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大寺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钦州市大寺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秋钦州市大寺中学期中调研检测
七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高邈(miǎo) 波光粼粼(lín) 咄咄逼人 (duō)
B.莅临( lì ) 池畦(qí) 人声鼎沸(dǐnɡ) 截然不同(jié)
C.徘徊(huí) 荫蔽(yīn) 花团锦簇(cù) 三省吾身(shěng)
D.侍弄(shì) 确凿(záo) 疲倦不堪(kān) 恍然大悟(huǎ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瘫痪 抖擞精神 呼朋引伴
B. 淅沥 诀别 美不盛收 花枝召展
C. 絮叨 烂慢 喜出忘外 翻来覆去
D .贮蓄 分歧 小心冀冀 人迹罕致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初中的女孩,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而她,却总是一身校服,甚至在周末也是如此。
B. 班主任很注重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让大家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C. 我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我矮了,而是树高了。
D. 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武亦姝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 2020年11月,钦州市政府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脱贫攻坚同小康”的主题活动。
C. 当每一个钦州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尊重文化、重视文化时,钦州就真正富有了,国家就真正强大了。
D.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城市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5.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
公交车上,一位中年男子支付车费后,拒绝出示健康码,直接坐到了座位上,司机的反复提醒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一位正在玩手机的女士说:“今天真是见识了既顽固又没素质的人!”一位男乘客附和道:“就是的,赶紧出示吧!没看一车人都在等着吗?”中年男子看大家议论纷纷,只好出示了健康码,然后嘀咕道:“明明是绿码,还硬要人扫,真是多此一举!”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说道:“小伙子,我们都是乘客,所以应该配合司机师傅的工作,这也是对大家负责任呀!”
A.女士 B.男乘客 C.老爷爷 D.中年男子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盘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
B.这段文字选自高尔基的《我的大学》。
C.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D.这段文字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以时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B.《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C.《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拨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D.《散步》这篇文章,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的独著,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也记载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
D.《朝花夕拾》作者事是鲁迅。他原名叫周树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杂文集《坟》等。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指纹——未来的万能钥匙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部门在积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9.下列对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
B.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C.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D.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指纹的采集、识别及运用。
10.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标题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既点明说明对象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些”,起限制作用,表示数量很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的指纹算法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指纹,说明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唇纹和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都不相同。
B.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就可以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C.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采用的是光学技术,现在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
D.“活体指纹”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人的手机里。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一)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观”是全诗的诗眼,也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时间 B.太丘舍去 去: 离开
C.去后乃至 乃: 才 D.相委而去 委: 舍弃
14.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尊君在不 日中不至 B. 期日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 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 太丘舍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友人惭”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B.元方是个聪明、勇敢、识礼、有节的孩子;友人是个无信、无礼,但能接受批评的人。
C.“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敬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本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 “友人惭,下车引之。”
(三) 破缸救友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指① 。自是手不释② 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③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
注释:①了:明白,懂得。指:同“旨”,意思。②释:放下。③瓮:水缸。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闻讲《左氏春秋》 闻:
(2)光持石击瓮,破之 之: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19.此文赞扬了儿时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默写。 (每空1分)
(1)枯藤老树昏鸦, 。 (《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_______________,学而不思则怠 . (《论语》十二章 )
(6)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
(7)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万分思念之情。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①相处之道。②名人间的友谊故事。③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个小标题。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小标题:
(2) 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字数在80字以内。(4分)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字数在60字以内。(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⑾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⑿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⒀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⒁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⒂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22.本文三次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的背影,请分别把这三件事简要地写出来。(3分)
23.品读第⑦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请揣摩母亲的心思,把她此时此刻要说的话写出来。(2分)
24.赏析第(12)段划线句子。 (4分)
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2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七、作文(50分)
26.老师,您真好!我们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您知识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我们聆听着向上的歌谣,在您关怀的春风里奋力高飞;我们呼吸着爱的空气,在您叮咛的湖水里畅快遨游。亲爱的老师,遇到您是我的荣幸!同学们,从小学至今,你一定会遇到令自己难以忘怀的好老师。请以“让我 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快乐、幸福、健康成长、自信坚强、告别自卑”等等词语。
(2)抒发真情实感,但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字数在600字左右。
语文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C 6.C 7.A 8.C 9.D 10.D 11.C 12.C 13.A 14.C 15.C
16.译文:(1)元芳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关键词:戏)(2分)
(2)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芳的手。(关键词:惭、引)(2分)
17.(1)听到(1分) (2)代词,它,指水缸 (1分)
18. 他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到了不知道饥渴冷暖的地步。(2分)
19.赞扬了司马光自幼好学,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品质。(意思对即可,2分)。
20. 默写:(1)小桥流水人家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一夜征人尽望乡 (5)学而不思则罔 (6)切问而近思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题10分,每句1分,错字漏字该句评0分)
21. (1) (2分)示例:同学风采展示 友谊连线
(2) (3分)典故示例:伯牙绝弦 割席断交 刎颈之交 管鲍之交
内容解析:对典故里的人物、内容表达清楚即可。
(3) (3分)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虛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22.(3分)①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1分) ②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望我离开小区。(1分)③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1分)(意对即可)
23.(2分)略(第一人称,合乎情理即可)
24.(4分)这句运用了语言的描写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叮咛“我”的情景(1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2分)
25.
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意对即可)
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意对即可)
26.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情景默写,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诗歌鉴赏,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二中学第一期期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公与之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