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解密04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细胞增殖
核心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核心考点三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考点 |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 预测 |
细胞增殖 | (2021年全国乙卷第1题)有丝分裂 (2021年全国乙卷第2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20年北京卷第5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20年天津卷第6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20年江苏卷第25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20年山东卷第5题)细胞周期 (2020年山东卷第6题)有丝分裂 (2020年浙江卷第8题)有丝分裂 (2020年海南卷第3题)细胞周期 (2020年江苏卷第29题)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 (2019年海南卷第22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19年北京卷第1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19年浙江卷第18题)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属于高频考点。今后高考1.多以图像和坐标曲线的形式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且一般与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结合综合考查相关的知识;2.联系生活实际考查细胞全能性、细胞癌变、衰老及凋亡。 |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 (2021年河北卷第7题)减数分裂 (2021年广东卷第16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020年北京卷第7题)减数分裂 (2020年天津卷第7题)减数分裂 (2020年江苏卷第22题)减数分裂 (2020年浙江卷第21题)减数分裂 (2020年海南卷第13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019年浙江卷第24题)减数分裂 | |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 (2021年广东卷第4题)细胞凋亡 (2021年河北卷第5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020年海南卷第11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020年江苏卷第4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020年浙江卷第7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020年海南卷第6题)细胞分化 (2019年浙江卷第14题)细胞分化 (2019年全国1卷第1题)细胞凋亡 (2019年天津卷第3题)细胞凋亡 |
核心考点一 细胞增殖
1. 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知识
(1)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可出现多倍体植株。
(3)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4)免疫: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将进入细胞周期迅速分裂,使细胞周期缩短。
2. 归纳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
3. 实验试剂的选择——归纳盐酸和酒精的“同材异用”
(1)不同浓度酒精的用途
(2)盐酸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
1.(2021全国高考乙卷生物试题)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答案】D
【详解】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A正确;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B正确;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故选D。
2.(2021全国高考乙卷生物试题)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答案】A
【详解】A、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是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细胞内,故不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A错误;B、龙胆紫溶液可以将染色体染成深色,故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B正确;C、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正确;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使其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A。
3.(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12条染色体 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含有同源染色体 D.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A
【详解】A、图中显示是四分体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每个四分体有2条染色体,图中有12个4分体,共24条染色体,A错误;B、四分期时期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
C、一个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D、每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单体,四个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A。
4.(202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材料选择不适合的是( )
A.用洋葱鳞片叶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C.用洋葱鳞片叶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D.用洋葱鳞片叶粗提取DNA
【答案】C
【详解】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紫色,便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A正确;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可以用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B正确;C、洋葱鳞片叶不含叶绿体,不能用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C错误;D、洋葱鳞片叶细胞有细胞核且颜色浅,可以用来粗提取DNA,D正确。故选C。
核心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 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2. 根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减数分裂中的细胞类型
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出现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体。
3.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注意事项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中选取的材料能进行减数分裂,如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卵巢等。
(2)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①雄性个体产生精子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的数量。
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3)动物的精巢、卵巢以及植物的花药、胚珠中的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其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情况:N、2N、4N(假设亲代为二倍体)。原始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本身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的。
4.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方式
1.(2021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跑,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D.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答案】C
【详解】A、①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A正确;B、②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最终产生的配子为1/12AR、1/12Ar、1/12aar、1/12aaR、1/6AaR、1/6Aar、1/6ar、1/6aR,其中正常配子为1/12AR、1/12Ar、1/6ar、1/6aR,刚好占一半,B正确; C、③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个配子,2种基因型,为AR、AR、ar、ar或Ar、Ar、aR、aR,C错误;D、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正确。故选C。
2.(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
【答案】C
【详解】A、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是通过染色体易位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观察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故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A正确;B、题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故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B正确;C、由于发生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女性卵母细胞中含有45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该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3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错误;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6中的3种染色体)分别是:①含有14、21号染色体的正常卵细胞、②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的卵细胞、③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④含有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⑤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⑥含有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故选C。
核心考点三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1. “关键点法”区分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2. “两看法”区分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3.细胞癌变的原理
1.(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答案】D
【详解】A、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错误;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基因控制,C错误;D、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故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正确。故选D。
2.(2021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跑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答案】A
解密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学生版): 这是一份解密05 细胞的生命历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学生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g/mL或0, 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8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5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5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讲义)-【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14页。
解密06 遗传的分子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6 遗传的分子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解密06遗传的分子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解密06遗传的分子基础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