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获奖教学课件ppt
展开《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回到春秋,孔子、老子、墨子,三人谁更胜一筹?”后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群星闪烁的时代,要想回答谁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们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时代出现了哪些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都有哪些成就?
【课标解读思路】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⑴政治变动:从周朝的历史分期开始,层层剖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形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是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了新兴地主阶级和中原各国的发展壮大,使中国在奴隶社会出现了“华夏认同”的第一次民族融合潮流。
⑵经济变动:通过图片材料分析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表现,通过思维导图勾勒出整个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并引导学生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认识到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到来。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⑴用历史解释的方式,说明春秋时期新思想出现的原因。
⑵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孔子和老子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思想主张等。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⑴创设情境材料,用史料实证的方式,归纳“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⑵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孟子、荀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主张。
⑶说出这几个思想家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⑷通过各人观点的阐述与对比,找出诸子百家中对立的观点。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 周朝的历史分期
教材表述简单,不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周朝历史的发展线索,教师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进行归纳。
阶段 | 人物 | 时间 | 标志性典故 |
西周建立 | 周武王 | 公元前1046年 | 武王伐纣 |
西周灭亡 | 周幽王 | 公元前771年 | 烽火戏诸侯 |
东周开始 | 周平王 | 公元前770年 | 迁都洛邑 |
东周灭亡 | 周赧( nǎn)王 | 公元前256年 | 债台高筑 |
2、春秋五霸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教材的两种说法,然后通过创设情境材料,归纳指出“春秋五霸”格局形成的背景,如下图:
【战国七雄】
1、材料引入:教师通过“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两幅图的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即:战国时期,很多中小诸侯国都消失了;晋国所在地分裂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
2、三家分晋与七雄形成: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讲清“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胡服骑射”等史实。用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说明田氏、韩、赵、魏三家卿大夫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必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新兴起的这几个国家才这么强大,战国七雄因此而形成。
3、华夏认同。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线索,讲清“华夏”的概念,指出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才促使了“民族交融”这一潮流的出现。从而让学生明白,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4、构画两幅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战国七雄”与“民族交融”的概念。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 材料引入:教师通过“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和“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图”或其它图形,用史料实证的方式,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并指出这是周朝灭亡的根源。
2、 经济发展概况: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从根源、表现、影响三个方面,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3、 过渡语: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
4、 关于变法的概况,教师讲课可用两幅思维导图讲清楚即可。
5、商鞅变法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讲完上述内容之后,可以通过历史解释的方式,或通过创设情境材料探究的方式,总结变法的内容与影响。
【孔子和老子】
1、材料引入:教师创设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概括指出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2、孔子
⑴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孔子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思想主张、儒学贡献。
⑵创设情境材料,用历史解释的方式,说明“他对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原因。
3、老子
⑴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孔子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思想主张等。
⑵创设情境材料,用史料实证的方式,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1、材料引入:创设情境材料,用史料实证的方式,归纳“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教师要特别讲清几个概念:
2、学派代表: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孟子、荀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主张。
、
3、通过思想家观点的阐述与对比,找出诸子百家中对立的观点。
4、创设情境材料,用历史解释的方式,说明战国时期法家学说深受各国统治者欢迎的原因。【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农具的到来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不断发展壮大,为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诸侯国发起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在各国得以建立起来。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和霸权进行了激烈的争霸战争。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变,促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获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获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课件第八单元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x、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docx、《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精练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完美版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完美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课件第六单元第19课辛亥革命pptx、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精练第19课辛亥革命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获奖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获奖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课件第四单元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pptx、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x、《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精练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