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7723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卖炭翁课文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卖炭翁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初读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卖炭翁》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便渐渐走下坡路,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是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当时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唐宪宗和唐玄宗一样,是前明后暗,一开始也曾励精图治,后来却渐渐迷失了本心,政治也日益黑暗。他重用宦官,甚至让心腹宦官担任神策将军一职,领兵出征。正是唐宪宗的宠幸和纵容,使得当时的宦官横行无忌,连原本属于官吏的采买权也被他们夺了去。他们常常以低价购买物品,有时甚至分文不给,强取豪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写了这首《卖炭翁》,表达了他对穷苦百姓的无限同情以及对宦官的愤恨之情。
1、朗读知内容,于对比中探索主题;2、品读知写法,于对比中鉴赏人物;3、拓读知担当,于中涵养情怀。
白居易(772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词句注释⑴卖炭翁:此诗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诗中指的是长安终南山。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经营,这里指需求。⑹可怜:使人怜悯。⑺愿:希望。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从前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开头一段为什么交代卖炭翁烧炭的地点?
地点: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作用: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卖炭的?如何体现?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颜色上加以渲染,体现出十分艰辛,生动刻画了已年迈老人的烧炭艰苦,说明炭来之不易。动作描写:“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写出了卖炭老人起早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运炭的艰辛不易、雪路难走的场景就在眼前。心理描写:“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写出了本来一心寻思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宫使要硬硬抢走,心里不舍得又无可奈何,体现出宫使的蛮横霸道及清苦百姓的无奈与辛酸。
这是一首叙事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碳被官吏用半匹红纱一文绫掠夺一空。
身上衣裳口中食。老人卖炭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长时间的劳动辛苦多么可怜。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本句的意思指的是:卖炭翁一年的希望终于给盼来了,于是“晓驾碳车碾冰辙”满怀希望的上路了。那他这一路辛苦吗?从哪些词汇可以看出来?“一尺雪”体现寒冷、雪天、路难走。“碾冰辙”体现炭沉、路滑、车难走。 “晓驾碳车”“日已高”体现路途遥远。“牛困”“人饥”“泥中歇”体现拉车的牛累、人饿,十分的艰辛。
买碳的人是——黄衣使者的白衫交易公平吗?——碳多价贱,强取豪夺官吏为什么敢明目张胆的抢碳——手把文书口称教,回车叱牛牵向北
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通过继续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名家点评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更不用著一断语。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宫市者,乃贞元末年最为病民之政,宜乐天《新乐府》中有此一篇。且其事又为乐天所得亲有见闻者,故此篇之摹写,极生动之致也。……更有可论者,此篇径直铺叙,与史文所载者不殊,而篇末不著己身之议论,微与其他者篇有异,然其感慨亦自见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624-3教学课件唐诗三首第3课时pptx、624-3教学设计唐诗三首第3课时docx、624-3预习导学唐诗三首第3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背景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简介,卖炭翁,宫使夺炭,仗势凌人蛮横冷酷,体悟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卖炭翁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砍砍伐,获得得到,天刚亮,轻快的样子,皇帝的命令,值价钱,卖炭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