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9 植物激素的调节(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解密09 植物激素的调节A组 基础练 1.(浙江省2019届高三4月选考生物试题)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答案】B【详解】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引起的,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是植物向光生长,A选项错误;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B选项正确;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运输到尖端下方,使尖端下方的细胞伸长,C选项错误;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生长,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一定不同,D选项错误。2.(2019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答案】C【详解】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的生长素含量,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A正确;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若浓度过高会造成落果,B正确;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子番茄,C错误;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可以促进生根,因此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D正确。故选C。3.(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答案】A【详解】A、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成芽,A错误;B、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B正确;C、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D、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确。故选A。4.(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B.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C.赤霉素能促进果柄伸长,使无籽葡萄的果实增大D.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答案】D【详解】A、2,4-D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具有两重性,由于双子叶杂草相较于单子叶作物对2,4-D的敏感性更强,可利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促进单子叶作物生长,A正确;B、生长素能抑制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二者存在对抗作用,B正确;C、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C正确;D、喷洒细胞分裂素能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D错误。故选D。 B组 提升练 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课标Ⅲ))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答案】C【详解】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故选C。2.(202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题(新高考))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如下:其中,①代表ACC合成酶,淹水会诱导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或激活该酶活性;②代表ACC氧化酶,缺氧会抑制该酶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合成的乙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B.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果实成熟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答案】C【详解】A、乙烯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甲硫氨酸经过一系列过程合成乙烯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催化,而酶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B正确;C、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会抑制乙烯的合成,导致果实成熟延迟,C错误;D、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进而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故选C。3.(202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题(新高考))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参与种子萌发的调控。某课题组首先证实,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他们又进一步用GA、ABA对大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量,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的数量表示α-淀粉酶合成量的多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GA在翻译水平上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B.ABA能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C.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D.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易穗上发芽【答案】C【详解】A、由题可知,“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量增加”,GA在转录水平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A错误;B、α-淀粉酶促进淀粉的水解,当α-淀粉酶减少,淀粉的水解受到抑制,B错误;C、GA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ABA抑制α-淀粉酶,C正确;D、因为ABA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因此ABA抑制种子的萌发,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穗上发芽现象减弱,D错误。故选C。4.(浙江省2019届高三4月选考生物试题)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答案】A【详解】去除顶芽的豌豆苗中IAA的含量减少,则从GA1合成GA8的路径不会被IAA阻断,GA8的含量会比保留顶芽的豌豆苗高,A正确;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会抑制GA20至GA29的合成,B错误;乙烯能对抗生长素的作用,添加IAA能够使GA1含量上升,因此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能抑制GA1的含量变化,使GA1含量下降,C错误;若去除顶芽后,GA8的含量会升高,而由于只有GA1具有生物活性,故豌豆苗茎节段不会伸长,D错误。5.(2021·湖北恩施·模拟预测)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由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体可感受重力的方向B.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C.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答案】D【详解】A、“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细胞依靠“淀粉体”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刺激,A正确;B、植物细胞内的淀粉体感受重力信号的刺激,并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B正确;C、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两重性,C正确;D、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D错误。故选D。6.黄烟是一种经济作物,种植黄烟最终要收获其叶片。经育苗、移栽、掐尖(去顶芽)等处理,最终才能获得产量和品质“双高”的烟叶。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育苗前用赤霉素处理黄烟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从而达到良好的育苗效果B.移栽时可能会损伤部分根尖,侧根却因此增多,是因为侧根生长素增多所致C.掐尖的目的是为了解除顶端优势,使烟草多开花、多结果,提高产量D.黄烟生长后期喷施乙烯利可以促进烟叶生长和成熟,做到有计划上市【答案】A【详解】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育苗前用赤霉素处理黄烟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从而达到良好的育苗效果,A正确;B、根的生长也具有顶端优势的现象,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侧根运输,抑制侧根的生长,移栽时若损伤部分根尖,相当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根生长素降低,生长加快,B错误;C、黄烟最终要收获其叶片,所以掐尖的目的是为了解除顶端优势,使叶片生长加快,而不是为了促进开花、结果,C错误;D、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乙烯利不能促进叶片生长,D错误。故选A。7.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这个呼吸高峰称为呼吸骤变;随后果实便完全成熟。出现呼吸骤变时果实内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下图是香蕉成熟过程中的相关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骤变标志着果实成熟到了可食用的程度B.适当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可延迟果实成熟C.呼吸骤变可能与乙烯有关,且只有成熟果实中含有乙烯D.在植物体内,乙烯通过极性运输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答案】A【详解】A、题干信息“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呼吸骤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到了可食用的程度,A正确;B、适当降低环境中CO2浓度,促进有氧呼吸,则呼吸骤变会提前,果实提前成熟,B错误;C、乙烯主要分布在成熟的果实中,但其他器官也有,C错误;D、乙烯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D错误。故选A。8.为了研究植物激素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将琼脂块A用不同条件处理后,按图1操作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培养时间和对琼脂块A的处理条件B.分析曲线可知,GR24对切段侧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随培养时间的延长,NAA对切段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D.实验结果表明,GR24和NAA对切段侧枝生长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答案】B【详解】A、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和对琼脂块A的处理条件,A正确;B、分析曲线可知,与对照组相比,GR24对切段侧枝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B错误;C、与对照组相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NAA处理后侧枝长度的差值越来越大,即NAA对切段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C正确;D、分析图2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抑制作用;NAA和GR24同时使用,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推知,GR24和NAA对切段侧枝生长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故选B。9.(2021·河北唐山·一模(多选))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的特性。科研人员对拟南芥进行向水性处理后,测得生长素在根尖均匀分布,且EdU(EdU在DNA分子复制时能代替胸腺嘧啶)在根尖向水侧分布较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根的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B.根向水性的原因是根尖背水侧细胞分裂多于向水侧C.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处理根尖,根向水性反应会被抑制D.改变土壤通气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答案】ABC【详解】A、题意显示,生长素在根尖均匀分布,但根尖表现出向水性,显然,根的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A正确;B、题中显示EdU在根尖向水侧分布较少,且EdU在DNA分子复制时被消耗,显然根向水性的原因是根尖背水侧细胞分裂多于向水侧导致的,B正确;C、根据B项分析可知,根尖的向水性与背水侧的细胞分裂旺盛有关,显然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处理根尖,根向水性反应会被抑制,C正确;D、根尖细胞的分裂需要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ATP,而改变土壤通气量会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进而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错误。故选ABC。10.(2021·河北张家口·一模(多选))气孔是分布于植物表皮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小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其发育过程受生长素的调节。当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降低时,细胞趋于由保卫母细胞向保卫细胞转化,促进气孔的发育,反之则会抑制气孔的发育。在该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极性运输由生长素输入载体蛋白 AUX/LAX 和输出载体蛋白 PIN 参与完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对气孔发育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B.保卫细胞发育不良将会使附近的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降低C.在保卫母细胞的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分布的生长素载体蛋白不同D.与保卫母细胞相比,保卫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答案】ACD【详解】A、由题干信息“当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降低时,细胞趋于由保卫母细胞向保卫细胞转化, 促进气孔的发育,反之则会抑制气孔的发育”可知,生长素对气孔发育的调节具有两重性,A正确;B、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CO2,若保卫细胞发育不良,将会影响叶肉细胞吸收CO2,使CO2 固定减弱,C5含量升高,B错误;C、由题意可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 端的单方向运输,由输入载体蛋白AUX/LAX和输出载体蛋白PIN参与完成,故可推知保卫母细胞的形态学上端和下端分布的生长素载体蛋白不同,C正确;D、保卫母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保 卫细胞,因此与保卫母细胞相比,保卫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ACD。11.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弯向光源生长。回答下列问题:(1)单侧光照射后9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缺氧、缺少蔗糖等条件非常敏感,说明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_。(3)科学家发现:向光素接受光信号后会发生某种化学变化进而从细胞膜上脱离。脱离下来的向光素形成浓度梯度,并与生长素转运蛋白相互作用,进而可能诱导生长素向胚芽鞘背光侧运输。请以燕麦胚芽鞘的向光素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生长素在胚芽鞘横向运输是由向光素引起的”。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注:向光素缺失突变体是不能合成向光素的个体。向光素是接受光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实验思路:①取__________________的野生型和向光素缺失突变型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②A组:野生型燕麦胚芽鞘进行单侧光照射;B组:野生型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C组:向光素缺失突变型燕麦胚芽鞘进行__________________;③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A、B、C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预期结果:A组__________________,B组__________________,C组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得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主动运输 等量 生长状况相同的在黑暗条件下培养 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 弯向光源生长(燕麦胚芽鞘) 直立生长(燕麦胚芽鞘) 直立生长 【详解】(1)生长素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胚芽鞘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2)由“极性运输对缺氧、缺少蔗糖等条件非常敏感”可以推知,极性运输生长素需要能量,即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3)本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野生型和突变型、单侧光和黑暗条件;因变量是燕麦胚芽鞘的长势。具体实验思路为:①取实验材料:取等量长势相同的野生型和向光素缺失突变型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②AB两组自变量为单侧光和黑暗条件,故B组为生长状况相同的野生型燕麦胚芽鞘在黑暗条件下培养;AC两组对照,自变量为燕麦胚芽鞘的种类(野生型和突变型),故C组为向光素缺失突变型燕麦胚芽鞘进行单侧光照射;③实验结果:A组对照组,燕麦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B组实验组,自变量是是否有光照,无光照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C组自变量是是否突变,突变体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12.(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答案】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分组处理对照组加GA加ABA加GA和ABAα-淀粉酶合成量+++++-+分组甲乙琼脂块左右α角/度20.49.09.1
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解密01 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1 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解密01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解密01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8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8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