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7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解密07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1.(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 )
A.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
B.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
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
D.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
【答案】B
【详解】A、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非整倍性变异,A错误;B、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原理为基因重组,子代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未改变,与染色体变异无关,B正确;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错误;D、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后,需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培育出稳定遗传的小黑麦,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原理,D错误;故选B。
2.(202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题(新高考))金鲳鱼是一种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但因苗种来源范围小、近亲繁殖普遍,种质退化现象较严重,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更快的金鲳鱼养殖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野生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近亲繁殖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个体增加
D.如果人工种群个体持续大量地逃逸到野外,会增加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D
【详解】A、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是为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属于人工选择,A正确;B、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不同,B正确;C、近亲繁殖能够使纯合基因型的频率迅速增加,C正确;D、遗传多样性的本质是遗传变异,人工种群大量逃逸到野外,不会使野生种群发生遗传变异,故其遗传多样性不会改变,D错误;故选D。
3.(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 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 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
【答案】D
【详解】A、遗传漂变一般在发生在小群体中,由于一个小群体与其他群体相隔离,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或偶然死亡,因而在小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A错误;B、遗传漂变没有产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故没有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B错误;C、遗传漂变是由于一个小群体与其他群体相隔离,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或偶然死亡,因而在小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使生物得到进化,自然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都是进化的因素,C错误;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都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均可打破遗传平衡,D正确。故选D。
4.(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 )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答案】B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ff )组成,故F的基因频率=F/(F+f)=(500×2)/(2000×2)=25%,f 的基因频率=1-25%=75%,B正确。故选B。
1.(2019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C.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
D.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答案】C
【详解】据分析可知,基因突变不可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因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由生物膜构成,不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要使红叶杨和绿叶杨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红叶杨需要更强的光照,原因是红叶杨比绿叶杨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少,光合速率小,因此,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C正确;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的相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若要测定花青素的绝对含量需要进一步实验,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2.(2019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人苯丙酮尿症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m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病极低。理论上,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人群中M和m的基因频率均为1/2
B.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等
C.苯丙酮尿症患者母亲的基因型为Mm和mm的概率相等
D.苯丙酮尿症患者与正常人婚配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1/2
【答案】B
【详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未知,人群中M和m的基因频率无法计算,A错误;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等,B正确;苯丙酮尿症患者(基因型为mm)母亲基因型可能为Mm或mm,概率无法计算,C错误;苯丙酮尿症患者即mm与正常人婚配(MM或Mm)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症即mm的概率为0或1/2,D错误。故选B。
3.(2019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B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4.(2021·山东·临朐县第一中学高三期中)2019年3月28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研究发现,“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细胞连接蛋白家族成员PANX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且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
B.“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C.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
D.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答案】C
【详解】A、卵子死亡是卵子在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受精后一段时间死亡的,在男性中不会发病,A错误;B、 根据题意,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含致病基因的卵子会退化凋亡而死亡,因此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B错误;C、该病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产前诊断是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C正确;D、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产生了多种不同的突变,D错误。故选C。
5.(2021·安徽省凤阳县临淮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爱德华氏综合征又称为18三体综合征,是仅次于先天愚型的第二种常见的常染色体三体征,患者有智力障碍,发育延迟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B.可以通过基因诊断的方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18三体综合征
C.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18三体综合征在后代中的发病率
D.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亲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18号染色体未分离
【答案】D
【详解】A、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是18号染色体有3条,A错误;
B、18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不是基因病,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即可确定胎儿的染色体是否异常,B错误;C、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隐性遗传病在后代中的发病率,而不会影响染色体异常病的发病率,C错误;D、该病的患者体内有3条第18号染色体,其形成原因可能是亲本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18号染色体未分离,D正确。
6.(2021·全国·高三阶段练习)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应依据育种目标选择育种方案。下列有关育种目标与育种方案说法一致的是( )
A.单倍体育种是培育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隐性纯合品种最简便的方法
B.欲对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适合采用单倍体育种
C.欲让原品系产生自然界没有的新性状适合采用基因工程育种
D.欲集中双亲优良性状,适合采用杂交育种
【答案】D
【详解】A、杂交育种是获得隐性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A错误;B、欲对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适合采用多倍体育种,B错误;C、欲让原品系产生自然界没有的新性状,适合采用诱变育种,C错误;D、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欲集中双亲优良性状,适合采用杂交育种,D正确。故选D。
7.(2021·广东·高三开学考试)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与长嘴子花黄花菜分别为四倍体和二倍体,科研人员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种植并研究了这两种黄花菜,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材料 | 染色体的倍性 | 叶长/cm | 叶宽/cm | 叶厚/mm | 叶肉细胞直径/μm | 花茎直径/cm |
HAC-大花长嘴子花 | 4× | 92.5 | 2.14 | 0.83 | 29.48 | 0.52 |
长嘴子花 | 2× | 64.5 | 1.53 | 0.72 | 18.86 | 0.42 |
注:表中测得的具体数据均为平均值。
A.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与长嘴子花黄花菜属于同一物种
B.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与长嘴子花黄花菜杂交,可获得三倍体新物种
C.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茎粗、叶肥”的特点是种植条件更好的结果
D.自然条件下,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的形成可能是骤然低温的结果
【答案】D
【详解】A、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与长嘴子花黄花菜分别为四倍体和二倍体,两者产生的后代为三倍体,而三倍体是不可育的,说明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与长嘴子花黄花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个物种,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与长嘴子花黄花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是不可育的,因此不能说获得了新物种,B错误;C、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茎粗、叶肥”的特点属于多倍体的特点,并不是因为其种植条件更好,C错误;D、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自然条件下,HAC-大花长嘴子花黄花菜的形成可能是骤然低温的结果,D正确。故选D。
8.(2020·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对内蒙草原上某种啃食草根的鼠类进行调查发现,初期鼠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假设该鼠种群的生存环境发生一种新变化,使其生存能力AA=Aa>aa,使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该鼠种群初期A的基因频率和环境发生变化一年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
A.25%和55% B.75%和33.6% C.40% 和60% D.25%和45%
【答案】A
【详解】由题意知,该种群第一年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10%+1/2×30%=25%;根据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一年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60%×10%)/[(60%-60%×10%)+(40%+40%×10%]=55.1%,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课标Ⅲ))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在此基础上,人们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在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已知普通小麦是杂种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一般来说,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若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现有甲、乙两个普通小麦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现型是易感病抗倒伏。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获得抗病抗倒伏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
【答案】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42 营养物质含量高、茎秆粗壮 秋水仙素处理 甲、乙两个品种杂交,F1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
【详解】(1)杂种一是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杂交的产物,细胞内含有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各一个染色体组,所以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因此高度不育;普通小麦含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所以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多倍体植株通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2)人工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加倍可以采用秋水仙素处理。(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抗倒伏的小麦,可以利用杂交育种,设计思路如下:将甲和乙两品种杂交获得F1,将F1植株进行自交,选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即为稳定遗传的抗病又抗倒伏的植株。
10.(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小麦的面筋强度是影响面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优质面包需强筋面粉,制作优质饼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麦有三对等位基因(A/a,B1/B2,D1/D2)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合成不同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从而影响面筋强度。科研人员以两种纯合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以期选育不同面筋强度的小麦品种。相关信息见下表。
基因 | 基因的表达 产物(HMW) | 亲本 | F1 | 育种目标 | ||
小偃6号 | 安农91168 | 强筋小麦 | 弱筋小麦 | |||
A | 甲 | + | + | + | + | - |
B1 | 乙 | - | + | + | - | + |
B2 | 丙 | + | - | + | + | - |
D1 | 丁 | + | - | + | - | + |
D2 | 戊 | - | + | + | + | - |
注:“+”表示有相应表达产物;“-”表示无相应表达产物
据表回答:
(1)三对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小麦面筋强度的影响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在F1植株上所结的F2种子中,符合强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为获得纯合弱筋小麦品种,可选择F2中只含________________产物的种子,采用______________等育种手段,选育符合弱筋小麦育种目标的纯合品种。
【答案】蛋白质的结构 1/16 0 甲、乙、丁 诱变、基因工程、将其与不含甲产物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
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3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解密13 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辨析,区分不同变异类型的方法,变异的类型以及三种变异辨析,变异与育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解密01 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1 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解密01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解密01细胞的物质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