色变为红色 ;再滴入稀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3)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HCl+NaOH═NaCl+H2O
(4)实质(图2):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H++OH-===H2O)。
特别注意:
(1)该实验最好不要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滴加稀盐酸时,要边滴加边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加,这样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反应。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
用来定量表示溶液 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其范围是 0—14 。
2.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pH<7, 溶液呈酸性,溶液酸性越强,pH越小
pH=7, 溶液呈中性
pH>7, 溶液呈碱性,溶液碱性越强,pH越大
提醒:
(1)酸溶液和酸性溶液
酸溶液是酸的 水溶液 ,溶液的溶质是 酸 ;
酸性溶液是 显酸性(pH<7)的溶液 ;
酸溶液 一定 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 不一定 是酸溶液,如硫酸铵溶液显酸性,但硫酸铵是盐。
(2)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碱溶液是碱的 水溶液 ,溶液的溶质是 碱 ;
碱性溶液是 显碱性(pH>7)的溶液 ;
碱溶液 一定 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 不一定 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是盐。
3.溶液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
a.酸性溶液加水稀释时,pH 增大 ,但只能无限接近 7 ,不会 大于 7,还是 酸性 溶液。如图1所示:
b.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时,pH减小 ,但只能无限接近 7 ,不会 小于 7,还是 碱性 溶液。如图2所示:
c.中性溶液加水稀释时,pH不变,pH=7,还是中性溶
4.中和反应情况图像综合分析(酸碱滴定曲线)
a.酸入碱(将盐酸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中) b.碱入酸(将氢氧化钠滴入含有酚酞的盐酸中)
5.测定溶液pH的常用方法——pH试纸
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 玻璃棒 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比,读数。
提醒:
①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以免污染试剂;
②用pH试纸测出的酸碱度是 整数 ;
③不能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进行测量,以免结果不准确,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需将试纸 润湿 使用
6.溶液酸碱度对生产、生活、及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
①测定人体内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②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正常雨水pH≈5.6,酸雨的pH<5.6
【题典精讲】
【例题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下列是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Mg(OH)2 B.Al(OH)3 C.MgCO3 D.FeSO4
【答案】D
【例题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2HCl+CuO === CuCl2+H2O B.2NaOH+CO2 === Na2CO3+H2O
C.2HCl+Cu(OH)2 === CuCl2+2H2O D.Na2CO3+2HCl === 2NaCl+H2O+CO2↑
【答案】C
【例题3】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均需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答案】D
【例题4】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答案】A
【例题5】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腐蚀铁制下水道
【答案】C
【例题6】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之后没有现象的是( )
A. 氯化钡 B.氧化铁 C.硫酸铜 D.二氧化碳
【答案】D
【例题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例题8】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 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后溶液中的微粒只有Na+和Cl﹣
【答案】B
【例题9】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A. 氯化钾
B. 烧碱
C. 熟石灰
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答案】C
【例题10】向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至过量,下图能正确反应溶质质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例题11】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A.①:加水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②: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C.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④: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答案】B
【例题12】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P点时,溶液中至少含两种溶质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从M﹣N点反应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大,随后逐渐减少
【答案】B
【例题13】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氢氧化铜
如果蓝色固体消失,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答案】C
【例题14】向盛有酚酞试液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液体呈无色.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所选试剂不正确 的是( )
A.碳酸钙 B.镁条 C.pH试纸 D.稀硫酸
【答案】D
【例题15】在通常情况下,某实验小组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pH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答案】C
【例题16】室温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B
【例题1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氢氧化钠加入20克时恰好完全反应
B.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温度上升是由于中和反应放热,温度下降是因为增加液体降温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
【答案】A
【例题18】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A. 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答案】A
【例题19】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地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如图为常温下,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列断不正确的是( )
A.当加入甲溶液5g时,加入无色酞溶液变红色
B.根据图示可知,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甲溶液10g时,所消耗的甲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96g
D.现代化实验技术让无现象的实验变得数字化、显性化
【答案】B
【例题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 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 ________色;
【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 __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2)NaCl、HCl(3)Na+、Cl-(4)蓝【结论】H+和OH-
【例题21】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实验一】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图1、图2均能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图1能证明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由图2还能得出的其他结论是 。
【实验二】取少量难溶的氢氧化镁置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到浑浊液,再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在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认为产生意外现象是因为 而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和盐酸反应生成了 气体。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三】用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证明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1)在试管①和②中加入等质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在试管②里加入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与无水硫酸铜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先变蓝,说明有水生成,从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
(2)小艺认为上述对照试验不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小艺的理由是 。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试验? 。
【实验四】利用图2所示的原理来证明酸与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1) 在盛有10mL浓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由此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小涵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涵的理由是 。(2)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答案】【实验一】溶液pH由大于7变成小于7;中和反应放热。
【实验二】浑浊液变澄清;Mg(OH)2+2HCl=MgCl2+2H2O。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三】(2)也可能是硫酸铜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两支试管中充满氮气后密封。
【实验四】(1)浓硫酸溶于水放热。(2)液体飞溅,发生安全事故。
【例题22】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氢氧化钠有剩余;
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答案】(1)滴加酚酞后,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2)有气泡冒出;没有气体生成(3)C(4) C
【考点训练】
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答案】B
3.向某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剂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2O
B. H2SO4
C. NaOH
D. CaCO3
【答案】C
3.根据右图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答案】D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A. HCl NaOH B. NaCl
C. NaCl NaOH D. NaCl HCl
【答案】 C
5.向U形管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答案】C
6.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可能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D
7.关于反应A+B→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gA和30g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g
D.此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答案】C
8.几种适宜作物生长的pH范围如下:水稻6.0-7.0,棉花6.0-6.8,甘蔗6.0-8.0,茶树5.0-6.0。取某地土壤浸出液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略显蓝色,则这种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茶树
【答案】C
9.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
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
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
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
【答案】D
10.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答案】C
1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有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B.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体中测其酸碱度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D.氧化物、碱中一定寒氧元素,酸、盐中不一定含氧元素
【答案】D
13.某校化学小组利用硫酸与氢氧化钾两种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14.已知某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某厕所清洁剂有强酸性,下列对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 )
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 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
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B
15.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D
1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过程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1~2 mL稀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向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试管中逐滴滴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2】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观察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Al(OH)3]
【实验反思】(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________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答案】【实验过程1】①溶液呈无色②溶液由无色变红色③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实验过程2】白色固体逐渐溶解,Al(OH)3+3HCl===AlCl3+3H2O;【实验反思】(1)酚酞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显紫色,视觉观察不明显。(2)酸碱指示剂颜色
【培优训练】
1.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用硼酸处理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答案】C
2.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答案】D
3.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
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所以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A
4.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的pH=7,则( )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后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答案】B
5.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电导率曲线如图乙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减少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答案】A
6.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答案】C
7.已知: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往滴有几滴酚酞试液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导电能力减弱,主要原因是水越来越多
B.a时刻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
C.BC段时烧杯内溶液为红色
D.若换成盐酸滴到NaOH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曲线也一样
【答案】B
8.为探究中和反应,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低右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B.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可能呈红色
C.红墨水出现“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C
9.关于溶液的酸碱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Cl溶液的pH为0时,其酸性达到最强;NaOH溶液的pH为14时,其碱性达到最强
B.紫色酚酞试液在酸、碱、盐中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可用这种指示剂测出溶液的酸碱度
C.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D.若用湿润后的pH试纸测pH分别为4和10的两种溶液,所测得的值可能为5和11
【答案】C
10.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11.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滴入浓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浓盐酸的挥发性
B.干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C.右侧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分子
D.若右侧试管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Cl
【答案】D
12.某溶液中只含4m个K+、m个SO42-、 m个Cl-,以及不等量的H+和OH-,没有其他离子存在。据此推测,此溶液的( )
A. pH> 7 B.pH=7 C.pH <7 D. 无法确定
【答案】A
13.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答案】D
14.碱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关于常见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可治疗胃酸过多
B.称量NaOH时,把NaOH放在纸片上称量
C.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则NH3·H2O不是碱
【答案】C
1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是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蓝色沉淀,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B.C与D可能会发生中和反应
C.A、B、C中一定含有同一种元素 D.A不可能是硫酸铜
【答案】C
16.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2+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aAlO2的电离实质是:NaAlO2==Na++Al3++2O2-
B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向氧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氧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答案】A
17.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8.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Ca(OH)2和NaOH的混合液中通入CO2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CO2气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9.如图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如图);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______画的。无色液体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
【答案】 酚酞 水(合理即可)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稀盐酸(合理即可)
20.硬水受热后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实验室由水垢制取纯净CaC12固体的流程如图(水垢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请按要求填空:
(1)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在物质分类中,该物质属于______。
(2)“酸化”目的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
【答案】(1) Mg(OH)2 碱(2)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3)蒸发结晶
21.在生活、生产中改良酸性土壤、中和废水、治疗胃酸过多等均是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具体体现。在实验课上,发现有部分中和反应现象并不明显。
【提出问题】以氧氧化钠溶液与盐酸为例,如何证明它们发生中和反应了呢?
【设计实验】
方案一:甲同学利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证明两者反应,选行了下列操作。
(1)步骤一:取一定量的氧氧化钠溶液于小烧杯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步骤二: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滴入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看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甲同学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了。
【实验反思】
(2)乙同学取适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探究,下列方法能说明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再滴一滴稀盐酸,溶液呈无色 B.再滴一滴稀盐酸,溶液呈红色
C.再滴一滴氧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红色 D.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无色
方案二: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氯化钠生成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于是用玻璃棒蘸取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灯上蒸干,发现有白色固体析出,从而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提出质疑】
(3)同学们立即表示反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经过商量决定将白色固体溶解于少量水中,再检验白色固体成分,下列药品可行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CuSO4溶液 B.稀盐酸 C.FeCl3溶液 D.稀硫酸
【拓展延伸】还有同学想到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于是利用水的生成来说明酸和碱反应。
【查阅资料】Ⅰ.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Ⅱ.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下列三个实验:
(4)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成丙中U形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的原因有:氧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总结】
(6)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终于找到了证明中和反应发生的方法,主要通过两条途径:a、证明反应物减少了;b、证明新物质的生成。
请你再写出一个不同于中和反应并且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2)C (3)白色固体也有可能是氢氧化钠 AC (4)甲、乙中变色硅胶不变色,仍然为蓝色,丙中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 (5)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热 (6) (合理即可)
【拔尖训练】
1.现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只需选用一种药品就能方便地将它们加以鉴别,该药品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稀盐酸 D.二氧化碳
【答案】D
2.如图是表示在9.8g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时间,y是pH
B.x是的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水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D
3.室温时,向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有一种溶质
B.d点溶液中溶质是Ba(OH)2和H2SO4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答案】B
4.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能力)的变化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稀硫酸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H+、SO42-
C.当加入质量为m1g的Ba(OH)2溶液时,溶液电导率最强
D.最终溶液电导率小于开始时稀硫酸的电导率
【答案】B
5.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在溶液中插入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时溶液pH=2是因为残留液中还有盐酸剩余
B.ab段表示随着Na2CO3溶液的滴入,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C.c点表示此时溶液呈中性
D.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
【答案】B
6.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为:,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向一定量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已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7.100g10%的KOH溶液与 100g1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 )
A. 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答案】A
8.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
B.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
D.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C
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有关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均为化合物,则丙不可能为单质
B.若甲为酸,乙为碱,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若丁为水,则甲、乙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
【答案】B
10.小乐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NaOH溶液易潮解和变质,需密封保存
B.②中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Na+
C.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D.⑤中浓硫酸的稀释中,甲物质是水
【答案】C
11.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
C.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固体KOH D.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4%
【答案】C
12.如图所示,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钡溶液后,在烧杯里的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变化是( )
A.C1-增多了,SO42-减少了
B.Ba2+增多了,H+减少了
C.Cl-增多了,H+减少了
D.H+减少了,SO42-减少了
【答案】A
1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是造福人类的“蓝色银行”。
(1)淡化:海水淡化的方法有海水冻结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如图I离子交换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金属阳离子(Ca2+、Na+、Mg2+)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均转化为H+。1个Ca2+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均转化为______个H+。
(2)晒盐:海水经日晒风吹后析出氯化钠晶体。(已知:20℃时NaC1的溶解度为36.0g;MgCl2的溶解度为54.8g。)20℃某海水的溶液组成为100g水、36.0gNaCl、6.85gMgCl2、2.15g其他成分。将此溶液恒温蒸发掉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g水,析出的NaCl质量最大且没有析出MgCl2。
(3)提镁: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MgO的熔点为2852℃;MgCl2的熔点为714℃。
①写出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海水提镁经历“MgCl2→氢氧化镁→MgCl2”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工业上电解熔融MgC12制取金属镁,而不是采用加热氢氧化镁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制取金属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2(2)87.5(3) 提纯氯化镁 MgO的熔点高,熔化时需要消耗太多能量
14.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能否验证CO2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反应较慢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三中,开始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硫酸。开始滴加时___________侧管中呈现红色(填“左”或“右”)。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呈现无色,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物质除酚酞外,一定有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能 右侧试管内液面高于左侧
(2)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泡逸出
(3) 左 硫酸钠##Na2SO4 硫酸##H2SO4
15.某同学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H2与钙加热制得CaH2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CaH2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2)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______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_。
【CaH2的性质探究】
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3)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______(写化学式)。
(4)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 Na2CO3溶液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
猜想三成立
【定量分析】
取制得的CaH2样品1g(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g,则该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答案】(1) 吸收水蒸气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与钙反应 (2) 蓝 也可能是钙和水反
应 (3)H2 (4) Na2CO3+Ca(OH)2=CaCO3↓+2NaOH 无明显现象 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 84%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课时训练,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肥料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肥料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