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内江市第六中学高2021届入学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Zn65 La139 I1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但不能用于电器起火B. 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C.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D. 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答案】D【解析】【详解】A. 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不适用于电器起火,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 水杨酸显酸性,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可以用NaHCO3溶液解毒,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 明矾溶液中 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 ,溶于酸性溶液,故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 花生油不饱和酯类,牛油是饱和酯类,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互为同位素 B. 与的质量数相同C. 与是同一种核素 D. 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答案】A【解析】【详解】A.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与互为同位素A正确;B. 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与的质量数不同,B不正确;C.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是核素,与是两种核素,C不正确;D. 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62、82和62、88,D不正确。答案选A。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原子最外层比W原子最外层多1个电子,Z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W单质在常温下能被浓硫酸钝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负性:X>Z B. 简单离子半径:Z>WC. X、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键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Z的强【答案】B【解析】【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则X为氢元素, Z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Z为氮元素,W单质在常温下能被浓硫酸钝化则W为铝元素,Y原子最外层比W原子最外层多1个电子,则Y为碳元素。A.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非金属性H c(CH3COOH) > c(H+)【答案】AD【解析】【详解】A.由电荷守恒可知,甲酸钠溶液中存在c(H+)+c(Na+)=c(OH-)+c(HCOO-),氯化铵溶液中存在 c(H+)+c(NH4+)=c(OH-)+c(Cl-)。由于在常温下氨水的Kb小于甲酸的Ka、KW不变,铵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甲酸根的水解程度,氯化铵溶液中c(OH-)小于甲酸钠溶液中c(H+) ,Cl-和Na+都不水解, c(Cl-)=c(Na+),所以A正确;由甲酸和乙酸的电离常数可知,甲酸的酸性较强,所以pH为3的两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较大的是乙酸,等体积的两溶液中,乙酸的物质的量较大,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这两种溶液,乙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较多,B错误;C.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甲酸和甲酸钠的混合液,由电荷守恒得c(H+)+c(Na+)=c(OH-)+c(HCOO-),由物料守恒得2c(Na+)=c(HCOOH)+c(HCOO-),联立两式可得2c(H+)+ c(HCOOH)=2c(OH-)+c(HCOO-),C错误;D.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乙酸、乙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液,由于溶液pHc(Cl-)>c(CH3COOH)>c(H+),D正确。答案选AD。16. 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 碳酸氢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碱式碳酸铜Cu3(OH)4CO3:3Cu2++5HCO=Cu3(OH)4CO3↓+4CO2↑+H+B. 向硫酸亚铁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鼓入空气:4Fe2++O2+8HCO+2H2O=4Fe(OH)3↓+8CO2↑C. 次氯酸钠可以除去水中的尿素,产生两种气体:CO(NH2)2+2ClO-+2H2O=CO2↑+O2↑+2NH3·H2O+2Cl-D. 向含氰化氢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碳酸钾制备黄血盐(亚铁氰化钾):12HCN+2Fe+3K2CO3=2K3Fe(CN)6+H2↑+3CO2↑+5H2O【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H+能与碱式碳酸铜、碳酸氢钠反应,故碳酸氢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碱式碳酸铜Cu3(OH)4CO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2++6HCO=Cu3(OH)4CO3↓+5CO2↑+H2O,A错误;B.向硫酸亚铁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鼓入空气:4Fe2++O2+8HCO+2H2O=4Fe(OH)3↓+8CO2↑,B正确;C.由于-NH2也有还原性,故次氯酸钠可以除去水中的尿素,产生两种气体:CO(NH2)2+2ClO-=CO2↑+N2↑+2H2O,C错误;D.向含氰化氢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碳酸钾制备黄血盐(亚铁氰化钾):6HCN+Fe+2K2CO3=K4Fe(CN)6+H2↑+2CO2↑+2H2O,D错误;故答案为:B。17. 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2XY3(g)△H=-akJ/mol。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对于上述反应,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相同B. ①中:从开始至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X2)=0.1mol/(L•min)C. 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D. b>0.1a【答案】AD【解析】【详解】A.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A正确;B.由题给数据可知,容器①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0.1akJ,则反应消耗X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从开始至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X2)==0.01mol/(L•min),故B错误;C.由题给数据可知,恒容容器①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0.1akJ,则反应消耗X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X2的平衡转化率为=10%,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恒压容器相比于恒容容器,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2的平衡转化率会增大,恒压容器②中X2的平衡转化率应大于10%,故C错误;D.由题给数据可知,恒容容器①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0.1akJ,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恒压容器相比于恒容容器,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2的平衡转化率会增大,恒压容器②中放出的热量大于0.1akJ,即b>0.1a,故D正确;故选AD。18. 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为或]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I表示lg与pH的变化关系B. pH=1.22的溶液中:2c()+c()>c(Na+)C. 1.22<pH<4.19的溶液中:c()>c()>c(H2C2O4)D. pH=4.19的溶液中:c(Na+)=3c()【答案】B【解析】【分析】二元弱酸草酸的K1= > ,当溶液的pH相同时,c(H+)相同,lgX:Ⅰ>Ⅱ,则Ⅰ表示lg 与pH的变化关系,Ⅱ表示lg 与pH的变化关系。【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Ⅰ表示lg与pH的变化关系,故A错误;B. pH=1.22时,溶液呈酸性,则c( )>c( ),根据电荷守恒c( )+c()=c( )+2c( )+c()可知,2c()+c()>c(Na+),故B正确;C. lgX为增函数,pH=1.22时,曲线Ⅰ中,lgX=lg=0时,c()=c(H2C2O4),曲线Ⅱ中lgX=lg=−3, c()=c()=c( );pH=4.19时,曲线Ⅰ中,lgX=lg=3,c(=c(),曲线Ⅱ中,lgX=lg=0,c()=c()=c(),所以1.223c(),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19. 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1)实验前应先检查W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为___。(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___(3)Y中发生反应化学反应式为___。(4)Z中应先后通入两种气体其原因为___。(5)La2(CO3)3质量分数的测定:准确称取10.0g产品试样,溶于10.0ml.稀盐酸中,加10入mL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0.2g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用0.5mol/L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呈蓝紫色(La3++H2Y2-=LaY-+2H+),消耗EDTA溶液44.0ml。则产品中La2(CO3)3的质量分数ω[La2(CO3)3]=___。(6)该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已学Na2CO3、NaHCO3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___;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答案】 ①. 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阀门,向锥形瓶中加水直至分液漏斗内液面高出锥形瓶内液面,若一段时间之后,分液漏斗中液面不下降,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完好 ②. ABDEC ③. NH3·H2O+CaO=Ca(OH)2+NH3↑ ④. NH3在水的溶解度大,创造碱性环境,有利于CO2溶解 ⑤. 50.38% ⑥. La(HCO3)3 ⑦. A、B中溶液都变浑浊【解析】【分析】制备反应原理为: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由实验装置可知,装置Y用以制备氨气,装置W用以制备二氧化碳,装置Z用以制备碳酸镧,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装置Y的C接口应与装置Z的E接口连接,因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应用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X装置除去氯化氢,则制备装置的连接顺序为W-X- Z- Y,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为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阀门,向锥形瓶中加水直至分液漏斗内液面高出锥形瓶内液面,若一段时间之后,分液漏斗中液面不下降,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完好;(2)根据分析,由装置可知,W中制备二氧化碳,X除去HCl,Y中制备氨气,在Z中制备碳酸镧,则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A→B→D→E→C;(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NH3·H2O+CaO= Ca(OH)2+NH3↑;(4)Z中应先通入NH3,后通入过量的CO2,原因为NH3在水中溶解度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碱性溶液利于吸收二氧化碳;(5)由方程式La3++H2Y2-= LaY-+2H+得:n(La3+)=n(EDTA)=44.0 mL×0.5 mol·L-1=2.2×10-2mol,所以n[La2(CO3)3]=n(La3+)=mol=1.1×10-2mol,m(La2(CO3)3)=1.1×10-2mol×458g·mol-1=5.038g,产品中La2(CO3)3的质量分数w[La2(CO3)3]=×100% =50.38%;(6)一般正盐的稳定性强于对应的酸式盐,所以欲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可以在相同温度下探究两者的稳定性,也可以给正盐更高的温度加热进行探究。若设计题中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受热温度较低,应为La(HCO3)3;根据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可知,碳酸镧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分解,所以碳酸氢镧一定在更低的温度下发生分解,所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B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A中后变浑浊。【点睛】(4)中的解答可联想侯氏制碱法中的气体通入原理,由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导致吸收效率低,所以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显碱性,可以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20. 氮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运用化学原理研究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I.一氯胺(NH2C1)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HClO,是重要的水消毒剂。(1)写出NH2Cl的电子式:___。(2)写出NH2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3)一定条件下(T℃、1.01×105Pa),可以用Cl2(g)和NH3(g)制得NH2Cl(g),同时得到HCl(g)。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II.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2NO(g)+Cl2(g)2NOCl(g)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1ml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r,01ml/L的烧碱溶液D,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 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