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0 种群和群落(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8736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解密10 种群和群落(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8736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解密10 种群和群落(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8736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解密10 种群和群落(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解密10 种群和群落考点热度 ★★★★☆内容索引核心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核心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核心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1. 归纳总结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联系(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多,但种群密度不一定大。(2)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具体环境中的种群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3)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别比例只能影响出生率。(4)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2. 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3. 种群数量变化特殊实例及分析(1)城市人口的剧增——由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我国人口的增长——由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是仅由出生率高造成的。(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人口增长率下降。(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4.“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5.种群数量的变化(1)“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2)“S”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到平衡。(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4)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处于波动中。(5)渔业捕捞中,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的原因:K/2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能迅速恢复,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K值与K/2值的应用1.(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A.A B.B C.c D.d【答案】B【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故选B。核心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 生物种间关系的比较2.辨明群落演替的三个易误点(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2)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3.对群落结构认识的三个易误点(1)“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竹林中的竹子是种群,不具有群落的空间结构。(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4.“三看法”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1.(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理综生物试题)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详解】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A正确;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正确。故选C。2.(2021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答案】B考点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预测种群的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2021年广东卷第6题)种群的数量特征(2021年河北卷第18题)种群的数量特征(2020年山东卷第11题)种群数量的变化(2020年浙江卷第14题)种群数量的变化(2019年全国1卷第6题)种群数量的变化(2019年浙江卷第12题)种群数量的变化(2019年全国3卷第31题)种群数量的变化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群落及其演替属于高频考点。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主要以种群的增长曲线物理模型图结合新情境文字信息、表格信息实现对本专题内容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021年全国甲卷第6题)群落及其演替(2021年河北卷第13题)群落及其演替(2021年全国乙卷第30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全国2卷第6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北京卷第10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海南卷第2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山东卷第19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天津卷第12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江苏卷第15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北京卷第16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浙江卷第26题)群落及其演替(2019年浙江卷第6题)群落及其演替(2020年江苏卷第10题)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2020年海南卷第24题)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2019年海南卷第24题)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①调查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记物对所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无影响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征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若分开则双方或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体表或体内,摄取寄主的养分来维持生活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
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9页。
解密01 细胞的物质基础(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1 细胞的物质基础(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6 遗传的分子基础(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6 遗传的分子基础(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