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羊肉泡馍是陕西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它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刚制作好的羊肉泡馍碗中冒出“热气”,“热气”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2.(2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城市公交车的速度大约是40km/s
C.八年级物理教科书厚度大约0.7cm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200g
3.(2分)同学们进入自习室后都会自觉地低声细语,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4.(2分)6月10日出现了今年以来第一个日全食奇观,下列现象与该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白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C.玻璃砖后的铅笔错位
D.凿壁偷光
5.(2分)自今年6月份进入汛期以来,西安、安康、汉中等地相继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在灾区救援时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冲锋舟逆流而上的救援人员相对于路旁的房屋是静止的
B.被救人员认为自己在运动,是以其所乘冲锋舟为参照物的
C.洪水过后,将街道上的积水扫开是通过增大液体表面积来加快水蒸发的
D.医护人员夹取消毒棉为伤员擦洗伤口,皮肤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升华时吸热
6.(2分)小明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音叉音调越高,小球被弹开越远
C.小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小球被弹开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7.(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B.红色的玫瑰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
C.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是光的折射现象
D.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8.(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时,该物质是固态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
C.该物质在BC段没有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该物质在第11min时已经完全变为气态
9.(2分)如表给出了部分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煤油
酒精
水
干松木
冰
铜
铅
密度(kg/m3)
0.8×103
0.8×103
1.0×103
0.5×103
0.9×103
8.9×103
11.3×103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B.相同体积的实心铜球和铅球,铜球更重些
C.能装下1kg煤油的塑料瓶,装不下1kg水
D.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减小
10.(2分)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2s末,a、b两小车相遇
C.第5s末,a、b两车相距15m
D.若两车一起向南运动,在第5s时a车司机看到b车在向南运动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2分)
11.(3分)热升华打印属于一种特殊打印,是传统打印技术的一次突破。热升华打印出来的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热升华打印是指在高温下,转鼓上的固体颜料受热 形成气体喷射到专用相纸表面,温度降低后发生 (前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即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像;我们通常把将红、 、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12.(3分)红碱淖被称作“昭君泪”,是我市著名的淡水湖。我们看到的湖水要浅一些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现象;若平静的湖面水深7m,在湖面上空12m处一只遗鸥正水平飞行,则它和湖水中的像的距离为 m;小明在红碱淖景区游玩时,捡到一块玉石,若将其从地球带到月球,该玉石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3分)海豚没有可供发声的声带,它是靠头部的一个具有瓣膜的气囊系统来发声的。当海豚浮出水面呼吸时,瓣膜打开,空气进入气囊之中,需要发声时,瓣膜关闭,用力挤压气囊,使里面的空气冲出,气流擦过瓣膜边缘使之 而发出声音;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它能发出频率为80000Hz的声音,该声音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如图所示),假如静止在海水中的海豚经过1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 m。
14.(3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下表可知: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受 的影响;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煤油
1324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海水(25℃)
1531
15.(3分)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 的缘故,而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笔字,这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 (前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电影院的幕布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幕布可以 所有色光,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彩色的。
16.(3分)如图所示是9月13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游泳男子10公里决赛现场,00后选手张子扬后来居上,以接近2小时的成绩夺得金牌。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赛是通过 相等比较 的方法判断输赢的;张子扬此次游泳比赛的平均速度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2分)根据图中给出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
18.(2分)如图,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
19.(4分)请完成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对此现象进一步推理可得出 的结论。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乙所示的器材探究光折射的特点。让一束光由空气进入玻璃,实验所测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l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3)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丙所示。纸锥下落过程中A、C两位置间的距离为 cm;纸锥在由A位置下落到D位置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20.(5分)一次家庭聚会中,小明妈妈拿出了用自家葡萄酿制的“户太八号”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
(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酒杯的质量时,将酒杯放在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
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酒杯的质量是40.6g;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酒杯中,用天平测出葡萄酒和酒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所在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酒杯内的葡萄酒质量是 g。
(3)将酒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的葡萄酒的体积是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kg/m3。
(4)用该方案测得的葡萄酒的密度与真实值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
21.(6分)小明和小雨分别用图中甲、乙两套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需要安装的实验器材有:A.烧杯;B.酒精灯;C.温度计;D.铁圈和石棉网。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器材的安装的顺序是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2)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3)丁图中,a为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他用的是 (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实验的;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
(4)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像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选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小雨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进行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2.(7分)如图为小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支大小、外形均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
(1)实验时应选 (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 ;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4)为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蜡烛 的位置, (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蜡烛A的像。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靠近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人在玻璃门中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随门平移。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
23.(7分)如图所示为复兴号“蓝暖男”—银西高铁。该线路全长约618km,列车时速为250km/h,全长201m,其中宁夏境内长约182km。
(1)列车在驶离站台过程中,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相对于车厢是 的;乘坐高铁时,感觉比普通列车噪声小很多,是因为车内采用了很多降低噪声的技术,如安装中空玻璃,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2)该列车从银川出发到达西安需要几小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列车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时,列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6s,则该列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4.(9分)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除霾无人机,它的有关参数如表所示。
(1)该无人机的除霾过程为: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该颗粒迅速 成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 成小水珠以凝结污染物,令其降落在地面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小轩在查找资料得知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聚丙烯材料或碳纤维(ρ木=0.26g/cm3,ρ聚丙烯=0.9g/cm3,ρ碳纤维=1.5g/cm3)制成,他用量筒测得除霾无人机的一支螺旋桨的体积为11c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3)高端无人机的螺旋桨采用碳纤维包裹木的方式,既减少质量、又增加强度。如果用这种方法制作与(2)中同样大小的实心螺旋桨,若外层包裹了4.5g碳纤维,那么内层木的质量是多少?
起飞质量
1216g
最大上升速度
5m/s
最大下降速度
3m/s
螺旋桨(实心)质量
9.9g/支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解:“热气”是羊肉泡馍碗中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汇集成“热气“。
故选:B。
2.【解答】解:A、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故A错误;
B、城市公交车的速度大约是40km/h,故B错误;
C、八年级物理教科书厚度大约0.7cm,故C正确;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低声细语”指声音要小一些,因此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A。
4.【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月亮挡住了太阳光,就形成了日全食;
A、杯弓蛇影是弓在水中所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白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属光的折射,故B错误;
C、玻璃砖后的铅笔错位,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再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凿壁偷光是利用的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乘冲锋舟逆流而上的救援人员相对于路旁的房屋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被救人员在冲锋舟上,相对冲锋舟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将积水扫开是通过增大液体表面积来加快水蒸发的,故C正确;
D.医护人员夹取消毒棉为伤员擦洗伤口,皮肤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汽化时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音叉发声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音叉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小球被弹开得越远,故B错误;
C、小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不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
D、音叉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小球被弹开得越远,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A错误;
B、红色的玫瑰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吸收了其它色光,故B错误;
C、“云在水中飘”中水中的云是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光被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阳光下旗杆会在地面形成影子,从早晨到中午,影子会逐渐变短,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
A、分析图像可知,在100℃时,该物质处于沸腾过程,则该物质为液态和气态,故A错误;
BC、分析图像可知,物质在5~10min内处于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且熔点为0℃,故B正确,C错误;
D、该物质在第11min时已经全部熔化,此时处于液态,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干松木的密度小于水、煤油和酒精的密度,所以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故A错误;
B.铅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由m=ρV可知,同体积的实心铅球比铜球的质量大,故B错误;
C.煤油和水的质量相同时,因水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则由公式V=可知水的体积较小,所以,能装下1kg煤油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水,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根据ρ=可得:ρ水V水=ρ冰V冰,由于ρ冰<ρ水,所以冰熔化成水后,体积比原来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在s﹣t图像上,a车在2~4s内的图像是一条横线,横线表示静止,故A错误;
B、图甲可以看出,第2s末a车所处的位置为20米处;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s=vt=5m/s×2s=10m,又因为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所以第2s末,a、b两小车没有相遇,故B错误;
C、图甲中4~6s的速度v=,第5s末a车所处的位置s=20m+20m/s×(5s﹣4s)=40米;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s=vt=5m/s×5s=25m,又因为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所以第5s末,a、b两小车相距15m;故C正确;
D、第5s时a车司机的速度v==m/s=20m/s,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5m/s,a车速度大于b车速度,若两车一起向南运动,a车司机看到b车在向北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2分)
11.【解答】解:热升华打印是高温下,使转鼓上的固体颜料受热升华为气态,气体喷射到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发生凝华现象,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
我们通常把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绿。
12.【解答】解:在岸上观察湖水,感觉湖水要浅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平飞行的遗鸥距离水面12m,则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12m,则它和湖水中的像的距离是24m;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会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玉石从地球带到月球,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折射;24;不变。
13.【解答】解:当海豚浮出水面呼吸时,瓣膜打开,空气进入气囊之中,需要发声时,瓣膜关闭,用力挤压气囊,使里面的空气冲出,气流擦过瓣膜边缘使之振动而发出声音;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它能发出频率为80000Hz的声音,该声音的振动频率超过了20000Hz,属于超声波;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静止在海水中的海豚经过1s后听到回声,则海豚发出的声音从海豚传到沙丁鱼群所用时间为:
t=×1s=0.5s;
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
s=vt=1500m/s×0.5s=750m。
故答案为:振动;超声波;750。
14.【解答】解:由上表可知:声音在水、煤油、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明显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小;
由上表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不同,传播的速度不同;可以得出结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温度的影响;
结合表格数据可知,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变大。
故答案为:小;温度;变大。
15.【解答】解: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
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笔字,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电影院的幕布是白色的,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彩色的。
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
16.【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赛是通过路程相等比较时间的方法判断输赢的;
张子扬此次游泳比赛的平均速度v==≈1.4m/s。
故答案为:路程;时间;1.4。
17.【解答】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如图所示:
18.【解答】解: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将小明和小华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光源的位置,如图所示: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
19.【解答】解:(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8.00cm﹣6.00cm=2.00cm,A、C间的时间为0.4s,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v===0.05m/s。
故答案为:(1)真空不能传声;(2)小于;( 3)2.00;0.05。
20.【解答】解:(1)指针右偏,说明右盘质量大,应该减砝码,故选:C;
(2)用天平称量葡萄酒和酒杯的总质量时,砝码总质量是50g+20g+10g=8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1.6g,所以读数为80g+1.6g=81.6g;
则酒杯内的葡萄酒质量m=81.6g﹣40.6g=41.0g;
(3)由丙图知,葡萄酒的体积为V=40mL=40cm3。
葡萄酒的密度为:
ρ===1.025g/cm3;
(4)当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葡萄酒,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这样得出的密度值就偏大。
故答案为:(1)C;( 2)41.0;( 3)40;1.025×103;(4)偏大。
21.【解答】解:(1)本实验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自下而上依次安装酒精灯、铁圈和石棉网、烧杯和温度计;即实验器材的安装的顺序是BDAC。
(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水的温度是97℃。
(3)丁图中,a为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他用的是乙装置进行实验的,烧杯上加上硬纸板后气压会增大,水的沸点会高于100℃;
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4)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像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小雨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进行加热,这种做法不可行,因为水沸腾后,吸热,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BDAC;(2)97;(3)乙;不变;(4)低于;不可行。
22.【解答】解:(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故选B;
(4)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蜡烛A的像,即蜡烛B的位置,可以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如果有,则为实像;否则,为虚像;
(5)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不随门平移。
故答案为:(1)较薄;(2)B与A的像完全重合;大小;( 3)B;(4)B;直接;(5)不会。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
23.【解答】解:(1)列车在驶离站台过程中,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安装中空玻璃,这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
(2)由 可得,从银川到西安需要的时间为 ;
(3)列车全部在桥上的行驶的路程 s1=s﹣L=1800m﹣201m=1599m;
已知列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t1=26s,由 可得,
该列车过桥的平均速度 。
故答案为:(1)静止;传播途中;(2)从银川到西安需要的时间为2.5h;(3)列车过桥的平均速度61.5m/s。
24.【解答】解:(1)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某种固体小颗粒,并迅速变成气体,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成小水珠;
(2)由表中数据知一支螺旋桨的质量为m1=9.9 g,.总体积V1=11 cm3,由 可得,
螺旋桨密度:,
则该螺旋桨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3)由题意知,外层碳纤维质量m2=4.5g,密度 ρ碳纤维=1.5g/cm3,
则 得,外层碳纤维体积为:
V2===3cm3,
内层木的体积为:V=V1﹣V2=11cm3﹣3cm3=8cm3,
则内层木质量:m=ρ木V=0.26g/cm3×8cm3=2.08g。
答:(1)升华;液化;
(2)该螺旋桨的材料是聚丙烯;
(3)内层木的质量是2.08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物理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