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科核心素养专训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科核心素养专训5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科核心素养专训5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含答案,共6页。
1.(2022·西安中学高三模拟)TORC2蛋白是血糖调节中的“分子开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产生葡萄糖所需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可以迅速促使相关基因关闭。TORC2还可以增加肝细胞中的IRS2蛋白,IRS2是胰岛素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分子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平衡是通过调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实现的
B.缺乏TORC2“分子开关”的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
C.在高血糖和低血糖两种状态时,肝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血糖浓度的变化对TORC2蛋白功能的影响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
B [血糖浓度降低时开启产生葡萄糖所需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TORC2蛋白可以迅速促使相关基因关闭,即血糖浓度平衡是通过调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实现的,这种血糖浓度的变化对TORC2蛋白功能的影响也体现了反馈调节机制,A、D正确;TORC2可以增加肝细胞中的IRS2蛋白,IRS2是胰岛素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分子桥梁,因此缺乏TORC2“分子开关”的人,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B错误;在高血糖和低血糖两种状态时,肝细胞中产生葡萄糖所需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2.(2022·山东烟台二模)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一种蛋白质类抗菌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对食品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腐败菌和某些致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目前获得Nisin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乳酸链球菌发酵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isin的分泌离不开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B.发酵生产过程中,可用抽样检测法对乳酸链球菌的数量进行监测
C.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菌液的pH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
D.理论上,Nisin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可作为食品防腐剂
A [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生物膜系统,A错误;由于微生物数量较多,发酵生产过程中,可用抽样检测法对乳酸链球菌的数量进行监测,B正确;随发酵时间的延长,由于乳酸链球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菌液的pH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C正确;据题干信息“对食品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腐败菌和某些致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知,理论上,Nisin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可作为食品防腐剂,D正确。]
3.(不定项)(2022·辽宁大连二模)为研究“苦”与“甜”背后的神经调控机制,科研人员训练小鼠学会通过到不同端口饮水来“报告”它们所尝到的物质是甜味还是苦味,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本能的“偏好”甜食、“厌恶”苦食,这属于条件反射
B.光激活Calb2+等同于实验鼠尝到了苦味的物质
C.用白喉毒素去除相关的神经元,利用了“减法原理”
D.Calb2+和Sst+分别是传导“甜”和“苦”的特异性神经元
CD [小鼠本能的“偏好”甜食、“厌恶”苦食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光激活Calb2+小鼠表现为到与甜味对应的端口饮水,据此可知,光激活Calb2+等同于实验鼠尝到了甜味的物质,B错误;用白喉毒素去除相关的神经元,利用了“减法原理”,从而探究相关神经元的作用,C正确;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当相应的神经元去除后,小鼠原有的偏好消失,据此可推测,Calb2+和Sst+分别是传导“甜”和“苦”的特异性神经元,D正确。]
4.(2021·北京等级考改编)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柏桉藻属于________。
(2)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见图1);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箱。10天后对海藻称重,结果如图2,同时记录水虱的分布。
图1
图2
①图2结果说明水虱对本地藻有更强的取食作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虱分布情况记录结果显示,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________。
(3)为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在盛有等量海水的水箱中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材料,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图3(甲、乙、丙为上述本地藻)。
图3
该实验的对照组放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柏桉藻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为生产者。
(2)①由图2可知,与没有水虱相比,有水虱的本地藻甲、乙重量增加值比柏桉藻重量增加值要低,甚至本地藻丙重量增加值为负值,说明本地藻丙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故与没有水虱相比,在有水虱的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
②在有水虱的两组中,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说明水虱更喜爱柏桉藻,体现了水虱对所栖息的海藻种类具有选择性(或偏好性)。
(3)本实验研究不同海藻对隆头鱼捕食水虱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海藻的种类,因变量为水虱的生存率,故实验的对照组应不放海藻,直接放入隆头鱼和水虱,观察统计水虱的生存率。
[答案] (1)生产者 (2)①柏桉藻重量增加值明显提高,而本地藻的变化则相反 ②选择性(或偏好性) (3)隆头鱼和水虱
(教师用书独具)
1.(2022·北京人大附中模拟)科研人员利用虎皮鹦鹉进行研究:是否聪明能干的雄鸟更能吸引异性。每组包括1只雌鸟、2只雄鸟,共同完成以下流程。
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初选时应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且“青睐者”不进行训练
B.“落选者”雄鸟经过培训后能够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再选实验并不能排除雌性鹦鹉因被食物本身吸引而导致“青睐者”落选
D.雌性虎皮鹦鹉选择聪明能干的雄鸟是长期自然选择、定向进化的结果
B [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故在实验过程中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的原因是排除位置原因对雌鸟选择的影响,且为保证单一变量,“青睐者”不进行训练,A正确;“落选者”雄鸟进行技能培训后,可以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这是经后天学习行为获得的,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落选者”经过“再选”后重获青睐也可能是因为雌鸟看中了它得到的食物,即再选实验并不能排除雌性鹦鹉因被食物本身吸引而导致“青睐者”落选,C正确;雌性虎皮鹦鹉选择聪明能干的雄鸟利于子代更好的适应环境并存活下来,是长期自然选择、定向进化的结果,D正确。]
2.(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科研人员对NH eq \\al(\s\up1(+),\s\d1(4)) 影响侧根分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将三组某植物幼苗(如图1)分别培养在不同培养基中,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NPA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生长素载体的活性来抑制运输
B.比较Ⅰ、Ⅱ组结果,说明NH eq \\al(\s\up1(+),\s\d1(4)) 能促进该植物幼苗侧根分支生长
C.比较Ⅱ、Ⅲ组结果,说明在有NH eq \\al(\s\up1(+),\s\d1(4)) 时,NPA能抑制侧根分支生长
D.本实验可以证明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根
D [Ⅱ、Ⅲ组的自变量为是否进行NPA处理,接受NPA处理后侧根数减少, 根据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可推测,NPA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生长素载体的活性来抑制运输,因而侧根生长受到抑制,A正确;Ⅰ、Ⅱ组的自变量为是否有NH eq \\al(\s\up1(+),\s\d1(4)) 的处理,根据Ⅰ、Ⅱ组结果,Ⅱ组的侧根数量明显多于Ⅰ组可知,NH eq \\al(\s\up1(+),\s\d1(4)) 能促进该植物幼苗侧根分支生长,B正确;比较Ⅱ、Ⅲ组结果可知Ⅲ组接受NPA处理侧根数目明显少于Ⅱ组,说明在有NH eq \\al(\s\up1(+),\s\d1(4)) 时,NPA处理能抑制侧根分支生长,C正确;据自变量的设置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NH eq \\al(\s\up1(+),\s\d1(4)) 影响侧根分支的情况,并未探究生长素的运输,因此,本实验不能证明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通过极性运输运至侧根,D错误。]
3.(2022·北京丰台区二模)为研究渗透胁迫条件下S蛋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从番茄叶片中分离得到S基因,构建S基因表达载体,成功转化酵母菌。然后接种到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和氯化钠的培养基上,在28 ℃条件下培养,记录培养皿上菌落生长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转化成功后,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到培养基上继续观察
B.对照组是转入空质粒的酵母菌,以排除质粒本身对实验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胁迫加剧实验组和对照组菌落密度都减小
D.由实验结果推测,S蛋白有助于增强番茄对渗透胁迫的抗性
A [由图可知,酵母菌转化成功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培养基上继续观察,而不是平板划线法,A错误;因为构建S基因表达载体需要将S基因插入质粒中,因此为了排除质粒本身对实验的影响,对照组是转入空质粒的酵母菌,B正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甘露醇和氯化钠浓度的增大,实验组和对照组菌落密度都减小,即随着胁迫加剧实验组和对照组菌落密度都减小,C正确;实验组的菌落密度比对照组大,说明S蛋白有助于增强番茄对渗透胁迫的抗性,D正确。]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一
光激活实验鼠表达Calb2的神经元(Calb2+)
小鼠到与甜味对应的端口饮水
光激活实验鼠表达Sst的神经元(Sst+)
小鼠到与苦味对应的端口饮水
实验二
用白喉毒素去除实验鼠的Calb2+
小鼠变得不再偏好甜水,但对苦的厌恶不受影响
用白喉毒素去除实验鼠的Sst+
小鼠变得不再厌恶苦水,但对甜的偏好不受影响
初选
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
训练
①将雌鸟带离训练区。对“落选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开箱取食训练。
②一周后,雌鸟观察“落选者”和“青睐者”雄鸟取食过程。
再选
将3只虎皮鹦鹉再次移入初选装置,雌鸟在“落选者”一侧优选区停留时间显著高于“青睐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科核心素养专训10科学探究——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含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科核心素养专训9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科核心素养专训8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