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部编版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学案
展开课题: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导学目标 |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
导学重点 |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
导学难点 | 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
导学资源 | 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微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基础梳理”,平台讨论及活动 |
【环节一】初读——初步感知,把握基础 1、明确目标 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自学教材 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1)、正音识字: 搀和(chān huo) 掺杂混合(hùn) 朦胧(méng lóng) 鞠躬(jū) 冗长(rǒng cháng) 颠沛流离(pèi) 诲人不倦(huì) 拖沓(tà) (2)、填写四字短语: 不(耻)下问 以身作(则) 南(腔)北调 自(作)自受 3、把握基础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和填空(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叶圣陶,原名 叶绍钧 ,现代作家、编辑家、 教育 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倪焕之》、童话集 《稻草人》 等。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 ,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 《负暄琐话》 等。
【环节二】速读——理解内容,把握中心 4、理解内容 带着以下问题浏览课文,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有困难的同学小组讨论解决。) (1)、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本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8段):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崇高品德。 第三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2)作者在第一段说“心理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 【环节三】精读——合作探究,品析人物精神 5、合作探究 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自学指导:在文中划出你认为能表现叶圣陶形象特点的句子,用红笔在旁边简单概括所表现的人物的思想品德,拍照上传至平台-讨论-“叶圣陶”形象探究,结合其他同学的意见,在下面进行总结归纳。)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 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环节四】再读——品析语言,揭示思想感情 6、写法探究 (1)学习写法:分析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那些特点。(时间6分钟) (自学指导: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代表发言。) 本文写作特点 明确: 1)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第3段写吕叔湘先生看见叶圣陶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第4、5段中写到的“我”与叶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能集中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德过人品行。6、7、8段中的典型事例,也是小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过人品行。 2)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雅致。 如“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 (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格了。”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这之前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明确: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音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 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次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自学指导:归纳主旨格式:通过……,表现了……,歌颂……。)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了叶圣陶下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两方面过人的品德,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形象和独特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环节五】延读——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7、积累拓展 很现代的叶圣陶 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先生,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 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 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 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 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针对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 叶圣陶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答案】让读者对叶圣陶有个总体印象;为下文写叶圣陶的有活力做铺垫。
【答案】说明叶圣陶书法工整方正;态度严谨,不马虎;人品好,谦恭温良。
【答案】他思想进步,不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他的观点新,符合现实需要。 4.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 【答案】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文情并茂;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
| 【导学一】学法指导 资源助学 1、导入:师:(屏显:叶圣陶先生照片)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屏显)他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生活中的叶先生是一位爱兰、养兰之人。这其中还发生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叶圣陶先生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绍兴老酒,另一个是养兰花。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也是一位爱兰养兰之人,鲁迅喜欢到山上采兰花,野生的兰花,叶貌花美,引很多爱兰之人的赞叹。叶圣陶知道后,专门前去讨要。一讨不成,二讨也不成。第三次,叶圣陶提来绍兴老酒和鲁迅对饮。喝醉后的鲁迅出奇爽快,让叶圣陶搬走了几盆兰花。第二天酒醒后,鲁迅心疼后悔,并立下一规矩:“从此不喝绍钧酒!”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的文字,通过几个故事,认识这位爱兰、养兰的叶圣陶先生,感受叶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2、操作流程 (1)提前发布学习任务:教师提前登录平台上传本课学习资源,线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时间、方法。 (2)明确当堂学习目标: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解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3)督导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回督学,引导学生自学文本,带着学习任务及目标自学课文,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跟读课文,在课本上用红笔做上记号或在《导学案》上完成检测题。 (4)微课助学:学生自学微课对重难点知识的解读分析,教师巡回督导学生规范使用平板,提高自学效率。
【导学二】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容 导入: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文本,按照总分总去分析课文结构。
【导学三】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导入:前面我们通过初读和速读课文,把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和文章内容,接下来我们将仔细品读课文分析叶圣陶的人物形象,探究课文主旨。
【导学四】分析学习本文写作手法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抢答模式,分别选派小组代表展示讲解第(1)题,其他组同学补充订正。 小结:本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简明平实的文字,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律己严”的品质,感受了叶先生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就如先生所钟爱的兰花一样,清新淡雅,沁人心脾,让人向往之。“谦谦君子,幽幽如兰”。古往今来,兰花以其卓而不骄,逊而不俗的性格成为高尚品德君子的象征。先生爱兰,兰如先生!先生“立德待人宽,行文律己严”的品格,真乃君子之兰,“一代师表”!
【导学五】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阅读空间,进一步了解叶圣陶 操作流程: 1)学生思考,独立完成积累拓展。 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小结。 4)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疑难问题课后师徒结对解决。
|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回信 写话重风格 律己严 文风重简洁 写作求完美
|
【教后反思】 |
初中语文16* 最苦与最乐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6* 最苦与最乐精品学案,文件包含16《最苦与最乐》导学设计docx、16《最苦与最乐》导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驿路梨花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15《驿路梨花》导学案docx、15《驿路梨花》导学设计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13《卖油翁》导学案docx、13《卖油翁》导学设计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