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第一部分
|
|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 B | C | D |
碱性锌锰电池 | 锂电池 | 太阳能热水器 | 燃气灶 |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NaCl B.H2CO3 C.CH3COOH D.NH3·H2O
3.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7的是
A.Na2CO3 B.HCl C.NaCl D.NH4Cl
4. 下列措施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锌粒代替镁粉制备氢气
B.将食物放进冰箱避免变质
C.工业合成氨时加入催化剂
D.自行车车架镀漆避免生锈
5.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2H6(g) C2H4 (g) +H2(g) ΔH > 0。达平衡后
升高反应温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C2H6的转化率增大 D.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6.一定温度下,在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下列能证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CO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
D. 生成的CO2与消耗的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
7.常温下,某溶液中c(H+)=2.4×10—7 mol·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显酸性
B.该溶液中c(OH—) = 4.17×10—8 mol·L-1
C.该溶液的溶质一定是一种弱酸
D.升高温度,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增大
8. 硫酸工业制法中,反应之一为:2SO2(g) + O2(g) 2SO3(g) ΔH = —198 KJ·mol-1 。
科学家分析其主要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Ⅰ: V2O5(s) +SO2(g)===V2O4(s) +SO3(g) ΔH1= +24 KJ·mol-1
反应Ⅱ:………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V2O4(s) +O2(g) === 2V2O5(s) ΔH2 =—123 KJ·mol-1
B.使用V2O5 作为反应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通入过量空气,可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D.温度选择450℃是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催化剂等因素的结果
9.常温下,某小组探究不同溶液中钢铁的腐蚀,结果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液 | 0.01mol·L-1 HCl | 0.01 mol·L-1 NaCl | 0.01mol·L-1 NaOH | 10 mol·L-1 NaOH |
腐蚀快慢 | 较快 | 慢 | 慢 | 较快 |
主要产物 | Fe2+ | Fe2O3 | Fe2O3 | HFeO2— |
A.在HCl溶液中,主要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在 NaCl溶液中,发生腐蚀时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C.由实验可知,溶液碱性越强 ,钢铁腐蚀越困难
D.钢铁腐蚀的产物受到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10.相同温度下,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H2(g) + I2(g) 2HI(g)。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 | 平衡时物质的浓度/(mol·L-1 ) | ||
c(H2) | c(I2) | c(HI) | c(H2) | |
Ⅰ | 0.01 | 0.01 | 0 | 0.008 |
Ⅱ | 0.02 | 0.02 | 0 | a |
Ⅲ | 0.02 | 0.02 | 0.04 |
|
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25
B.实验Ⅱ达平衡时,a=0.016
C.实验Ⅲ开始时,反应向生成H2的方向移动
D.达到化学平衡后,压缩三个容器的体积,反应体系颜色均加深,是平衡逆移的结果
11.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阴极有气体生成:2H2O +2e—==H2↑+ 2OH—
B.向CaCO3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溶解: CO32— + 2H+ == CO2↑+H2O
C.常温下,测得0.1mol·L-1Na2S溶液pH约为13:S2— + H2O HS— + OH—
D.向Mg (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沉淀颜色变为红褐色:
3Mg (OH)2 (s) + 2Fe3+(aq) 2Fe (OH)3 (s) + 3Mg2+(aq)
12.在温度t1和t2下,发生反应:X2(g)+H2(g) 2HX(g) ΔH < 0。仅依据平衡常数(K)的变化,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X2代表卤族元素单质)
化学方程式 | K(t1) | K(t2) |
F2+H22HF | 1.8×1036 | 1.9×1032 |
Cl2+H22HCl | 9.7×1012 | 4.2×1011 |
Br2+H22HBr | 5.6×107 | 9.3×106 |
I2+H22HI | 43 | 34 |
A.t2 > t1
B.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平衡时F2、Cl2、Br2、I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C.相同条件下 ,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F2、Cl2、Br2、I2 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降低
13. 根据下列实验的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浸泡在热水中的烧瓶内红棕色加深,浸泡在冰水中的烧瓶内红棕色变浅 |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 |
B | 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泡产生 | Ksp(BaCO3)< Ksp(BaSO4) | |
C | 一段时间后,液体呈红褐色
| 加热促进FeCl3溶液的水解,生成了Fe(OH)3胶体 | |
D | 一段时间后,导管中水柱上升 | 具支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 |
14.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短路膜电池,利用H2清除CO2。这种短路膜承担了电子迁移和离子迁移的双重功能,装置及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H2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H2 —2e— ===2H+
B.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2时,理论上需要转移4mol电子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短路膜移向正极
D.无CO2的空气在正极获得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14分)25℃时,某小组探究CH3COOH的性质。
(1)测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1 的CH3COOH溶液,pH为2.88。
①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是 。
②25℃时,CH3COOH的Ka= (列出数学表达式)
(2)测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的CH3COOH溶液,pH为3.38。
小组同学判断稀释CH3COOH溶液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 (填“左”或“右”)移动,理由是 。
(3)查阅资料:25℃时,HCN Ka = 6.2×10-10 HClO Ka = 4.0×108 。
推测25℃时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
a. CH3COOH + NaCN === CH3COONa + HCN
b. NaClO + HCN === HClO +NaCN
c.HClO +CH3COONa=== CH3COOH +NaClO
(4)向20 mL 0.10 mol·L-1 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0.10 mol·L-1 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图。
①A点表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A、B、C、D点表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最大的
是 (填字母)
16.(11分)利用乙酸(CH3COOH)蒸汽催化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发生的反应为:
CH3COOH(g) 2CO(g) + 2H2(g) ΔH1= + 2l3.7 KJ·mol-1 Ⅰ
同时有副反应发生,主要的副反应为:
CH3COOH(g) CH4(g) + CO2(g) ΔH2=-33.5 KJ·mol-1 Ⅱ
(1)利用合成气合成甲烷,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 (g) + H2 (g) CH4 (g) + H2O(g) ΔH3
①利用 ΔH1和 ΔH2计算 ΔH3时,还需要利用 反应的 ΔH。
②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提高H2平衡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 增大容器容积
- 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 适时将CH4分离出来
(2)乙酸蒸汽催化重整过程中,温度与气体产率的关系如图。
① 650℃之前,氢气产率低于甲烷,650℃之后氢气产率高于甲烷,主要原因是:反应ⅱ活化能低于反应ⅰ、_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乙酸气体中掺杂一定量水,氢气产率显著提高而CO的产率下降,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
(3)在密闭容器中投入a mol乙酸蒸汽进行催化重整,利用合适的催化剂抑制其他副反应的发生,温度为T℃时达到平衡。反应Ⅰ消耗乙酸60%,反应Ⅱ消耗乙酸20%,平衡时气体中乙酸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17.(10分)高纯硝酸银广泛应用于感光照相、电子浆料、保温瓶胆、制镜等行业。工业上利用粗银粉制备高纯硝酸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粗Ag粉中含有Pb、Cu、Hg、Fe等杂质。
ⅱ.25℃时几种氯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 AgCl | PbCl2 | Hg2Cl2 |
Ksp | 1.8×10-10 | 1.6×10-5 | 1.3×10-18 |
ⅲ.AgCl在较浓盐酸中,可生成AgCl_ 2、AgCl2- 3离子
(1)酸浸:
①过程中,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②硝酸与银的反应中,体现了硝酸的 性。
(2)沉银:在粗AgNO3溶液中主要含有Ag+、Pb2+、Cu2+、Hg22+、Fe3+等离子。向粗AgNO3溶液中加入的HCl、NaCl的投加量对AgCl 沉淀率的影响如图。
盐酸、氯化钠投加量对 AgCl 沉淀率的影响
随着氯离子投加量的增加,AgCl的沉淀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当n(Ag+)∶n(Cl—) = 1∶1
时,AgCl沉淀率并没有达到最高,原因是 。当n(Ag+)∶n(Cl—) >1∶2时,AgCl
沉淀率降低,原因是 。
(3)还原:精制AgCl被N2H4·H2O还原时,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12分) 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毒性较强的Cr2O72-,可将其转化为BaCrO4、Cr(OH)3等难溶物,从体系中分离而除去。
已知:ⅰ.Cr2O72-的氧化性强于CrO42-,且Cr2O72-在水溶液中能够水解产生CrO42-。
ⅱ..Ksp(BaCrO4)=1.2×10-10 。
ⅲ.根据国家标准,水中含有的CrO42-浓度在5.0×10-7 mol/L以下才能排放。
Ⅰ.直接沉淀法:将Cr2O72-、CrO42-与Ba2+反应直接生成难溶物BaCrO4,从体系中分离。
(1)Cr2O72-水解产生CrO42-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可溶性钡盐后,废水中Ba2+的浓度应大于 mol·L-1 ,处理后的水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Ⅱ.还原沉淀法:利用还原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Cr2O72-,工业流程如下。
(1)调节池中需加酸的目的是 。
(2)在反应槽中使用Na2SO3为还原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Ⅲ.电解法:采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的废水时,使用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内盛放含铬废水。工作时Cr2O72- 被还原成为 Cr3+,在阴极区生成 Cr(OH)3沉淀除去,工作原理如图。
(1)B极与外接电源 (填正极、负极)相连。
(2)电解时阴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
(3)Cr2O72- 被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电解装置中的隔膜为 (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19.(11分)某小组探究硝酸银与碘化钾的反应。
(1)实验Ⅰ:向盛有1 mL 1 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Ⅰ入1 mL 1mol·L-1 KI溶液,振荡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入淀粉溶液,振荡试管,产生黄色沉淀,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配制1 mol·L-1 AgNO3溶液时,需加硝酸酸化,原因是 。
②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小组同学依据物质性质分析,反应产物中可能存在Ag。依据是 。
(3)经检验,黄色沉淀中不含Ag。小组同学设计实验Ⅱ证实了AgNO3溶液与 KI溶液可以反应得到银。装置如图。
①甲溶液是 。
②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87×108)。
(4)结合实验及数据,推测实验1中生成黄色沉淀
而没有产生Ag的原因: 。
74,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74,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工业上电解熔融和冰晶石,和存在平衡,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与ICl的反应机理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1页。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