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3页。


    秘密★启用前
    2022年秋高2022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适宜的温度范围
    C.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稳定的太阳光照
    2. 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时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为( )
    A. 赤道地区 B. 副热带地区(30°附近)
    C. 副极地地区(60°附近) D. 极地地区
    4.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太阳风 B. 耀斑 C. 黑子 D. 极光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B. 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 甲化石——新生代 D. 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6. 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 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B. 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C. 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 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并伴随地震。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汤加火山喷出的物质来自于( )
    A. 外核 B. 内核 C. 地幔 D. 地壳
    8.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种介质 B. 丁层为液态的金属物质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 戊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9.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 岩石圈上部是软流层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阴天比晴天强
    C. ③——地面长波辐射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11.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12.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13. 关于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由氧气组成 B. 由干洁空气组成
    C. 由氧气和水汽组成 D. 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水的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下径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为( )
    A. 225m B. 275m C. 295m D. 325m
    17. 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列题。

    18. 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最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19. 下列不是骆驼刺主要分布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 植被稠密 B. 根系发达
    C. 群落结构简单 D. 叶面细小
    20.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是( )
    A. 绝对高度 B. 高度 C. 相对高度 D. 坡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片中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22. 图示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 ( )
    ①亚欧大陆亚寒带地区 ②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
    ③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④非洲大陆的热带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3. 图示植被的优势植物为 ( )
    ①松类植物 ②革质乔木 ③藤本植物 ④杉类植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②地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5. 下列地点中,风力最大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东流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流域面积180 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③图代表________处地貌,⑥图代表________处地貌
    (2)③图地貌在我国南方地区发育非常典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广泛和________的气候。
    (3)①—⑥地貌景观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填序号)
    (4)⑤地貌的景观特点是:平面形态为________形;从山口处的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变________。
    27. 图一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二为太平洋沿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乙、丙、丁四个海区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图一中,A、B、C、D四处海水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海洋表层盐度由________向_______递减;暖流流经地区盐度________(升高或降低)。
    (3)三个观测站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是_______,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28.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图2,图2是图1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1、2、3三点位于等压面上,4、5两点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______(升高或降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图2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字是 ______(可多选),表示气压最高的数字是 ______。
    (3)甲、乙两处气温较低的是 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 ______处。
    (4)若图2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 ______(城市或郊区)。
    (5)若图2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甲乙两地之




















    秘密★启用前
    2022年秋高2022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年春节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适宜的温度范围
    C.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稳定的太阳光照
    2. 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意味着地球停止自转,但此时地球还在原来轨道绕太阳公转,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适中的日地距离和稳定的太阳光照,所以A、C、D错误。同时由于地球停止了自转,就会存在某一地区长时间受到太阳辐射,温度较高,某一地区长时间接受不到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即适宜的温度范围得不到保障,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地球抵达的新家园是比邻星,进入了另一个恒星系统,脱离了太阳系和地月系,排除A、B;地球抵达的新家园比邻星仅离太阳4.2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远远大于4.2光年,因此比邻星依旧在银河系之内,故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不可能位于河外星系,排除C。故选D。
    【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内部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适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使地球有充足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的大气层。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包括太阳处于稳定期,与其他行星、小行星各行其道。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时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为( )
    A. 赤道地区 B. 副热带地区(30°附近)
    C. 副极地地区(60°附近) D. 极地地区
    4.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太阳风 B. 耀斑 C. 黑子 D. 极光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直接看出,此时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为30°N附近,副热带地区(30°附近)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量大。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太阳风、耀斑和黑子均为太阳活动,而且太阳风和耀斑肉眼看不见,需借助特殊仪器观看;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可能看不见。读图,乙地此时没有太阳辐射,且位于北极点附近,说明出现极夜现象,最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活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类型及其特点。太阳活动强时导致南北极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下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 )
    A.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中生代 B. 恐龙化石——前寒武纪
    C. 甲化石——新生代 D. 三叶虫化石——古生代
    6. 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 )
    A. 藻类化石——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 B. 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形成联合古陆
    C. 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 D. 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剧烈的地壳运动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新生代,A错误;恐龙化石出现在中生代,B错误;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甲化石介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之间,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化石介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之间,古生代中期出现鱼类,陆地面积大大增加,联合古陆形成,B正确;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元古宙出现了藻类,A错误;联合古陆解体在新生代,鸟类出现在中生代,C错误;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B。
    【点睛】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并伴随地震。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汤加火山喷出的物质来自于( )
    A. 外核 B. 内核 C. 地幔 D. 地壳
    8. 关于地震波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种介质 B. 丁层为液态的金属物质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 戊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9.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答案】7. C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C正确,故选C。
    【8题详解】
    甲波速度小于乙波,且甲波在地下2900km处忽然消失,根据所学地震波知识可知,甲波为横波,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A错误;丁层是外核,由液态(熔融状态)金属物质组成,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没有包含整个上地幔,C错误;戊界面接近地表,且甲波(横波)和乙波(纵波)经过该界面后,速度均有增加,可知该界面为莫霍界面,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既不属于地壳,也不属于上地幔,A、B错误;生物圈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可知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C正确;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可知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由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阴天比晴天强
    C. ③——地面长波辐射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11.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12.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答案】10 C 11. C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为主,A错。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约为①辐射量的50%,不是19%,B错。③是地面辐射,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对。④是大气逆辐射,在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增强,不是减弱,D错。故选C。
    【11题详解】
    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氮、氧、COz、臭氧)、水汽、固体杂质。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水汽和CO2,C对。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氧不是温室气体,A、B、D错。故选C。
    【12题详解】
    多云的天气,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④增强,晚上气温不会降的太低,所以昼夜温差小,D对。A、B、C错。故选D。
    【点睛】大气也会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如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会吸收红外线,但是根据太阳辐射的电磁光谱,紫外区和红外区所占的能量较小,因此大气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不是依靠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13. 关于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由氧气组成 B. 由干洁空气组成
    C. 由氧气和水汽组成 D. 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为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所以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组成成分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水的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下径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蒸发出来后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坑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于凹陷部位后降落到容器中。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②③正确;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所致,图中内容未反映出空气水平运动,①错误;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不能提供动力,④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地面水分蒸发和大气中水分的凝结和降落,没有水汽输送和地下径流,所以说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降水,①③正确,故选A。
    【点睛】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地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为( )
    A. 225m B. 275m C. 295m D. 325m
    17. 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中等高距为50米,区域左上角处山峰海拔最高,为480米,图中河流下游最低处海拔最低,为200-250米,最大高差可能是230-28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根据河流流向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向海拔低的地方,根据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的集水方向应与等高线垂直,由高处流向低处。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列题。

    18. 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19. 下列不是骆驼刺主要分布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 植被稠密 B. 根系发达
    C. 群落结构简单 D. 叶面细小
    【答案】18. B 19. A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从图示三种植物特征来看它们分别对应热带草原、温带荒漠、热带雨林,降水量差异大,所以其形态差异是水分差异造成的。B正确。
    【19题详解】
    注意材料设问“下列不是骆驼刺主要分布地区的植被特征是”,骆驼刺是温带荒漠地区特殊植物,据图可以看出和其它两个区域相比,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根系发达、群落结构简单、叶面细小。植被稠密不属于温带荒漠地区植被特征,故选A。
    【点睛】本题以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图为材料,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需要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20.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是( )
    A. 绝对高度 B. 高度 C. 相对高度 D. 坡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绝对高度是指在地面或海面上空的飞机距地表或海面的垂直距离,亦称“海拔高度”,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A正确。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之差,即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高度一般也是指相对高度,BC错误。坡度是用以表示斜坡的斜度,常用于标记丘陵、屋顶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及其特征,基本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分别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如下。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片中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亚寒带针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22. 图示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 ( )
    ①亚欧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②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
    ③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④非洲大陆的热带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3. 图示植被的优势植物为 ( )
    ①松类植物 ②革质乔木 ③藤本植物 ④杉类植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1. B 22. B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从图中植被外观判断,为云杉,是亚寒带针叶林的典型树种之一,B正确;热带雨林乔木多板状根,多气生根植物或藤本植物,系统分层明显,乔木高大,植物品种丰富,A错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植物叶片宽阔,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图示植被属于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沿海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从沿海向内陆依次过渡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非洲大陆的热带地区,赤道附近主要为热带雨林,由赤道向南、向北依次过渡为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图示植被属于亚寒带针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这里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发育了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针叶林,树叶细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①④正确;革质乔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②错误;藤本植物多分布在热带雨林中,③错误。故选D。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树种较为单一,主要以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为主,树叶呈细长针状,有很厚的角质层,为世界重要的用材树种。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每个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
    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②地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5. 下列地点中,风力最大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24. A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结合②地附近等压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②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北指向南。②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成东北风,A正确,故选A。
    【25题详解】
    在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力大小与等压线密集程度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④地等压线较①②③地密集,风力最大,D正确;①②③地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A、B、C错误。故选D。
    【点睛】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东流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流域面积180 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③图代表________处地貌,⑥图代表________处地貌。
    (2)③图地貌在我国南方地区发育非常典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广泛和________的气候。
    (3)①—⑥地貌景观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填序号)
    (4)⑤地貌的景观特点是:平面形态为________形;从山口处的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变________。
    【答案】(1) ①. 丁 ②. 丙
    (2) ①. 石灰岩 ②. 高温多雨
    (3) ①. ①②③ ②. ④⑤⑥
    (4) ①. 扇 ②. 细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流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可溶性岩石、侵蚀、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等知识;考查学生对长江流域自然地理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①图是峡谷地貌,代表乙处长江三峡地貌,图2为冰川地貌,甲位于长江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故②图冰川地貌代表的是甲;③图是喀斯特地貌,代表丁处云贵高原地貌,⑥图是河口三角洲,代表丙地貌。
    【小问2详解】
    ③图为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南方地区发育非常典型主要原因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广泛,容易发生流水溶蚀作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丰富。
    【小问3详解】
    ①—⑥地貌景观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①流水侵蚀,②冰川侵蚀,③流水侵蚀;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④流水冲积平原,⑤冲积扇,⑥河口三角洲。
    【小问4详解】
    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随着流速减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平面形态为扇形;从山口处的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由粗到细沉积。
    27. 图一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二为太平洋沿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乙、丙、丁四个海区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图一中,A、B、C、D四处海水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海洋表层盐度由________向_______递减;暖流流经地区盐度________(升高或降低)。
    (3)三个观测站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是_______,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答案】(1) ①. 甲 ②.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2) ①. C、D、B、A ②. 副热带海区 ③. 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 ④. 升高
    (3) ①. ②①③ ②. 低纬 ③. 高纬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和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材料;涉及大渔场的形成原因、海水盐度的分布、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海水性质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田处因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了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底层营养物质上涌,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

    【小问2详解】
    本题可从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气温越高,海水蒸发量越大,降水量越少,海水盐度越高,所以海洋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高纬度递减。A、B两个海区纬度高,气温低,盐度低,同时由于A海区受寒流影响,盐度最低,暖流流经地区盐度升高;C、D两个海区位于副热带,气温高,盐度高,同时由于C海区受暖流影响,盐度最高。所以依次排序为C、D、B、A。
    【小问3详解】
    由于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的能量,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多,所以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后通过比较观测站的表层水温可以判断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是②①③。

    28.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图2,图2是图1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1、2、3三点位于等压面上,4、5两点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______(升高或降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图2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字是 ______(可多选),表示气压最高的数字是 ______。
    (3)甲、乙两处气温较低的是 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 ______处。
    (4)若图2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 ______(城市或郊区)。
    (5)若图2表示中纬度某平原地区,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______。
    【答案】(1) ①. 降低 ②.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2) ①. 1、2、3 ②. 4
    (3) ①. 甲 ②. 甲
    (4)城市 (5)西北风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层和某地气压状况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大气组成及特点、热力环流、等压面判读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根据所学,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气温越高。
    【小问2详解】
    读图,图中1、2、3三点都在同一等压面上,因此气压值相等,即1=2=3。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规律,因此气压:1大于5,4大于3,由于1=2=3,因此气压排序是4>3=2=1>5,因此气压最高的是4。
    【小问3详解】
    首先,根据同海拔地区相比,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气压区,因此1000米高空,3地为高压,5地为低压。其次,根据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因此近地面甲处为高压,乙地为低压。第三,根据气温与气压关系(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可以判断甲地气温低,乙地气温高。综上所述,甲、乙两处气温较低的是甲处,气压较高的是甲处。
    【小问4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气温低,乙地气温高,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释放的人为热多,有热岛之称,气温高于郊区,因此推断乙地为城市。
    【小问5详解】
    根据上面分析,可知近地面甲处为高压,乙地为低压,因此近地面风由甲向东吹向乙地,由于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宁夏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